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10篇

| 浏览次数:

篇一: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浅谈农村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的现状及策略

  作者:杨朝平

  来源:《读写算》2018年第01期

  摘

  要

  本文针对农村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的现状分析,提出了通过加强体育教师师资建设、获得各级的支持以及加强体育特长生思想和文化课成绩等五方面的培养策略,发现培养体育人才,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农村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1-0212-01农村初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工作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吸收全校体育运动水平较高和对某些运动项目有特别爱好的学生参加,是发展竞技体育的重要途径。学校拥有的高水平体育特长生队伍,既能促进学风、校风的建设,也能扩大学校知名度,助推学校的发展。

  笔者所处的学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初中,由于受农村经济和教育水平限制,以及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偏差,使农村初中体育特长生的选拔与培养难度较大。如何做好农村初中体育特长生的选拔与培养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农村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现状分析

  1.得不到家长支持

  首先,绝大部分家长只看重子女的文化成绩,认为练体育会耽误学习,不让孩子参加训练。其次,在农村,大部分家长把升学就业看成子女们的唯一出路,认为搞体育“没出路”,这就使得家长对子女参加体育特长生训练不积极、不支持。第三,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担心子女参加体育特长生训练太累,会受伤,即使他们有体育方面的天赋,也很难进入校队进行系统的训练。

  2.受学校自身条件限制

  农村学校重智轻体,学校体育工作得不到有力的支持,经费缺乏,场地和器材不足,学生却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学生有兴趣参加的项目学校满足不了,使一部分有特长的学生不能被选拔出来。

  3.学校对体育特长生训练认识偏颇

篇二: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农村学校体育特长?选拔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相关推荐农村学校体育特长?选拔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关键词:农村学校

  体育特长?

  选拔培养

    论?摘要:学校体育特长?的选拔与培养,是学校体育?作的?部分,是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才的基础。本?通过?访调查,发现在新的社会形式下,农村学校对体育特长?的选拔培养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思考与探索。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的优异成绩已向世?昭?,我国竞技体育已达世界领先?平。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虽然奥运会上获得了佳绩,但这只是万?长征迈出了第?步。如何进?步巩固我国竞技体育强国地位,是每?位体育?作者今后应认真考虑的问题。我国农村??占全国??的?多数,竞技体育后备?才的主?在农村。由于农村经济和教育?平在不断提?,以及?们对体育存在认识偏差的惯性,使农村中?学体育特长?的选拔与培养难度越来越?,这将导致今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才的匮乏。如何做好农村竞技体育后备?才的选拔值得我们深?思考。

    ?、农村体育特长?选拔困难

  1.来?家长的阻?。在农村,家长把升学就业看成??们的唯?出路。?当前招收体育考?的?校较少,体育类专业选择空间?,?体育专业毕业?的就业??相对较窄。这就使得学?家长对孩?参加体育训练的态度不积极、不?持,特别是有些?化课学习较好?有体育天赋的孩?,家长更是认为练体育会耽误学习。这就造成了很多家长???崇拜体育明星,另???却不让??孩?参加体育训练,认为搞体育“出路不?”或“没出路”的现象。据调查表明:有80%的家长不?持??孩?从事体育训练;有96%的家长认为搞体育没有出息,不愿意??的孩?将来从事体育事业;?乎所有的家长都认为??的孩?将来不会成为体育明星。

    另外,现在的学??多是独???,在家?由于家长的溺爱,?活条件优越,不少学?养成了娇?惯养的习惯,电视电脑占据了他们所有的业余时间,怕苦怕累怕脏,对体育活动漠不关?,对竞技性体育运动更是不愿参加,他们虽有体育??的天赋,也很难进?校队进?系统的训练。

  2.学校??条件较差。体育设施与学?的特长爱好不相适应。现在的农村学校重智轻体,学校体育?作得不到有??持,经费缺乏,场地、器材不?,很多学校连?个像样的?径场或球场也没有。即使配备的器械也是陈旧?化派不上?场,更谈不上现代化的体育设施。现在的学?都有着?泛的兴趣和爱好,学?有兴趣参加的项?学校?满?不了,这?使?部分学?不能被选拔出来。

    体育师资?量的?缺,也影响着体育?才的选拔。我国是?个农业?国,中?学主要分布在县城及乡村学校。?前,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师资?量严重不?,同时因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专业思想不巩固。从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结构来看,专业毕业的体育教师极少,很多是兼职或代课教师,业务素质普遍较低,对体育尖??的选拔没有?个科学的选拔标准,只是评?些表?现象,往往?些有体育天赋的学?被拒之门外。

    以上因素不仅影响体育特长?的选拔,还直接影响着对他们的培养。家长的不?持,学??我娇惯?理,缺乏上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再加上学校软硬件较差等各??的因素,使农村学校对体育特长?的选拔及培养问题越来越突出,必须?度重视。

    ?、农村体育特长?培养缺乏系统性

  1.没有正确处理普及与提?的关系。新的课程标准和理念要求?对全体学?,提倡“健康第?”,在这?指导思想的影响下,有不少学校注重对全体学?的培养,尤其在倡导快乐体育的今天,学校体育的活动内容、课程安排等主要是娱乐性的项?,忽略了对竞技体育项?的开展,对体育特长?的培养也就放在了次要地位。

  2.对学校教育?作的评价存在??性。现在的社会上衡量?个学校好与差的标准,还是学校的考试分数、升学率的?低。??追求?分和升学率,以此来衡量学校好坏的教育体制仍制约着学校体育的发展。基于这种思想,多数农村学校?量占?学?的锻炼时间,甚?有的学校体育课的时间都很难保证,更不要说系统化的训练。

  3.没有“?盘棋”意识,拔苗助长现象严重。学校之间因为存在着竞争,各校都是各?为战,缺乏相互之间的交流。好苗?的训练往往在学?的升学、转学的过程中出现中断,使学?的训练缺少连续性和长远性,从?影响到对学?的系统培养。另外,体育竞赛成绩的好坏往往被看成是体育?作的好坏的重要标志,许多学校及教师为了争取好的?赛成绩,过早地安排学?进?专业化的训练,有的甚?从?学低年级开始就进?针对性的?较枯燥的训练,造成体育特长?培养过程中的拔苗助长的现象。这不但使学?的?体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且还使学?对体育运动过早地产?厌倦,甚?抵触情绪,抹杀了他们长期参加体育的?志,过早地离开运动场。

    三、对策与建议

  1.教育?政部门要?度重视、加?宣传?度,招?就业政策倾斜。各级教育?政部门要真正从思想上提?认识,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的价值具有终?效益。把体育纳?学校教育的重要发展战略,真正全?贯彻教育?针,提?体育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学校体育?作要进?全?的评价,增加对体育的投?,这也是解决农村学校体育?作蓬勃开展的重要环节之?。

    加强体育价值的宣传?度。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张旗?地宣传,提?全社会对体育的认识,使每个公民真正了解体育的重要作?。同时,学校和体育教师必须同社会各界??和家长密切联系,多渠道、多形式、多?度、多侧?地宣传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体育的社会价值,加速推进体育社会化的进程,使全体公民有积极参与的`意识。

