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普走进“一带一路”

| 浏览次数:

一、“一带一路”,科普新的主战场

“一带一路”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热点,也是世界上的一片热土。“一带一路”工程是一个世界级的百年工程,这片热土、这个工程世界参与、世界关注。科普工作走进“一带一路”,关键在于找准科普与“一带一路”的对接点,我们找出的对接点就是习主席提出的“五通”。第一,政策沟通;第二,道路联通;第三,贸易畅通;第四,货币流通;第五,民心相通。

科普又是一种社会教育,其特点是社会性、群众性和持续性。从“科普”这门学问的实质和“一带一路”这个伟大战略构想来看,“科普工作”以“五通”为对接点,以“五通”内涵为抓手,科普宣传对“一带一路”的建设、推进和共享是一种有效的、有力度的、可实质操作的宣传方式。

抓好科普工作服务和服从于“一带一路”,也是科普工作顺应历史潮流、适应新常态、创新工作方法的一个新举措。同时,我们还清醒地认识到,“一带一路”国策的实施以及世界的强烈呼应,也为科普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契机,为科普工作的转型跨越搭建了一个新的历史平台。下面笔者对古州雁门与古代“丝绸之路”相交、相融、相互促进孕育出的雁门各种地域文明,做一个抛砖引玉式的概述,提出一些问题,以期社科专家们、科技专家们、地方文化专家们,用精彩的笔法还原古老而文明的丝路世界,为雁门古州共享“一带一路”出谋划策,为我们古老的雁门人民,讲出他们自己创造的古、今精彩故事。

二、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与雁门农耕文明发生、发展互促互进之路

雁门农耕文明的实践证明,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的凿通和持续运营,形成了一条沟通中西文明,特别是内陆和中亚、内陆和欧洲各种文化的大通道。当西域或内地的农产品、农作物种子以及农作物栽培、管理、加工技术传到双方的“异域”后,就会给异域地的农作物结构、食品结构、农经结构、生物食品链结构、人体素质结构释放出极大的冲击力,很快会打破原来当地农作物结构平衡,引发当地农耕文化的异化或升级换代,引发当地农业结构生物多元化的变化,形成一个新的农业产业结构,新的食品结构。

同样,我们古州雁门的传统农耕文明,每当吸纳和融合西方的一个或数个农作物新品种以及栽培、管理、加工技术后,也会给我们雁门地域的农耕文明增加新的农业文化基因、农业技术基因、食品文化基因、生物链级数、生态文化基因,从而给我们传统的雁门农耕文明带来了新的变化,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使得雁门古州当地的农业结构、农耕技术、古老的农耕文明获得了新的延续动力和发展活力。本文首先从分析引进西域农作物和其衍生的加工、饮食、礼仪等文化典型案例入手,解剖一下雁门农耕文明中的西域农耕文化之基因表达,佐证一下前边一些“空洞”的文化性说教,用实例“科普”一次“农作物学”、“食品文化学”、“食物营养学”以及“轻工艺学“。

三、雁门农耕文明中西方农耕文化基因表达的个案及文化影响

(一)几种典型“舶来品”的引进

1.榛子。原产地是“一桥联亚、欧”的土耳其。榛子从土耳其迁徙到古州并安家落户后,对雁门农耕文化的贡献主要有三,其优化和保护当地生态文化的作用,从自身的花、果和根系三个不同方面体现出来。在叙述榛子对雁门农耕文化的贡献时,再赘述几句,即是谁把榛子这种植物传到代县的?代县是用什么方式,如,交换方式、馈赠方式、还是胡商扎根在代州后自己播种、自己食用的方式得到的?均无稽考。但它对代县传统农耕文明的影响特别是对生态文明的影响延续至今。下面我们从榛子植物自身分析一下,它是如何丰富和涵养了雁门农耕文化的。

第一,榛子及其互生的灌木丛,是早春蜜源树种,为昆虫提供了早春食物,尤其是姬蜂种群,因为它们是丘陵、河地农作物害虫的天敌。第二,榛子果在雁门饮食文化中得到了充分表达,上升到仪式化、程序化的礼仪程度。坚果采摘炒熟后既可充当山农之主粮,也是山农在进山干活时的干粮。第三,在代县南北两山的水土保持、涵养水分、促进山坡生态圈良性循环方面功不可没。第四,榛子作为高端干果,不仅为劳作于黄土地上的雁门人所接受融合,而且榛子所表现出的文化特性亦为雁门的山水接受融合,亦为我国舞文弄墨的文人认同融合。

2.核桃。原产地为西亚,特别是波斯地区尤盛。核桃被引进古州雁门并驯化栽植后,对雁门农耕文化的多元化、衍生化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呢?现分述如下:

第一,核桃木料的开发和利用,丰富和衍生了雁门古州的家居室内文化、木雕木刻文化。第二,核桃仁在中药补益领域,开辟了一个以胡桃为“君”的方剂系列,为雁门中医药文化多了几个汤头、多了几个方剂,充实和丰富了雁门中医药文化。

