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体系下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浏览次数:

[摘要]中高职衔接贯通、产学研用合作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的重要通道。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时期,要从招生考试、课程改革、联合培养以及考核评价、平台建设等方面入手,探索和建立中高职衔接贯通、产学研用合作协同的系统化育人模式。

[关键词]中高职  衔接贯通  产学研用  协同育人

[作者简介]湛年远(1972- ),男,广西桂林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及自动化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技术、职业技术教育;谭永平(1959- ),男,广西乐业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科研处副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学和科研管理、人文素质教育。(广西  南宁  530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度院级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三方协同、产教融合的电厂机电一体化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JGZ01)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01-0025-03

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视域下,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四个基本主体,生产、教学、创新研发和应用服务则是职业教育对区域产业的四项基本反哺功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指出:“深入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因此,必须跳出传统的“学校”视界和“职业教育”本身,在政行企校合作、产学研用协同的“大职教”系统视角下,探索和建立中高职衔接贯通、产学研用合作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育人体系。

一、中高职衔接体系下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内涵特征

第一,招生考试的多维衔接特征。鉴于职业院校办学的区域性特征,其人才培养主要是为区域产业发展服务。在中高职衔接的系统化培养体系下,职业院校的招生考试工作,对内要实现中高职院校的内部衔接协同,对外则要与区域的产业发展需求相衔接,其招生规模、考试制度、培养模式等,应与区域内的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

第二,培养目标的梯次衔接特征。中职教育侧重于技能型(技艺型、操作型)人才培养,主要培养具备良好的操作技能和一定的专门知识,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运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进行实际操作的人员,如各种操作员、安装工、营业员等,其知识、技能呈“I”字形单一结构。高职教育侧重于技术型、工程型人才培养,主要培养具备较为宽泛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专业技能和协调能力,能够综合应用各种技术手段,将各种工程设计、规划、决策转换成物质形态或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的人员,如车间主任、工段长、工艺师等,其知识、技能呈“十”字形复合结构。

第三,培养途径的交叉融合特征。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培养都强调培养过程与生产实践的交叉融合。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突出和重视与操作型、技能型的生产实践相互融合和协同,产学结合、产教融合是其重要的培养途径。高职教育主要侧重于技术型、工程型人才培养,教学过程更加强调和突出技术的综合应用实践,重视知识、技能的交叉综合应用,以推动学生的知识、技能从单一的“I”字形结构向“十”字形复合结构转变,产学研用合作是其基本的培养途径。

二、我国职业院校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未能形成中高职衔接贯通、产学研用合作协同的系统化教学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未能形成中高职衔接贯通、产学研用合作协同的培养目标衔接体系。准确定位中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中高职教育面向的职业岗位不同,其教育对象也存在心理、年龄、学识、能力等方面的客观差异,对其培养目标的定位和把握,理应在知识、技术、技能等方面体现出清晰的层次性,以满足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客观层次需求,并满足学生持续发展的需要,适应衔接贯通、梯次提升的現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要求。长期以来,由于中高职学校各自独立办学,且大多独立于企业之外,较少从中高职衔接贯通的系统化培养视角出发,细分中高职阶段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也未能从地方产业发展对中职、高职毕业生的差异性现实需求分析出发,界定中高职阶段的人才培养规格,未能建立起产学研用合作协同的培养目标衔接体系。

2.专业课程设置不系统,未能形成中高职衔接贯通、产学研用合作协同的课程教学衔接体系。课程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和手段。由于中高职教育办学的独立性和封闭性,中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安排,更多地强调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较少考虑与高职教育衔接贯通所需的知识、方法、能力等的培养。高职阶段的课程设置则较少考虑中职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基础,课程设置存在较大的重复性和随意性,未能建立起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同时,由于职业教育长期独立于企业的生产领域之外,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与区域行业企业的沟通不多,较少考虑与生产、研发、技改、服务等生产实践的衔接问题,未能形成产学研用合作协同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实施方案。