    在招?就业??,国家应扩?对体育特长?的招?,尤其是?体育专业的院校也应扩?对体育特长?的招??例,使具有体育特长的学?,在升学时有?够的选择空间和余地。为他们进?步深造创造更?的空间和机会。在就业??也应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扩?他们的就业?,使他们毕业后能够顺利?上?作岗位。这样可以转变学?家长的态度,提?他们对体育的认识,?持孩?参加体育训练。

  2.加强学校体育的软硬环境建设,对学?进?积极的引导。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励学?积极报考体育院校,不断充实教育队伍,增加数量,提?质量,积蓄后备?量。加强专职兼职体育教师们的培训、函授、进修和观摩学习等,提?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提??化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邻学科的基础知识,如美学、?乐、语??学等??的知识。掌握熟练的技术、技能,建?知识的?体结构,能从各个学科体系中,汲取??所需要的东西,融化到体育?作的实践中去,使训练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关???农村体育教师?活,稳定教师队伍,正确对待体育教师的待遇、地位、荣誉等,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安??作。

篇三: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开题报告书

  论

  文

  题

  目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不断深入加上体育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学校对体育特长生的培养需要进行全新定位,由于目前我国学校高考体育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化训练系统,不同学校、不同的教师只是按着以往的的经验与自身的感觉进行训练,甚至有的体育教师还在摸索阶段,学校与学校之间缺乏交流,体育教师之间缺少沟通,没有从根本上实行资源共享,从而造成了训练的盲目性与重复性。较短时间里要想使特长生在身体素质训练、体育技能水平、思想品德教育、以及心理素质、终身体育概念等方面取得效果,需要运用不同的手段,从不同的定位、目标、立场采用不同的策略来进行有效的业余训练,利用资源共享的优势,是更多的体育优秀人才进入大学深造和提高示范性高中的体育教师水平,使高中体育训练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道路。通过对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与管理的分析,对示范性高中学校体育工作来讲是具有长远的意义与实用价值。

  1、理论意义: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竞技体育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化,对于体育特长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工作也是重中之重,大部分的特长生抱着随波逐流的心态选择体育训练为高考加分,全然没有自己体育训练外的日常做出一个好的规划,如文化课,作息时间、日常训练时间等没有详细的管理计划,教师作为管理者要以身作则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用道理和制度去规范其行为,让学生们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完善对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引导他们在加强特长发展的同时提高综合素质,将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人才,有助于加深对体育特长生教育理论的研究。

  2、实际意义:目前在岑巩中学学校体育中体育特长生有两种:一是由于自身体育素质都相对较好的学生,在他们入校时就有了专业的体育教师为其指导,但这类似的学生大多文化成绩都不太好,其性格也比较张扬,对于纪律观念也相对较差,另一种是自身体育素质也相对较好,但文化成绩较差,利用体育优势来加分或报考体艺类院校,这两类特长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过分依赖自己的体育特长的优势,而大大忽略了文化成绩,在体育专业与文化成绩之间没有自觉的管理规划意识,想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应加强他们自身素质的提高转变思想观念,体育教师以身作则,积极响应他们在训练之余多花时间学习文化知识,组织学生对自己的文化知识学习做一份详细的规划表,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意识到文化学习是与体育专业同等重要的,两者缺一不可,只有两方面都提高了才能保证未来具有更好的发展。这对学校体育学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与现实意义。

  二、综述国内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普通中学体育特长生培养现状及对策分析

  一以岑巩中学为例

  通过中国知网数据总库以“体育特长生”为题目对相关文献进行精确搜索,得到文献20篇,优秀硕士论文3篇,经归纳分析,其相关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在选材方面,张继亮、李书晓在,《高中阶段体育特长生培养的实践体会》写到体育特长生的选材生源主要来自两个部分,第一招收的参加中考的体育特长生,这方面的学生自身的体育素质较好,这一部分学生升学后单独组班,并按专项分给各专业老师,进行分类训练,同时为他们配备专门的文化课老师。第二方面就是文化改体育,这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有一定的体育兴趣,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意思,正确引导专项的训练及文化知识的普及。贾世跃在《浅谈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中认为在特长生的选拔首先一般文化成绩要在年级排名前一半的学生,这样努力三年,才有可能达到体育专业文化线。

  在体育特长生管理方面,徐之梅(2010)《体育特长生管理初探》从中体育特长生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学习和训练的矛盾角度,学训分离的现实会更加激化矛盾,教练管训练,班主任管思想、学习、二者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没有整合教育力量,收效甚微。崔建华(2010)《浅析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方面的建议》认为绝大多数学校对体育特长生的管理方式都是把他们分散到各个年级班级,因此带来学习上和训练上的矛盾,特长生的文化学习得不到保证,学习成绩差就成了普遍的问题,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按照教育教学规模对特长生进行教育管理和班级其他活动的开展。

  综上所述,示范性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工作关系到学校体育工作的蓬勃发展,它涉及到特长生出路,家庭以及学校,同时也是国家教育培养体制,体育管理现状的一种内在表现,是增强国家体育实力,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体育特长生教育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呼唤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倾心关注与参与,本研究也仅根据现有理论依据为出发点,联系调查情况,对岑巩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与管理提出可行性建议,理论与实践缺一不可,以理论来指导实践工作,通过在实践的情况下完成理论,不断的更新现有的知识结构,并运用到实践中去。

  主要内容:

  1.前言

  1.1选题依据

  1.1.1理论意义

  1.1.2实践意义

  1.2文献综述

  1.3问题的提出

  1.4相关概念的界定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2.2.2访谈法

  2.2.3问卷调查法

  2.2.4数理统计法

  3.结果与分析

  3.1岑巩中学体育特长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3.1.1体育特长生生源情况

  3.1.2体育特长生选材要求

  3.1.3体育特长生的学习情况

  3.1.4体育特长生训练情况

  3.1.5体育特长生竞赛情况

  3.1.6体育特长生毕业去向

  3.2培养高级中学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分析

  3.2.1教练员性别年龄结构

  3.2.2教练员学历职称状况

  3.2.3教练员训练动机

  3.2.4教练员工资待遇

  3.2.5教练员继续学习状况

  3.3岑巩中学体育特长生的运动训练情况

  3.3.1体育特长生训练计划与实施情况

  3.3.2体育特长生训练时间

  3.3.3体育特长生训练形式

  3.3.4体育特长生训练负荷情况

  3.3.5体育特长生训练场地、器材情况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2建议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在贵州师范学院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及在中国知网上浏览大量学者期刊,查阅中国期刊全文库获取大量信息为所选研究课题提供理论依据。

  2.访谈法:通过访问学校领导、教师、教练员、家长、学生了解他们眼中的特长生对其特长生的评价进行探讨

  3.问卷调查法:设计一份问卷随机发放给学校里的学生,通过他们填写的答案进行分析统计

  4.数理统计法:运用数理统计法对岑巩中学的体育特长生进行随机抽取,根据抽取的数据进行调查与统计分析来了解体育特长的情况

  完成期限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2016年3月-4月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初次确定论文题目