3.石榴。原产地是巴尔干岛和今伊朗及其附近地区。石榴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种子。石榴作为一种集食物、药物,特别是中国特色吉祥文化于一身的外来物种,被引进和同化后,最少在雁门农耕文明的三个方面进行了独特的文化表述:石榴的文化艺术;石榴的生态文明;石榴的生殖崇拜。

第一个方面是被张骞引进的安石榴或石榴被雁门本土化产生了一种与其原产地不沾边的戏曲音乐文化。石榴被古州雁门“文化”化的另一个层面,则是我们的祖先把漂亮的、珍稀罕见的物件、矿产均冠以“石榴”二字与石榴本身的丽质与文化内涵相媲美,如把红色的漂亮的绫罗绸缎裙子称为“石榴裙”,把国产的一种红宝石命名为“石榴石”。被张骞引进的安石榴被雁门本土“文化”化的第三个层面,则是石榴籽多(多子多福)的寓意,是民间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石榴子多预示家庭人丁兴旺,幸福指数高。第三个方面是丰富衍生了雁门古州农耕文明中的生殖文化。石榴是一个家族人丁兴旺的吉祥生殖文化符号。

4.葡萄。我国目前栽植的主要有欧洲葡萄、美洲葡萄。葡萄果实可生食、制干、制汁、酿酒。当张骞把葡萄从西域带回来时,命名为中国特色式的名字:蒲陶或蒲桃。历史学家林幹在其专著《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论》中讲,西域好葡萄者为大宛国人,中国第一好葡萄者是汉武帝刘彻。葡萄成为汉武帝时代一种凿通“丝绸之路”政治生态中的一相,也是其宫庭御园自然生态中的一相。

葡萄的引进对雁门农耕文化来讲,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充实和丰富。一是丰富了雁门黄土高原饮食文化,二是大大提高了当地人体基本素质。葡萄的种植和食用,最直接影响是丰富了本地人的餐桌,带动了酿制葡萄酒产业的发展。

葡萄这种水果对促进人体生理健康、改善人体生理状况、提高人体基本素质和体能也是一种重要的食物资源、体能能源。

5.马铃薯(即山药蛋)。原产地是美洲的山药蛋,自从引种回来后,成为山西及雁门关内外以及内蒙等地抗贫瘠、保生存的重要食粮之一,也是黄土高原、蒙古草原人口总量扩充、提高人口抗自然恶劣条件能力、增加活命口粮的支撑食物。马铃薯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玉米。

山药蛋这一品种何时传入中国,尚未定论,其传入途径为何,也没有研究结果。山药蛋作为主粮,一直延续到现在。在古州雁门,人们把山药蛋本土化到令人吃惊的地步,除了专家,谁还会说它的原产地是南美洲的秘鲁安第斯山区?如果讲山药蛋是洋货,古州雁门人绝对会骂你是个“吃货”、“数典忘祖货”。

山药蛋不仅仅是食品,在历史学家眼里,它是欧洲向外扩张的动力引擎。

6.蒙古马和汗血宝马的引进。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更具体地讲,即汉武帝从大宛国弄回汗血宝马之前,雁门古州的国家战略物资是“代马”。赵国产代马,而古州雁门则是赵国之重地,甚至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试验区。

汉武帝遣使通西域搞回“汗血宝马”,就是一个“治汉、兴汉、强汉”的重要抓手。汗血宝马最初进入中原,是在汉武帝元鼎4年(公元前113年)。在当今,战略资源由古代的马和火药转向石油和核能,武器也是以核能为动力的导弹、潜艇、太空卫星。汗血宝马再不是青铜时代那样重要的战略资源,但它却成了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友好使者和文化桥梁,是中国和中亚相关国家的文化认同体。

(二)手工技艺的出现与传承

在雁门农耕文明中,与雁门农耕文化相伴生的是手工业技术文化。手工艺匠人的出现和手工艺技术的产生,适应和促进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加速推进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与农业产业相伴生的手工业技术,从三个方面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影响:一是用当时生产出的工艺饰品区分一个人在社会上的阶层和社会地位,如玉钺的使用。二是满足当时上层社会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用工艺品和天神、地神、先祖沟通。三是用一些特殊的稀有的珍贵器物作为神和灵魂的文化符号,构筑出一个虚拟的、可与人间相比的、活灵活现的神灵世界。

传统的手工艺技术是维护现实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从考古发掘资料看,琢玉技术和琢玉匠人的存在和发展就能证明这点。首先能使用玉器、佩饰玉器的人与没资格使用玉器的人就是社会上层和社会底层两个悬殊不同社会地位的象征。

在古州雁门的农耕文明生成发展中,同时也催生和形成了发达的手工艺系列技术,造就了一大批手工艺匠人。从代县上沙河村古墓出土的文物看,在战国、汉代时,古州雁门就有发达的玉器业、铸铜业、陶瓷业和纺织业。

