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院的教育特色及现实借鉴

| 浏览次数:

摘要:书院是中国古代独特的教育机构,其独特的办学理念、教学内容、考核方式、教学方法、组织管理制度及其多元化的教育经费来源,促成了书院近千年的发展和繁荣,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优良的教学传统,这些经验和传统对当今中国高等教育依然有着积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古代书院;教育特色;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林杰(1987-),男,安徽阜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刘岑(1987-),女,辽宁铁岭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辽宁 沈阳 110034)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3-0177-02

一、中国古代书院概况

中国古代书院是一种历时千余载的教育教学组织机构,是世界教育发展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是我国古代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枝奇葩。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原本为官方修书、藏书之所。唐末五代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官学废弛,教育事业多赖私人讲学维持。宋初的统治者仍在忙于军事征讨,无暇顾及兴学设教事情,于是私人讲学的书院遂得以进一步发展,自北宋才成为一种正式的影响极大、特点突出、特色鲜明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延续发展于元,全面发展于明清,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学术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书院与官学并存的独特情况下,书院往往可以矫正官学之偏,克服官学之弊。在长达千年的发展演化过程中,书院积累了丰富宝贵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古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这些经验、传统和规律对我国当今的高等教育发展进步仍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二、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特色

中国古代书院在借鉴、改造和吸收中国传统的官学和私学的基础上了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一方面,书院吸收了中国官学系统中积极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传统,另一方面,书院在继承传统私学的基础上又发扬了这种优良的传统。书院的产生、发展和繁荣带来了中国教育史上伟大而深刻的变化。中国古代书院在继承与发扬中国古代文化、人才培养、创造知识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使得中国古代的教育得到空前的发展和繁荣。书院在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特色。

1.办学理念

书院始终把“培养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目的。书院的办学目的不再是为了升学,更不是为了赢利,而是涵养心性、养育人才。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张拭在主持岳麓书院时就提出人才模式构想,在《南轩文集·岳麓书院》有记载:“厚(即刘珙)之为是举也,岂特使子群居佚读,便为决科利禄计乎?亦岂使子习为言语文辞之工而已乎?盖欲成就人材,以传道而济斯民也。”张拭明确了书院的办学理念,办学的目的不能单纯为了出宫,也肩负有“致君泽民”的责任,书院应该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2.教学内容与学业考核

书院的教育目的是以育德为先,讲求在“洒扫应对”之节中体认“天理”,阐明人伦,涵养道德,强调学生的德性。朱熹曾说:“古之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天下之人。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尽其伦而后已焉。”(《朱文公文集》卷十五)他认为,书院的目的和任务在于“明人之大伦而已”。在《白鹿洞书院学规》中,他也明确指出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大伦常”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学者学此而已”。

书院的教学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育教材,其教学内容一般是与当时的学术研究相结合的,在书院主讲的学者所讲的内容一般也都是他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见解。同时,书院通过相应的祭祀活动,紧密地配合书院的道德教育。通过祭祀乡贤名宦、忠臣义士,使书院师生能时时瞻仰先贤,见贤思齐,奋发图强,以先师先贤们的道德文章和学问人品指导自己安身、立命、行事、做人,引导和教育书院的学生继承和发扬其优良学术传统和治学风格。

书院成绩考核,多重平时,不仅重视学业成绩,尤重德操气节的修养,易于培养“德进业广”的兼备人才。

3.教学方法

(1)注重自学。书院教育以自学为主,学习主要在于学生的主动修为,自我调控,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帮助学生“释疑答难”、解决问题。书院很重视学术辩论和学术交流,允许不同学派讲学,体现“百家争鸣”、学术自由的精神,书院开放讲学,听者不受地区、学派限制,形成了国内游学的繁荣局面,也为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2)主体互动的教学方法。[1]书院自由自主的教育精神和办学理念表现在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和学生都处于主体互动的积极状态。首先要求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强调以学生的个人自学为主,辅之以教师的答疑及师友间的论学,反对教师无的放矢的说教,十分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钻研能力的培养。朱熹曾说:“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

4.组织与管理

(1)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中国古代书院既是教育教学中心,又是学术研究基地。书院的主持人大多为名师宿儒,不仅热衷于从事培养人才的教育教学工作,而且又积极从事学术理论的研究与传播,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二者相得益彰。朱熹有言:书院在于“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辞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2]书院自形成以后,它不仅担负着教育教学的任务,又担负着研究和传播知识的任务。学术研究是书院教育教学的基础和前提,而书院的教育教学又是学术研究成果得以传播和促进学术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主要途径。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是书院教育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也是我国古代书院教育教学制度的精华所在。