  2016年4月-5月

  查阅资料完成对普通中学体育特长生培养分析的开题报告

  2016年6月-2017年3月

  基本完成论文内容,交与指导老师查阅

  2017年3月

  把论文交与指导老师查阅并指出错误处,自己在进行修改

  2017年5月

  把最终论文的定稿做出来

  2017年5月

  进行论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徐之梅.体育特长生三管理规模[J].安徽之学(下半期).2010(04)[2]莫巍峰.对体育特长生培养的探讨[J].碦什师范学院报2003(11)

  [3]李静.应走出学校体育的误区[J]体育函授通讯.2001(3)[4]靳涛.浅析中学体育特长生培养的培养[J].学周刊.2014(15)

  [5]王丹,王国良.关于中学体育特长生培养问题的再探讨[J].侗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6(05)[6]曾德美,韦俊.对高中体育特长生有效管理方法的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2(06)

  [7]马龙.当前高中体育特长生思想行为现状及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指导教师意见:

  签

  名:

  年

  月

  日

篇四: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试论中学体育特长生专业训练与文化学习的协调进展对策研究

  体育特长生,是指那部分对体育运动产生爱好,又有一定的素养水平和专项运动能力的学生。是相对一般学生而言的,他们在体育方面具有较好天赋。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中学体育特长生专业训练与文化成绩的协调进展为研究对象,以重庆市10所中学的体育特长生以及教练为调查对象。

  2.结果分析

  2.1体育特长生目前进展状况分析

  经过对体育特长生的调查我们知道了,有65%的特长生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或者就是觉得升学的压力太大了怕自己考不上理想的大学,所以就会有很多的学生体育加试来达到顺利考上大学的目的,但是还有70%的人根本就对学院开设的体育方面的专业不理解;还有就是在调查中了解到有90%的学生文化成绩事非常不理想的,还知道的就是他们对于老师的评价是非常在意的;93%的学生对体育专业类学生的就业情况持悲观态度,对前途表示迷茫。调查中得出在体育特长生训练与学习之间存在很大的学训矛盾,在很大程度上,训练都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有80%以上的学生认同体育训练对文化学习的影响。

  2.1.1思想品德现状对于体育特长生学校对他们的治理是比较轻松的,这样就使得体育特长生的交际范围比其他的学生要广一些,而且相对来说也是更复杂一些。还有就是体育特长生的情绪容易波动,会常常因为一件小事而有很大的反应,甚至还会与人打架,造成不良的后果。

  2.1.2心理现状之所以体育特长生的文化成绩不理想,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训练辛苦损失了很多的精力,这样就造成了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低下,也会导致情绪紧张,自卑等的心理方面的问题。

  3.结论

  3.1体育特长生的专业训练与文化成绩进展不平衡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后得出体育特长生的专业训练和文化成绩之间的进展是很不平衡的,许多体育特长生的文化成绩都比较差。

  3.1.1体育特长生的文化成绩普遍较低,且在思想上不够重视。

  体育特长生在学校里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小群体,他们的文化成绩都比较低,在长期的体育专业训练中他们损失了很多文化学习的时间,大量的体育训练使他们承受很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这样导致他们出现长期的文化学习的“欠账”,长期的这种积存使他们对自己的文化学习失去信心,在思想上不再重视文化学习,这样的恶性循环使体育特长生文化成绩普遍呈现较低的现象。

  3.1.2体育特长生文化学习单一,专业技能较强,在学习文化知识与体育专业训练上重体育专业训练而轻文化学习。

  在学校里,体育特长生一般都是被老师忽略的群体,他们在学习上不受老师的关注,不像其他学生那样,老师都要求他们文化成绩优秀,且要学习除了语数外以外的其它科目。这样导致体育特长生对学校开设的一些科目不再重视或直接放弃。长期下了,体育特长生的文化学习就显得很单一。他们经常把这些空出来的时间花在体育专业训练上了,这样就导致体育特长生的文化学习单一,成绩低下,体育专业技能较强,呈两极化进展趋势。

  3.2造成体育特长生综合素养进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造成体育特长生综合素养进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自身原因和社会因素两个大方。

  3.2.1体育特长生综合素养进展不平衡的,造成这种状况的自身原因包括:学生自己对文化学习在思想上不重视;由于长期的文化学习基础差而造成文化学习掉队,于是就对文化学习失去信心,这样造成他们的文化成绩与体育专业训练呈两极化进展,即体育专业成绩越来越好,文化成绩越来越低下。

  3.2.2体育特长生综合素养进展不平衡的有很多社会因素,从在思想上忽视了他们的进展;重“机械管教”轻“情感教育”的方式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僵化,影响其和谐进展。

  4.体育特长生专业训练与文化学习协调进展的对策

  4.1明确文化教育的目标、指导思想、任务

  我们应该向体育特长生说明文化学习与训练的关系,他们是缺一不可的,相互联系的,只要有了文化知识接受的训练和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就会越高,在训练就会比平时轻松容易很多。一样的道理,只要您的运动方面的能力提高了,你才会学习得更好。

  4.2形成思想工作、学习、训练一体化治理

  形成思想工作、学习、训练一体化治理,应建立各种制度和措施,定期检查,特别是文化课跟不上中等水平的学生,应停止训练,让其补课。学校领导既要重视体育特长生的体育训练,又要重视他们的文化学习,要把体育特长生的文化成绩与教练员、任课教师、班主任的工作成绩挂钩;班主任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治理制度,要摸清每个体育特长生的学习底子,建立学习档案,要与任课教师、教练员、家长紧密配合,齐抓共管;教练员要为体育特长生将来的升学、就业考虑,制订训练计划,定期召开运动队领导组会议,听取情况,及时处理。

  4.3合理利用课外时间

  抓紧训练工作,提高训练质量,为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应尽量少占用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时间,合理利用课外学习时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与训练的效率。综上所述,体育特长生文化课学习与专业训练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关系。只有解决了这一主要矛盾,学生才能在文化课学习和专业训练上取得更好的进展。因此,教师必须以文化课的学习为基础,全身心的投入到训练中去,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运用自己的聪慧才智,把体育特长生1的学习和训练工作搞好,让体育特长生取得文化课学习和运动成绩的双丰收,做到真正的全面协调进展。(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篇五: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摘要】随着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许多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在初中选择作为体育特长生。在初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过程中,无论是体育教育还是文化教育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发现问题,并且针对问题找出解决的对策,对学生保持负责任的态度,使学生在文化课上不再懈怠,在体育训练中得到更好的进步。

  【关键词】初中体育

  特长生培养

  问题探讨

  【正文】在初中的学习阶段中,一些学生身体素质较好,对体育项目感兴趣,有意向从事与体育相关的职业,就选择成为了体育特长生。还有一些学生文化课成绩不好,在初中的中后期转变为体育特长生。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来进行专项训练和集体训练,除此之外,还要关注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促使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总之,教师在培养体育特长生的过程中要找到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一、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1不够重视对于体育特长生的培养

  大部分的学校重点培养文化课的学生,依靠学生文化课的成绩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这样,往往会忽视对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学校的领导可能不会投入足够的资金去培养体育特长生,导致学生的体育设施和训练设备低级,不会为学生选取专业的教师,在训练的时间和力度上都受到限制,使学生不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体育素质。甚至,由于学校重视中考的文化成绩,会缩短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打乱体育教师的训练节奏。