(二)未能形成中高职衔接贯通、产学研用合作协同的系统化教学育人体系

1.招生考试不协同,未能形成中高职衔接贯通、产学研用合作协同的招生机制。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入学考试及培养规格,必须与地方的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当前职业院校的招生考试工作,未能从地方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层次、结构、数量等需求分析出发,并结合中高职阶段的人才培养特点,与行业企业开展有效的协同合作。地方企业在职业院校招生考试工作中的参与不多,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脱节。

2.培养过程不协同,未能形成中高职衔接贯通、产学研用合作协同的育人模式。由于中高职院校的办学主体不同,长期相对独立办学,在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组织实施、学生考核评价以及师资队伍、实践条件建设等工作中,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协同机制和衔接体系,教学内容不衔接,教学过程不协同,更多的还是停留在“联合招生”的合作层面。职业院校由于大多独立于企业之外,与行业企业未能形成人员互换、资源共享的协同机制。行业企业在教学过程实施、学生考核评价等工作中的参与不多,其生产、研发、技改、服务等生产项目以及相关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企业文化等育人要素,未能较好地融合和渗透到专业的课程教学过程中。虽然学校也安排了一些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企业实践课程,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过程与企业实践生产脱节的问题,未能建立起人员互换、资源共享、项目共建、过程共管等系统化的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和育人模式。

(三)未能形成中高职衔接贯通、产学研用合作协同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1.评价指标不衔接,未能形成中高职衔接贯通、产学研用合作协同的评价标准。严格的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和评估体系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职业院校办学的本位功能,决定了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必须与区域内的行业企业需求对接。由于中高职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立性和封闭性,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中,较少考虑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的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技术技能,较少关注学生的发展能力考核。区域企业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建设中的参与不够,行业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等职业素养的要求,未能有效地渗透、融合到学校的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

2.评价过程不协同,未能形成中高职衔接贯通、产学研用合作协同的评价模式。职业院校的教学过程与行业企业的生产过程不衔接、不协同,其教学内容也与行业企业的生产实际存在较大的差异,无法按照企业的真实生产要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核评价。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评价,更多的还是以学校(教师)考核评价为主,中高职院校之间未能形成相互衔接协同的考核评价机制。

三、中高职衔接体系下开展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对策

(一)以协同区域招生招工为目标,加快构建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联合协同招生机制

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参与的联合协同招生机制,是推进职业院校产学研用合作协同的重要内容。

1.成立联合招生考试工作委员会。建议国家成立由政府部门、行业组织、职业院校和用人单位各方共同参与的联合招生考试委员会及各级地方委员会,统筹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的联合招生考试工作。按分级管理的原则,由各级政府联合招生考试委员会根据地方产业发展的需求,科学规划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协同地方职业院校的招生计划,实现职业院校“招生”与区域企业“招工”的统一。

2.改革职业院校的招生考试制度。在各级联合招生考试委员会的指导下,根据地方产业发展要求,组织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和区域企业共同参与,共同制订职业院校的招生考试方案,联合组织开展升学测试,建立以学生职业能力倾向测试为主体、符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联合招生考试制度。

(二)以中小微企业创新需求为驱动,加快构建服务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产学研用协同平台

中小微企业技术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强,具有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协同的客观现实需求。建议职业院校现阶段的产学研用合作,以中小微企业的创新研发需求为目标和契机,与中小微企业联合组建各种形式的产学研用合作平台。

1.加快中职学校“中小微企业协同生产”服务平台建设。围绕中职学校的技能操作型人才培养,结合地方中小微企业的生产、加工、制造、安装、检修等生产性协同需求,通过与相关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合作,共建生产型的校中厂、联合技术服务中心等中小微企业协同生产服务平台,人员互换,资源共享,为中职学校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多维立体的“产教融合”协同平台。

2.加快高职院校“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围绕高职院校的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结合地方中小微企业的新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工艺优化、技术改造等应用型协同需求,与相关行业企业和中职学校合作,共建生产型的联合研发中心、技术服务中心等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服务平台,人员互换,资源共享,为高职院校的技术型、工程型人才培养提供多维立体的“产学研用”协同平台。

(三)以课程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加快构建中高职衔接贯通、产学研用合作协同的育人模式