(2)会讲和讲会制度。会讲和讲会均是一种学习性的聚会讲学,但会讲是临时性的聚会讲学没有严格的组织和管理,而讲会则是一种定期举行的聚会讲学,有严密的组织和管理,所以讲会是一种更为稳定的、正式的、制度化的教学组织形式。[3]“讲会制度”就是允许在不同学派之间进行讲学,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学术自由的精神,从而促进了书院更加繁荣和兴盛。南宋时,朱熹与陆九渊是两个不同学派的代表。淳熙二年(1175年)他们在鹅湖进行公开辩论,但淳熙八年,朱熹又邀陆九渊到白鹿洞书院讲学,并将陆学要旨刻石于院门。明朝高攀龙、顾宪成在东林书院每月三日讲学,“远近集者数百人”,订有“会约”。无锡东林书院规定:“凡在会中,各虚怀以听”,“有问则问,有商量则商量。”清代书院的“讲会制度”更加完备,许多书院的“讲会”都有明确的宗旨,详细的规约,规定的日期,隆重的仪式。[4]书院这种特殊的“讲会制度”,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学术研究,还扩大了教学范围、提高了教学水平,形成了书院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自由开放、百家争鸣的办学特色,对书院的发展、繁荣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3)学规为范、管理严格。书院的学规一般都是书院教育教学的指导方针,也有一些书院的学规是书院的具体管理细则,通过学规来管理书院教育教学、端正学风,是书院教学的又一重要特点。书院的学规一般都规定了书院的培养目标、进德和为学的基本要求与标准以及书院生活的一些基本守则,这些规章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

《白鹿洞书院揭示》是宋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重修庐山白鹿洞书院讲学授徒时为书院生员订立的学规。其中对教育目的、训练纲目、学习程序及修己治人道理都一一作了明确的阐述和详细的规定,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规范了书院教育的基本宗旨,就是要贯彻“明人伦”的纲常礼教。

二是“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指明了书院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

三是“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为书院学生指明了道德修养的基本要点。

四是“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书院学生指明了行为处世的基本原则。

五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为书院学生指明了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

《白鹿洞书院揭示》是世界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它集中体现了书院教育的精神,不仅成为后续中国封建社会700年书院办学的模式,而且为世界教育界瞩目,成为国内外教育家研究教育制度的重要课题。它不仅反映了朱熹教育思想的主要方面,也代表着封建社会教育的基本精神和要求,成为封建社会教育的共同准则。

(4)多元化的教育教学经费来源。书院是我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它融合了讲学、祭祀、藏书和修书这种功能,既不属于官学,也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私学,而是一种“民办官助” 特殊性质的教育机构,书院的这种性质就决定了其教育经费来源的多元化。政府以赐田、赐币等形式给书院的资助;民间有士绅自愿、无偿的为书院捐赠银两、田地、房屋和店铺等作为其运营和发展的经费;书院本身也可以出版书籍、出租田地和房屋等来换取资金作为自己教学经费;还有其他形式经费来源。曹松叶在《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第十集中有统计数据显示,见表1。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民间集资占有很大比例,同时,官方也给书院一定经费支持。它说明书院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教学组织机构,它的经费来源是多元化的,这也就保障了书院有稳定的办学经费来源,赋予了书院持久的生命力。[5]

5.师生关系融洽

书院的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中国教育史素有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这是在长期的私人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书院制度始于私人教学,历史上也多属私人教学的性质,主讲书院名师热心教席,慕名而来求学的生徒能虚心求教,所以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在书院中也就体现得更为充分。

他们对教师的感情无论是从学术到生活,还是从生养到死葬,都有极为动人的事例。例如,“程门立雪”就是一个为人们所传颂的尊师故事。元裕八年(1093年)杨时、游醉以师礼来见程颐。“初见,适值伊川螟目而坐,二人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乎?曰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矣。”

书院教学由于从事教学的名师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热心育人,赢得了学生的尊敬,深受学生的爱戴。书院的师生关系非常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相当浓厚,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当然,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要求学生必须立志成人、虚心求教,教者又要方法得当,才能加深师生的感情,密切师生的关系。这是书院教学中名师为后人所提供的珍贵的师德启示。

三、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特色现实价值借鉴

(1)现代大学的理念可以归结为:第一是创造知识。第二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并服务社会。书院明确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说明了一个事实,理念和目标搞不清楚,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是妄想。所以要实现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转变,必须要明确自身的办学目标和理念。