  1.2学生参与比赛的机会较少

  只有通过比赛,才能检验体育生的训练结果,了解自己与其他选手的真正差距。但是,大多数时候体育特长生都是在学校进行训练,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训练环境,很少参加比赛。这样,导致学生对自身有一个盲目的认知,不能发现自己的薄弱点并进行改善,丧失了积极训练的热情,不能得到激励。对于以后的参赛也会缺乏实战经验,不利于今后的发展。

  1.3体育特长生文化成绩过于薄弱

  体育训练对于体育特长生来说确实是占主要,所以大部分的体育特长生不会重视文化课,甚至会出现逃课、上课不认真听讲的现象等。然而,体育特长生的文化成绩也存在一定的要求。而且,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得到全面素质的发展,不能使学生成为一介武夫却没有文化。在文化课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会忽略对于体育生的培养,不能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样,也导致了体育生忽视文化课的恶性循环。

  二、探讨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的对策

  2.1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学校领导决定着体育教学的设备和发展状态。因此,体育特长生要改善学校领导对于他们的态度,让领导看到自己的成绩,为学校获取荣誉。学校领导也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发现体育生的发光点,提供给他们更好的训练场地和训练设备,以及选取合适且专业的教师来训练学生,让学生找到真正合适的训练方案,得到精准的指导,实现自身的发展,为学校增光添彩。

  2.2加强师生交流,使学生进步

  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教师是最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能够直接观看学生的训练状态,指出学生的不足,能够与学生有时间交流。因此,教师应该观察每一个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动作是否规范,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做到既严格训练又关心每一个学生,给学生一个相对平等的平台,使学生能够尊敬教师,听取并接受教师的意见,避免发生矛盾。

  例如,在训练实心球项目时,教师首先要演示和讲解动作,给学生一个接受的时间,讲解结束后,让学生自行练习,教师就要观察每一个学生,指正学生不规范的步骤,从手势、胳膊、肩膀、腿的姿势以及受力点都要仔细观察。面对投掷的距离不达标的学生,教师要与其进行沟通,找到问题所在,尽量鼓励学生,使学生解决问题。如果学生力度不够,教师就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严格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与学生沟通他的问题,不要使学生误解教师,正确地面对自己的不足之处。

  2.3加强文化课教师的责任意识,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教育意味着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每一个学生都值得教师担负起教育的责任。在文化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忽略对体育生的培养,可能由于体育生训练的影响会导致缺课的现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意象来提供适合体育生的课下辅导,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例如,体育生由于大部分时间进行训练,往往跟不上文化课的进度,有时候都不能听懂教学的内容。但是像语文和英语类型的科目,课程之间的连贯性不高,学生都可以听懂,而且分值所占较大。教师可以课下与体育生进行沟通,让学生不要放弃文化课,正视文化课的学习。在课堂上,教师也要时常与体育生进行互动,使学生跟紧课堂的脚步,让体育生有所收获,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品质和素质的培养。此外,其他科目的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给体育生适当补课,适当留取作业,尽量使学生跟上教学的进度。

  【结束语】目前,体育特长生的培养还存在的许多问题,需要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重视,引导体育生学习文化课,加强学生的体育训练的质量,使体育特长生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同时,体育特长生还需要自身的不断努力,从而有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玉洁.优化策略

  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率[J].名师在线,2020(23):91-92.

  2.

  蔡运德.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9):104.

篇六: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面临困境出路分析

  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面临困境出路分析

  初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作为我国体育生培养的重要阶段,面临着重视程度比较低、体育设施场地比较匮乏、师资力量不充足、特色体育项目分布不均、体育特长生文化基础差等困境。面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强化对体育特长生的正确认知、重视文化素质的提升、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培育制度等出路。

  初中体育特长生是指在初中阶段以体育为其特长并需通过体育专项测试及文化课考核的在校生,他们通常拥有某项体育特长并通过此特长进行升学。作为高中体育特长生及高水平运动队的主要来源,对初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有着重大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出路,为初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提供一些思路。

  1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面临的困境

  1。1重视程度较低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体制中,体育是作为文化科目的辅助学科而非单独的学科,而体育特长生也是区别于正常考试升学的“异途”,这些根深蒂固的观念致使大家对体育特长生的重视程度低。一方面作为决定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决定力量,学校领导对于体育生的不重视致使学校的相关制度设施容易跟不上,这对体育生的培养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家长们的轻视态度会使很多体育素质良好的初中无法成为体育生,或者不配合学校体育教育的相关措施,为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带来问题。

  1。2体育设施、场地较为匮乏

  体育设施和场地作为体育生培养的重要外在条件,是学校开展体育特长生培养的重要基础。在培养过程中,良好地体育设施和场地能极大提升体育特长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更有动力地投入到训练中来。但目前我国大多初中学校体育设施都较为简陋和单一,体育场地也较少,缺乏综合性体育馆,这就为我们的初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1。3师资力量不充足

  在体育特长生的培养过程中,其训练老师也会直接影响特长生的培养进度及情况。但在当前教育体制下,体育老师的数量较少,且这些老师虽然都是体育专业毕业,但他们都是由特定的体育专项技能专业毕业,而在带队这些初中体育特长生时则不一定熟悉自己的带队项目,这就会导致训练效果一般。

  1。4特色体育项目分布不均

  多项特色体育项目的开展可以更好地提高体育生培养的多样性,并可以吸引不同特长的体育生进行训练,扩大体育生规模。但據调查显示,目前初中体育生的培养基本集中于田径项目,其他项目的设立很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田径项目以外的体育项目培育。

  1。5体育特长生文化基础差

  相对于一般的文化课学生而言,体育生在精力上更为充沛,在学习上的控制力比较差,加上由于文化课要求相对一般学生较低,体育特长生对于文化课学习的动力不足,大部分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相对比较薄弱。而文化课老师也会以因为这部分学生学习欲望低,纪律差,将体育特长生看作“差生”,对其有一定的排斥或进行放养,加深体育特长生文化基础差的恶行循环。

  2初中体育生培养的出路

  2。1强化对体育特长生的正确认识

  体育特产生作为国家选拔体育人才的一条路径,应正确地将其认识为区别于文化科目选拔地另一条升学方式。应通过各种方式强化大家对体育特长生的正确认识,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体育特长生,这样既可以提高体育特长生的选拔范围,提高更多的体育人才,又可以端正家长的"态度,使其配合学校的培养工作。另一方面,强化校领导对体育特长生的正确认识,可以极大提高校方对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力度,完善学校培养的相关机制,为体育特长生的培养配备好完善的设施与场地,更好地推进初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事业。对于体育特长生的认识会决定对其的态度,只有纠正社会对于体育特长生的错误认识,强化对体育特长生的正确认识,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的初中体育特长生

  培养事业。

  2。2重视体育特长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体育特长生虽然以体育特长为其重点,但如果文化课不达标,同样无法进入理想的高中,并且如果不重视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成绩,会极大的缩小体育特长生在毕业以后的就业范围,进一步打击体育特长生对民众的吸引,所以在初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中必须加大对文化素质提高的重视。