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关键在课程。在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下,应赋予“课程”全新的概念和内涵,以推动职业院校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顺利实施。

1.开发中高职衔接贯通、产学研用合作协同的教学训练项目体系。以产学研用协同平台为依托,突破“课程”的概念束缚,围绕中高职阶段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构建基于企业真实生产、研发、技改、服务等实践项目的教学训练项目体系。以“训练项目”代替“专业课程”,将相关的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素质培养融入相关的项目训练中,形成中高职衔接贯通、产学研用合作协同的系统化教学训练项目体系,并能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滚动修改,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的无差异对接。中职阶段的教学训练项目设计与选择,应以技能操作型的完整项目为主体,作为高职阶段教学训练项目的基础。高职阶段的教学训练项目设计与选择,则应以技术应用型的完整项目为主体,作为中职阶段教学训练项目的延伸與拓展,并形成一个完整的技术系统。中高职阶段的教学训练项目,应均可细分为若干子项目,以便于分阶段、分学期组织实施。

2.构建中高职衔接贯通、产学研用合作协同的课程教学模式。以产学研用合作平台为依托,突破“课堂”的形式束缚,通过校企共建教学(生产)团队和教学(生产)场地,组织开展以技能操作实践(中职)和技术应用实践(高职)为主体的生产性项目教学训练,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技术应用等学校教育活动,与企业的生产、加工、研发、改造等实践活动及其生产组织形式、质量检测评价等有机衔接,从而建立起中高职衔接贯通、产学研用合作协同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四)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加快构建中高职衔接贯通、产学研用合作协同的人才培养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围绕地方的产业发展需求,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广泛吸纳政府、行业和研究机构共同参与,从本地区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习惯、职业技能等综合职业素养的需求分析出发,科学界定中高职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和质量标准,开发对接区域企业职业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考核评价标准。

在教学训练项目实施过程中,与合作企业共同组织开展对学生的学业考核评价,建立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质量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和落实独立第三方跟踪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学生的后效性、发展性跟踪评价,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多主体考核评价。协同推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建设与改革,实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考核评价与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的协同统一。

[参考文献]

[1]周芳.中高职衔接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4(11).

[2]谭欣.基于校企合作的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研究[J].广西教育,2015(15).

[3]王俊峰.构建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J],中国科技论坛,2007(10).

[4]侯春雨.本科层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2013(3).

推荐访问: 产学研 育人 衔接 高职 协同

【中高职衔接体系下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相关推荐

工作总结最新推荐

NEW
  • XX委高度重视党校的建设和发展,出台《创建全省一流州市党校(行政学院)实施方案》及系列人才培养政策,为党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州委党校在省委党校的悉心指导下、州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

  • 为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树牢“清新简约、务本责实、实干兴洛”作风导向,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执纪执法铁军,经县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在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开展“转变作风工作

  •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发展活力,按照中共XXX市委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全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四个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工作队与村“两委”结合本村实际,共同研究谋划xx村

  • 今年来,我区围绕“产城融合美丽XX”总体目标,按照“城在林中,水在城中,山水相连,林水相依”以及“城乡一体、景城一体、园城一体”的建设思路,强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房地产开发和城市风貌塑

  • 同志们:新冠疫情发生至今已有近三年时间。三年来,在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集团公司范围内未发生一起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当前国际疫情仍在扩散蔓延,国内疫情多

  • 我是毕业于XX大学的定向选调生,当初怀着奉献家乡、服务人民的初心回到XX,在市委的关心关爱下,获得了这个与青年为友的宝贵历练机会。一年感悟如下。一要对党忠诚,做政治坚定的擎旗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

  • 同志们: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认真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全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研究我县安全生产和安全隐患大

  • 2022年市委政研室机关党的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届X中X会和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自觉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

  •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市直机关基层党建示范点工作会议,一方面是对各示范点单位进行表彰授牌,另一方面是想通过这种会议交流的方式,给大家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平台和机会。市直工委历来把创建基层

  •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学校党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要求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部、×××厅关于疫情防控的系列要求,认真落实驻地防疫部门的工作举措,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以最高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