(2)当今的高等教育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教材来承载,根据经验,一般教材都要落后于时代发展大概十年,而对学生的学业考核也基本上是以卷面成绩来定,很少能综合地、全面地和系统地去考查一个学生。书院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比如讲会和会讲,使得书院学生的学习内容能够紧跟学术前沿,适应社会的发展。另外,书院不以成绩为单一的考核标准也使得书院学生的发展相对来说更为全面。书院的这种制度给提倡素质教育、学生全面发展的当今高等教育,提供了积极的借鉴。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要体现时代性、可接受性、价值性和前沿性,要结合时代的需要和社会发展来培养学生,要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实践和课题之中。对学生的学业考核也要全面系统综合的进行,取消那种只以分数定乾坤的局面,这样学生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培养自己合理的健康的兴趣,这样才能体现全人教育、素质教育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课堂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经明显不适合当今大学生的时代特征了,也被证明为是一种很不科学的教学方法。以此法教育出来的学生大都是思维僵化,没有创新精神,缺乏主见,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不合格的学生。教学方法要体现出时代性和有效性,应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学为主,以教师讲解为辅的主体互动的教学方法。

(4)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大学社会职能三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服务社会是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来实现的,所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又是大学社会职能最根本、最基础的两个方面。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在大学里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统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科研既是现代高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主要方式,又是培养新型人才,提高师资水平,推动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教学则使学术研究的成果得到有效的验证和快速的传播。对立表现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两项相对独立的活动,它们有其各自的规律、要求和目标。正是由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复杂关系,造成了中国高校普遍存在一个不争的事实:重科研而轻教学,教学成了高等学校活动的附庸。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就大学本质来说,教学永远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否则,高校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必要。同样,高等学校作为传播、创造知识的场所,作为人类精英荟萃之地,也必须进行科学研究。应从书院模式中得到启发,要明确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关系,使它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以更好地实现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

(5)教育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一种双边互动的社会活动。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有感情并且具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现实的人。教育活动有效顺利的进行和教育成效的高低与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密切相关,健康良好、和谐民主、融洽深厚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之一。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自由辩论、课后的学术交流和邀请学生加入教师的课题研究等方面来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慢慢建立起师生之间的感情。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书院的办学理念到教学内容与学业考核,从教学方法到组织管理,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逻辑思路在指导着书院的发展。历史是发展的,社会是进步的,我们不会也不可能退回到古代的书院时期,以那个时期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来组织我们现代的高等教育。书院教育教学组织形式虽然已成为历史,但书院的教育精神、教育理念却永远都不会消失,书院所倡导的自由自主、怀疑批判、管理严格、开放创新以及道德教育等内容对当代的高等教育依然具有积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依然值得当今的高等教育学习、借鉴和发扬。

参考文献:

[1]张传燧.古代书院传统及其现代大学借鉴[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1).

[2]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三[Z].

[3]林凌.古代书院教育对于现今课改的启示[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3.

[4]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张慧芬,金忠明.中国教育简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李海静)

推荐访问: 中国古代 书院 借鉴 现实 特色

【中国古代书院的教育特色及现实借鉴】相关推荐

工作总结最新推荐

NEW
  • XX委高度重视党校的建设和发展,出台《创建全省一流州市党校(行政学院)实施方案》及系列人才培养政策,为党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州委党校在省委党校的悉心指导下、州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

  • 为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树牢“清新简约、务本责实、实干兴洛”作风导向,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执纪执法铁军,经县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在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开展“转变作风工作

  •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发展活力,按照中共XXX市委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全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四个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工作队与村“两委”结合本村实际,共同研究谋划xx村

  • 今年来,我区围绕“产城融合美丽XX”总体目标,按照“城在林中,水在城中,山水相连,林水相依”以及“城乡一体、景城一体、园城一体”的建设思路,强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房地产开发和城市风貌塑

  • 同志们:新冠疫情发生至今已有近三年时间。三年来,在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集团公司范围内未发生一起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当前国际疫情仍在扩散蔓延,国内疫情多

  • 我是毕业于XX大学的定向选调生,当初怀着奉献家乡、服务人民的初心回到XX,在市委的关心关爱下,获得了这个与青年为友的宝贵历练机会。一年感悟如下。一要对党忠诚,做政治坚定的擎旗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

  • 同志们: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认真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全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研究我县安全生产和安全隐患大

  • 2022年市委政研室机关党的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届X中X会和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自觉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

  •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市直机关基层党建示范点工作会议,一方面是对各示范点单位进行表彰授牌,另一方面是想通过这种会议交流的方式,给大家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平台和机会。市直工委历来把创建基层

  •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学校党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要求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部、×××厅关于疫情防控的系列要求,认真落实驻地防疫部门的工作举措,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以最高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