  一方面,教师应在体育训练中也要强化体育特长生对于文化课的重视,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文化课程的学习,不能轻视课堂教育;另一方面,在训练之余体育教师也要与任课教师积极沟通,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提高对体育生学习的重视,并尽量以体育生的标准为其提供一定的特别指导,让其对学习不失去信心。

  2。3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培育制度

  初中体育特长生的训练主要依靠学校体育教师来进行,优秀的体育教师是培养出好的体育特长生的基础,因此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培育制度也必然是完善我国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制度的基础。

  首先要完善体育教师的培育制度:一方面重视体育教师师资力量的培养,既加强多项目的体育教师培养,为多样体育项目的培养提高基础,丰富体育特长生的训练项目;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教育水平,加强其对体育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教育能力的掌握,以对体育特长生能有更好的专业教育。

  3结语

  由于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在我国仍不受重视,相关体制仍不完善,因此也面临这诸多困境。但初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是体育生培养的承上启下阶段,因此加强对初中生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需不断探索更为完善的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方式,更好地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

篇七: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第8卷第5期 V61.8 No.5 2006年9月 Sept.2006 关于中学体育特长生培养问题的再探讨 王丹 王国良2

  (1.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5级(研),湖北武汉430079 2.武汉市第三初级中学体育组,湖北武汉430050)

  摘要: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体育特长生肩负着学习和训练的双重压力,他们付出了加 倍的努力,可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收到的回报井不与付出成正比。我们体育工作者应该帮助体育 特长生克服这些客观困难,去努力拼搏,勇往直前。正确处理好学习和训练等各种关系,努力使自 己全面发展,力争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真正做到既成人又成才。

  关键词:

  中学体育;

  特长生;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972(2006)05—0068?03 体育特长生,是指那部分对体育运动产生爱好,又 勇敢与粗暴、果断与轻率的区别;有时甚至会把固执己 有一定的素质水平和专项运动能力的学生。

  见当作坚忍不拔。

  当今社会,竞争Et益激烈。需要德、智、体、美、1.2.体育特长生由于对自己的教育培养问题认识不够 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体育特长生作为一个特殊的 深刻,片面地认为只要体育成绩好,其他方面不好也无 群体,一方面必须加强体育项目的训练,另一方面又不 所谓。因此,往往表现为文化课成绩差、纪律松懈,管 能放松文化课的学习。在学习和训练的双重压力下,体 理起来比较头痛。由于体育训练耽误了他们大量的学习 育特长生往往会感到身心疲惫、力不从心。然而,社会 时间,势必会影响其文化课的学习成绩,再由于对学习 对体育特长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条件越来越苛刻,不仅 的认识不够,自制力差,加上体育训练的劳累和疲乏,要求他们不断突破原来的运动成绩,而且对文化课成绩 往往会出现课堂上打瞌睡,甚至睡觉的现象。有时会跟 的要求也~年比一年高,许多学生往往感到前途渺茫、周围的同学聊天,不好好学习,令科任老师和班主任十 心灰意冷,对自己失去信心。那么,作为一名体育工作 分头疼。也难怪有人用“五大三粗,四肢发达,头脑简 者,或是作为一名体育教练,该如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单”来形容体育特长生。

  正视自己,勇往直前,克服一切困难成人成才呢? 1.3.体育特长生一般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 独立的愿望。因为,他们和其他中学生一样正处于迅速 1.体育特长生目前的现状分析 成长并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意识到自己已经不是小孩 1.1.体育特长生大多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视野比较 子了,要求父母和老师尊重他们。然而,一般情况下,开阔,思想比较活跃,在班集体中往往能充分地表现自 体育特长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比如在比赛中获得成功 己,展现自己的才能,在别人有困难时能够挺身而出,或取得一些成绩时,就会表现出一种满足感;当他们受 在别人需要时乐于助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因而在 到挫折或遭遇困难时,就会灰心丧气,失去信心,有时 班集体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他们也容易冲动,常 还会因为社会阅历浅、缺乏社会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 会因为一件小事而狂喜或痛心,有时甚至会与别人大打 不强而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气。有极少数人甚至走上犯罪 出手;有时会由于认识的局限。还分辨不出顽强与固执、的道路。

  1.4.很多体育特长生缺少关爱和理解。体育特长生由 收稿日期:2006-01.15

  责任编辑:王婷婷 于学习和训练的双重压力,平时过于注重体育项目的训 

篇八: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体育特长生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农村初中学校体育特长生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一)课题背景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系统、社会各界对于特色教育的要求表现出强劲的势头。学校特色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特长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学校建设的一个基本评价因素,同时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有机的组成部分。体育训练工作一直是学校工作重点之一。更早地发现、有意识地培养体育训练苗子,也是新时期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工作项目。

  我校是一所有着优良体育传统的学校,是温州市体育特色学校(篮球项目),温州市体育传统学校(田径项目),瑞安市田径、排球训练基地。目前体育组有10名骨干教师,本科率达到100%,学校现有在校学生1500多名。学校组建了校田径队、篮球队、排球队、乒乓球队,共有在训运动员100多名。我校的各体育代表队近年来在瑞安市、温州市及省里的各项比赛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的竞技体育正逐步展露出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也突现出了一定的问题,运动员苗子的选拔问题,训练时间的安排问题,科学化训练问题,以及运动员的输送问题等等,这些具体问题及待解决。解决现阶段我校体育特长生的培养问题,对于促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深化教育改革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我校体育特长生的选拔的机制是什么,如何吸引小学的优秀苗子在初中阶段来我校就读?

  2、如何合理利用我校现有的资源,对各项目进行科学训练?3、如何解决学生特长发展与学业学习之间的矛盾?4、如何解决体育特长生的输送问题?(三)研究意义

  1、理论价值: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特长教育理论的研究。2、实践意义①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特长教育现象的认识。

  ②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推动我校体育教育发展及我校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③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我校素质教育工作的落实与发展。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体育特长教育一直受到社会和教育部门的关注,不少学校,尤其是高中及其以上学校,已经有了校本的较为丰富的特长生教育培养的经验和发展的优越环境。但是在初中阶段,体育特长生的培养问题还是一个较为崭新的课题。如何处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与体育特长发展的问题,如何实施有效的特长苗子的选拔问题,等等,还是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的问题。但是,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及人们对于教育的理解的加深,素质教育,特别是特长教育的研究必将有一个飞速的发展。三、研究目标、内容与对象1.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实施,形成选拔、培养体育特长生的本土化经验。(2)依托通过本课题的实施,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发展。

  (3)通过本课题的实施激发我校体育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热情,进一步促进教科研能力的提高。2.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活动考察,开展学校体育特长生教育现状的调查观察研究,确定苗子,逐步开展训练工作。

  (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了解相关动态和有效经验,开展体育特长教育理论方法研究。

  (3)经验总结法:不断将获得的信息进行定性的分析,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总结学校体育特长教育的本土化经验。(4)实验法:将2010级运动员组建一个体育特长班,与2008、2009级的运动员的学业成绩和运动成绩进行对比分析,检验组建体育特长班的可行性。3.研究对象

  我校各项目体育训练队的08级09级10级的在训运动员。四、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10月12月)

  确定方案:分析课题研究的目的、方向、现有条件,确定研究的具体方案,明确职责任务,设计材料记录方法。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0年12月2012年10月)

  采用调查观察法、网络资料查询法、实验法着手收集相关材料,确定各训练队队员的基本情况,开展训练工作,整理各级比赛的竞赛成绩,运动员的输送情况,定期召开研讨、交流会,及时总结经验,调整计划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10月11月)

  综合材料信息,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究材料,形成关于农村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的具体措施,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报告,课题鉴定。五、研究条件分析

  (一)我校有一批体育教育科学研究的中坚教师,他们具有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经验和研究的热情。

  (二)学校已经成立了各类体育训练队,配备了训练的基本设施,学校在政策、人员等基本条件上必将给予本课题研究以极大的支持。

  (三)学校每年订阅了大量的教育教学报刊杂志,同时学校上网电脑、打印机,这些条件都在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等方面上给予课题组以极大的保证。(四)人民群众对子女教育期望值的不断提高,对多样化、高质量的特色教育的需求日益旺盛,让子女上好学成为人民最大的愿望。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开展,城乡差距的进一步缩小,农村学生的特长发展的需要必将越来越迫切,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客观要求。新的课程改革要求,要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处理教育问题,“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全面评价学生”等课改理念是本项研究的政策理论支撑点。六、课题组成员分工

  课题负责人:林华章(体育组组长)负责课题研究工作,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和结题报告,组织、策划、协调课题研究活动。

  课题顾问:李立浩(中学高级教师)有着20多年的教学和训练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指导。

  课题组成员:郑晓锋、吴万义、郑翔、赵章东、钟小挺七、预期成果及形式。。

  1、结题报告,汇总课题研究的所有过程材料与成果材料,撰写结题报告,主要研究和研究成果等。

  2、相关论文,课题组成员撰写有关各项目科学训练的论文,总结,心得。

  3、专题报告,课题组成员根据课题的主题撰写专题报告,提炼有关运动员选材、科学训练、运动员输送等方面的专题报告。

  4、相关案例,课题组成员根据特长生的训练、生活动态撰写有关体育特长生培养的典型案例。

  扩展阅读: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随文有效练笔的实践和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靖江市实验学校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申报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作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是衡量学生语言运用及思维能力的重要尺码,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老师叫苦、学生叫难的事,学生手握笔,似有千斤重,写什么?怎么写?学生万般苦恼,教师心急如焚。写作,似乎成了学生无法逾越的大山。

  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做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可人们更多地是把视线聚集在作文教学的研究上,而往往忽视阅读教学中习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实,文本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而且也是习作训练的直接资源,习作既可以“取其法”,还可以“用其材”。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穿插写的训练。从篇幅看,或三言两语,或洋洒大篇;从内容看,或课文借用,或课外引进;从方法看,或内容挖掘,或想象补充每一次练笔,都是他教学艺术的映照。于老师说:“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文练笔就是阅读教学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它不仅能增强习作的话题与内容的趣味性、新颖性、情境性和生活性,激发学生写的兴趣。同时,随文练笔是在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很容易加以运用,降低了练笔的难度,又因其篇幅较小,动笔的时间短,教师能及时评价,大多数学生能在动笔之后马上就能感受到作文成功的快乐。

  再者,我们品读苏教版教材中选编的课文,文质兼美,祖国的语言文字在其中彰显着无穷的魅力,或隽永潇洒,或激越昂扬,或空灵和谐许多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许多言外之意须去研磨,诸多文本背后的精彩须去探寻。因此,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还能促使我们的语文教师深入地细读文本,钻研文本,从中寻找出能为深化文本理解“架桥铺路”的“读写结合点”来,把握重点,聚焦难点,提升教学能力。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随文有效练笔的实践和研究”的课题研究,“随文练笔”将成为我校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就是根据教材特点,以课文内容作为写作素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让学生及时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让学生就语言的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既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又提高写作能力。

  2、通过开展研究,进一步更新教师的习作教学观念,促使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适时捕捉写作教学的契机,改革作文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课题的界定。

  (1)关键词之一:“阅读教学”。指为了着重培养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语文训练。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和识字、听话、说话、作文教学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阅读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则起引导、点拨作用。不能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2)关键词之二:“随文练笔”。所谓“随文练笔”即紧紧跟随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写作训练。它就文取材,把学生的语言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相互促进。它是阅读过程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四、课题研究的可行性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2、名家教育理论。叶圣陶:“阅读任何文章,主要在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等等,而在真正理解的同时,咱们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必须有所领会,可以作为练习写作的借鉴。”叶圣陶:“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于永正:“当学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大到篇章结构,文章的立意,当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才算真正的语文课堂。”

  3、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儿童最善于模仿,充分利用教材中优美的句、段、篇作为读写结合的范本和中介,让孩子通过小练笔的形式,及时运用阅读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写作,不但能满足了儿童好表现的需要,还能激发孩子习作的积极性。根据儿童“易遗忘”的特点,采取边读边写,学用结合的做法,有利于知识的巩固。由于学生的写作束缚少,自然也就容易动笔,乐于动笔,“心动”而致“笔动”,学生则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积累学生在课堂中随文练笔的案例,探索新课程下“随文练笔”的途径和方法。

  2、开展“随文练笔”,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兴趣,从小练笔入手,让他们看到希望,从而达到“要我写”到“我要写”的主观心理变化。

  3、在指导随文练笔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4、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积累感悟精彩而丰富的语言材料,储备多种语言模式的习惯。

  5、整合新教材中各种教学资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有效地进行随文练笔训练,提高教师指导学生随文练笔的能力。六、课题研究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语文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有着明确的读写训练重点,进行“随文练笔”时,一般应紧扣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设计相应的练笔题,突出其整体性,为提

  高本单元的习作水平作好铺垫、打下基础。

  2、适度性原则。首先要考虑训练的疏密度,一节课40分钟,有讲有练,都应有时间限制。如果贪多求全,蜻蜓点水;也不能草草了事,摆摆花架子。其次要注意训练内容的难易度。偏难、偏易的训练,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也会造成“费时低效”。再次,指导学生练笔必须有机地贯穿在讲读过程中,就文取材,精心设计适宜随机进行的小练笔。

  3、反馈性原则。要加强信息的及时反馈,对学生运用语言时出现的错误应引导纠正,发挥榜样作用,使“随文练笔”效果达到最优化。

  4、激励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应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写出好文章,进行及时激励、分层激励、需要激励、期望激励、目标激励、竞争激励、榜样激励、评价激励等,使每个学生(包括学困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鉴于本次研究内容多,实践性强,研究方法呈现多样化,主要包括: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

  1、文献分析法。从多角度地开展对资料的比较研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2、案例研究法。通过个体案例的解读、测试研究的成效。

  3、行动研究法。筛选和研究小练笔过程中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不断完善研究的方法,不断纠正研究中出现的偏差。

  4、调查法。调查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确立新的生长点;筛选作文教学中的新点子,新做法,进而用来指导实验。八、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

  (一)把握随文练笔的教学方法。1、读写结合、尝试运用仿写。(1)典型句式的迁移练笔。

  (2)典型构段方式的迁移练笔。(3)典型写作方法的迁移练笔。2、拓展情节、填补空白扩写。(1)看课文插图开展“小练笔”。(2)用课文特殊标点开展“小练笔”。

  (3)抓文本关键词开展“小练笔”。(4)读文本“佳句”后开展“小练笔”。3、立足原作、删繁就简缩写。4、根据材料、合理构思改写。5、创设情境、展开想象续写。

  (二)明确随文练笔的教学手段。

  1、确定具有不同难度的随文练笔要求,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习作要求,将“随文练笔”分为三个层次,低年级以

  写“句”为主,中年级以写“段”为主,高年级以写“篇(或片断)”为主。各级的训练除强调侧重点以外,还注意了内容之间的连贯和年级之间的衔接。。。

  2、将小作文与大作文结合起来,以形成统一的作文训练序列。这里的“小作文”指“随文练笔”,教师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将大、小作文结合起来,使两种训练互相渗透,融为一体。随文练笔训练与单元教材的习作要求相一致。

  3、要求语文课题组教师每学期拟订好研究计划,每月写一次反思,上一节与课题有关的研究课,交一篇以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教案,每期写一篇与课题有关的经验总结或论文,收集一部分学生小练笔习作;每期开展一次与课题有关的经验总结交流会,给予课题研究成绩优秀的教师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三)、构建随文练笔的教学模式。课文是阅读教学的载体,随文练笔因为从课文中精选出一个或几个“训练点”,在每个训练点上组织有层次的一系列听说读写训练,成为一个训练板块。在一个训练点上,可以采用以下的操作程序:

  “疏通文意”,给学生提供质疑问难的机会,帮助解决难点,点明重点,了解文脉,概括内容等等。

  “重点导读”,主要指有助于学生练笔的部分。要求词求其义,句宗其旨,充分理解,熟读成诵。

  “体会表达”,在充分理解、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紧扣课文训练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内容和思想感情的,学习写作方法,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课堂练写”,围绕随文练笔训练目的要求,抓住“训练点”,让学生进行课堂练笔。

  “交流反馈”,学生练笔结束后,争取当堂交流、讲评,欣赏优点,修改不足。并逐步由教师评价和反馈引导学生相互评价、自我评价,养成完成自我检查、自我修改的好习惯。

  九、课题研究的步骤及预期成果。

  (一)课题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0年1月2010年12月)

  主要工作:收集有关信息,制定决策,组建机构,明确职责,组建管理模式,草拟研究方案。方案是研究的蓝图,直接关系课题研究的成败,首先,我们明确研究的目的内容,确定研究项目,选定了研究方法,进行了前测调查,计划课题研究的步骤。

  (1)、选择和论证研究课题。(2)、组建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制度。(3)、开展“靖江市实验学校小学学生语文学习情况问卷调查”和“靖江市实验学校小学教师习作教学问卷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

  (4)、设计研究方案。

  2、实施验证阶段(2011年1月211年12月)

  主要工作:制定、修改完善研究方案,制定管理系统,进行研究,对全过程进行记录、收集处理有关资料,形成了阶段报告和论文。

  在实施验证阶段过程中,课题研究要以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平台;以五个环节为研究目标;以“专题研究、课堂研讨课、典型案例分析、典型教学设计、学生个案记录”等作为形。。式;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作为标尺。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正方案,调整策略,全程记录,在反思中进行经验总结,在总结中提炼成果。

  3、总结结题阶段总结(2011年1月211年12月)

  主要工作:材料整理归类、归档,形成总结报告,撰写经验论文,进行结题验收。注重激发学生的热情,用校刊等多种形式激励学生不断创新。珍惜学生探究的成果,建议学生以各种形式加以整理、保存。如手抄报、小论文、调查报告等。课内外结合、学科间结合,将探究伸向广阔的生活课堂。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小练笔和探究心得向各报刊杂志社投稿。课题组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将之整理出来形成调查报告、课堂教学案例、反思、经验论文、研究报告、典型教案等。主要表现为:

  (1)、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形成综合性研究成果。(2)、组织对研究成果的检测工作。(3)、撰写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4)、申请结题。

  (二)预期成果呈现形式:

  课题研究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经验论文汇编、典型教学设计、案例、反思、学生个案分析等,以及部分学生作品,如小练笔习作集、手抄报等。十、课题研究保障。

  1、队伍保障。

  组建课题研究的队伍。为了使课题研究顺利运行,成立课题组,并建立完善的课题管理和组织制度。课题研究组长:王留根

  课题研究成员:陈亚云、赵静、徐江、刘银娣2、制度保障。

  建立课题组理论学习和专题研讨制度。课题组成员定期集中学习,利用网络随时进行交流。及时总结经验。3、活动保障。(1)、课题组成员定期上专题研究课,并及时将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反思以及学生作品上传到课题研究博客。

  (2)、撰写相关的论文、教学设计,将学生的相关作品结集成册。。。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篇九: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浅谈如何培养初中体育特长生

  学校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工作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自愿参加的原则上,吸收全校体育运动水平较高和对某些运动项目有特别爱好的学生参加,它是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发展竞技体育的重要途径。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专项运动水平,培养一批优秀运动员,为校、县争夺荣誉,并推动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体质。根据个人多年开展学生运动训练实践体会,从教育管理方面就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提出几点建议:一、学校体育特长生的作用

  学校体育特长生是最积极、最活跃的探索尖兵,虽然人数不多,但它的影响很大,它所取得竞技成绩的鼓舞力量、创造体育美的观赏价值以及树立的道德风尚的示范作用都是非常深远的。只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才可以感受到一种强大的竞争力,可以品尝到胜利的欢乐、失败的痛苦、进步的喜悦、拼搏的乐趣。因此学校拥有的高水平体育特长生队伍,对提高校园文明水准,扩大学校知名度,促进学风、校风的建设,增强学校凝聚力有积极的作用。

  二、学校特长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体育特长生是校园里非常独特的小群体,往往因为人数少而成为了被人遗忘的角落,他们缺乏关注,缺乏科学的管理和教育

  1、体育特长生的文化基础差

  体育特长生生性好动,课堂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坐不住,对教师

  的文化知识教育听不进去,而文化课教师往往把这些学生当成差生看待,任其而行之,造成了体育特长生的自卑感、信心不足,学习文化知识积极性、主动性不够。

  2、体育特长生纪律性较差

  体育特长生大部分有一定的天赋,从小学开始被体育教师看中并开始训练,经常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文化课缺得多,耽误的课程又不能及时补上。同时特长生平时训练要达到一定的运动量,运动成绩才能提高,在训练中,体育特长生形成了一个小圈子,文化课教师看不惯体育特长生的所作所为,以为这些人都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对这些学生缺乏耐心的教育与引导,导致这部分学生纪律较为涣散。

  3、学校不够重视

  部分学校由于对体育课余训练认识的偏颇,忽视了对特长生日常的全程式、系统性的管理,往往大赛在即便马上“高度”重视起来,开动员会给教练员、运动员加油鼓劲,希望比赛取得好的竞赛成绩,而学生返校后便偃旗息鼓,又将体育特长生的管理事宜束之高阁了。

  4、家长轻视体育

  家长受传统思想影响较大,普遍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不少家长认为学体育前途渺茫,其它专业更有前途。不少学生有体育专长且文化成绩中等,很有潜力学体育,但家长宁愿让孩子考文化生也不愿让其学体育。

  三、体育特长生培养应切实解决的几个问题

  体育特长生培养涉及问题很多,不仅要科学、合理安排训练过程,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负担、营养卫生和学校的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因此要努力做好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转变观念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科目,特长生虽然文化基础较差,但这些学生可逆性强,只要科任教师能耐心地指导教育,与其它学生一视同仁,文化学习加强辅导,对社会加强宣传,说明体育在教育中作用,转变文化课教师与家长的观念。

  (二)处理好训练与学习的关系

  特长生是学校体育的一支骨干力量,校领导和全校师生应予以重视和支持

  1、加强各方联系。教练员要与校领导、班主任、家长建立联系,定期了解队员的思想状况、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习成绩。出现问题及时谈、及时解决,这样既能稳定特长生的思想,又能提高文化学习成绩。我被丧尸了100年http://www.20cm.cc/read_6799/2、抓好文化辅导。每位运动员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凡是学校特长生因集训和比赛所耽误的课程,科任教师应给予及时补课、管教管导。

  3、加强跟踪管理。教务处、班主任、体育教师组成一体,加强对体育特长生初中三年的跟踪管理,每学期的月考、半期考、期末考试情况,体育教师的训练计划、竞技成绩,通过校本教研活动及时沟通,共同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以确保体育特长生的文化、体育双上线。

  (三)全方位地关心队员

  1、开展评比活动。在队里经常开展评比活动,每学期末评比一次,通报表扬或张榜公布,宣传他们的训练竞赛成绩,树立特长生榜样,推动特长队伍的良性发展。

  2、适当奖励。凡参加县级以上运动会,取得竞赛成绩的同学,学校应给予物质和精神鼓励。在评选三好学生时优先考虑。

  3、加强后勤保障。特长生训练、比赛消耗体力非常大,并且中学时期正是长身体阶段,学校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健康情况,注意安全教育,杜绝伤害事件。天域苍穹http://www.20cm.cc/read_1730/四、结论与建议

  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良好的政策机制下运行三支优秀的团队整体协同作战,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即优秀的校长、优秀的教练和优秀的家长。

  1、强化校长的责任意识

  一所成功的学校离不开一名出色的校长,校长的体育教学观念,深深地影响学校的每一名教师和学生,在校长的领导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把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认真落实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2、建立健全教练员的培训制度

  学校要通过提高教练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提高特长生的训练水平。一是体育老师要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合理安排训练强度。扎扎实实地开展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发展培养体育特长生。二是要加

  强训练方法的学习和研究,不断借鉴和探索先进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提高训练水平与质量。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优化体育特长生的心理品质

  体育教师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提高学生自我辨别和自我反省能力,优化体育特长生的心理品质,针对特长生好斗勇的心理,一方面要肯定他们的创造性,同时也要耐心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足,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4、健全制度,加强对培养管理制度的建设

  这些年来,通过扎实的特长生训练,我校在全县运动会上团体总分排名由倒数逐渐进步到第四名,每年为省示范性高中输送特长生*名以上,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和大课间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学校体育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学生的体育技能不断提高,但要使特长生的培养工作不断向前推进,还需要加强培养管理制度的研究与探索。

  总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育特长生培养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呼唤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倾心关注与参与。

篇十: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中学体育特长生“学训矛盾”之成因与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活动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越发重要,而体育特长生又是中学体育教育的精英群体。然而,近年来,体育特长生的“学训矛盾”现象日益突出,特长生在学业和训练之间难以平衡,导致偏科、学业成绩下降或辍学等问题。本文将分析中学体育特长生“学训矛盾”之成因,并提出一些对策,以期帮助中学体育特长生平衡学习和训练,全面发展。

  一、成因分析

  1.学校教育方式的问题

  中学教育注重知识和文化素养的培养,而体育特长生在学校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参加训练,参加比赛,学校教育方式的忽视让他们在学习上落后于其他普通学生,增加了“学训矛盾”的难度。

  2.家庭教育的影响

  父母对于孩子的未来有着梦想和期望,为了让孩子成为体育明星,他们会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这些关注往往会让孩子在学习上产生放任和轻视的态度,导致在学业上的疏忽和成绩下降。

  3.训练负荷过重

  由于特长生所在的集训和训练机构为了取得更多的优异成绩而给参训者配备大量的训练任务,部分体育特长生在训练过程中失去了对学习的专心,因此造成了“学训矛盾”的现象。

  二、对策建议

  1.坚持学校的基础教育

  对于中学体育特长生而言,学校的文化课程其实是获得自主择业权的基础,而作为学生,无论自己的特长是什么,都需要有一个扎实的文化底子。因此,中学教师应尽可能给予特长生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

  2.增强父母监管和教育

  父母应该监管孩子平时的学习情况,始终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孩子明白体育和学习都是同等重要的。同时,精心安排孩子的时间和注意孩子的饮食,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以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

  3.提高训练质量,保持训练量适度

  训练质量将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训练效果,训练负荷过重没有必要,甚至会使训练效果适得其反。教练在训练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增加运动员的训练兴趣,帮助他们在学业和训练之间实现平衡。

  结语

  中学体育特长生在成为体育健将的道路上必须经过专业化的训练和锻炼,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放弃学习,学校和家长都要重视中学特长生的学业,从而帮助他们克服“学训矛盾”,取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推荐访问: 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对策 特长生 探讨

【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10篇】相关推荐

工作总结最新推荐

NEW
  • XX委高度重视党校的建设和发展,出台《创建全省一流州市党校(行政学院)实施方案》及系列人才培养政策,为党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州委党校在省委党校的悉心指导下、州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

  • 为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树牢“清新简约、务本责实、实干兴洛”作风导向,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执纪执法铁军,经县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在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开展“转变作风工作

  •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发展活力,按照中共XXX市委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全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四个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工作队与村“两委”结合本村实际,共同研究谋划xx村

  • 今年来,我区围绕“产城融合美丽XX”总体目标,按照“城在林中,水在城中,山水相连,林水相依”以及“城乡一体、景城一体、园城一体”的建设思路,强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房地产开发和城市风貌塑

  • 同志们:新冠疫情发生至今已有近三年时间。三年来,在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集团公司范围内未发生一起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当前国际疫情仍在扩散蔓延,国内疫情多

  • 我是毕业于XX大学的定向选调生,当初怀着奉献家乡、服务人民的初心回到XX,在市委的关心关爱下,获得了这个与青年为友的宝贵历练机会。一年感悟如下。一要对党忠诚,做政治坚定的擎旗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

  • 同志们: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认真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全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研究我县安全生产和安全隐患大

  • 2022年市委政研室机关党的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届X中X会和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自觉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

  •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市直机关基层党建示范点工作会议,一方面是对各示范点单位进行表彰授牌,另一方面是想通过这种会议交流的方式,给大家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平台和机会。市直工委历来把创建基层

  •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学校党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要求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部、×××厅关于疫情防控的系列要求,认真落实驻地防疫部门的工作举措,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以最高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