1.琉璃技艺在古州雁门的传承。琉璃及烧制技术传世至今,是作为一种特殊的建材和古建筑之室内外的装饰构件成品流传下来的。在雁门关内外,在代县和代县附近的县、市均有源远的流传,现在还有崞县釉面砖厂、代县华亭琉璃艺术厂等企业活跃在市场上和建筑行业中。琉璃构件既是建材行业不可或缺的一个支流行业,也为现代室内外装饰行业增添了新的“古旧”元素。

琉璃烧制技术是一门古老的、传统的行业,由于其古老和生命力,2008年6月,琉璃烧制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琉璃制品的历史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古州雁门在西周时属晋。最初的琉璃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目前,琉璃制品不仅在古州雁门的收藏界为珍稀品,即便在三晋大地的古玩市场上也十分罕见。

代州方志工作者查阅文献悉知,古州雁门的琉璃烧制工艺时间,可以追溯到北魏。太武帝的“行殿”,成为琉璃技术在北魏皇族多方面使用和推广的一个典型案例,促进了世界对琉璃技术的精深研究,并迅速形成琉璃科技体系,同时对本地琉璃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也是一个巨大的推动,成批的琉璃工匠涌现出来了。太武帝用琉璃造行殿这个举动,无意中催生了社会追逐的消费张力,这个张力也迅速传到古州雁门。

古州雁门和三晋的琉璃技术,从青铜冶炼的副产品中自然获得,再到月氏人传到今日之大同,然后辐射到雁门关内,这是一条琉璃传播之路。在这条传播路线图上,不仅仅进行了一次中西琉璃技术的大融合,而且还推动了传统农耕文明中的两个手工业技术行业的分化和自我体系的形成:第一个技术体系是开始了琉璃在古建筑行业的大规模使用技术;第二是划出了琉璃技术向玻璃技术发展的原点。

2.铜艺在古州雁门的传承。在我国历史上有个年段,叫青铜时代,这个时代为古玩收藏界常讲的夏商周老三代。这个时代的特点就是使用青铜兵器和青铜工具、青铜礼器。

古州雁门的“青铜时代”所遗留之文物,是零星的、碎片性的,虽然馆藏青铜文物较多,但铸铜作坊遗址、铸铜模具并没有考古资料来链接。明清之后,古州雁门的铜艺是锻造和錾刻,冶炼浇铸基本歇业。锻造和錾刻这个手工艺可以服务于全社会的各个阶层。锻造的代表技术是棰捣錾花,此技术用于制作华贵的首饰。纵观代州的铜活和铜艺,无论是模铸的青铜鼎还是錾花头戴饰品,无论是战国青铜剑还是清代金锁、铜烟锅头子,工艺技术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造型古拙朴实、线条简洁流畅、各种图案文化内涵厚重。

以代州传世最多的博山炉和錾铜壶錾铜艺术为例,代州铜艺产品与丝路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相互依存之关系。

(1)香料和博山炉的共生互进关系。在丝路上流通过来的香料促生了博山炉的诞生和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代县及周边县城甚至更远的晋西北和其比邻的内蒙,出土了许多青铜博山炉,也有少数的陶制博山炉。

香料是从西域“舶”来的,但博山炉是地道的中国青铜器,有中国的文化特色。为什么人们将这种熏香的青铜器具称为博山炉呢?因为秦始皇和汉武帝都相信在大海中有座博山,那里住着神仙,这些神仙能够研制长生不老之药。因此博山就成了人们想象中的在大海中的一座神山、仙山。这座仙山里有秦皇汉武文化意识中的长生不老之药。

(2)茶叶的出口推动了西方錾刻艺术在茶具上的使用。从南方来到雁门古州的砖茶又催生了铜壶、铜茶碗等铜艺的产生。因为在代州古时候寓居着许多栗特商人和栗特工艺匠人,所以他们的文化因素又融入本地的壶艺。讲錾刻艺术发展到铜艺活和铜艺品,还得从青铜时代说起。在青铜时代,如盛酒的大器青铜壶,全部是用范模浇铸。在青铜合金里锡或铅的含量很高,而铅含量普遍更高,这个特点使其熔点降低,有利于器的形成、花纹的成型。

自然史学家们将青铜分为3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古典传统时期),从诞生到春秋末期;第二个时期(新兴期),从春秋末期到公元前5世纪或公元前后;第三个时期,实用期和复古期。

古州雁门的青铜艺术也经历了上述3个时代,其铜艺也经历了兴起和衰亡的周期。从公元前后到现在,铜匠和其技术工艺的传承和应用越来越少了,铜器浇铸工艺在代县绝迹了,锻造棰捣的匠人和技艺也绝迹了,特别是在明清盛极一时、在民国年间还很流行的錾花艺术及艺人也基本没有了。

四、科普人就是“一带一路”人

古丝路,在陆上是黄沙漫漫的大漠,在水上是波涛汹涌的大海。今天的“一带一路”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世界命运共同体。古丝路的交通工具是骆驼即沙漠之舟,是无动力帆船、摇浆拨橹的木船,而“一带一路”上的交通工具是高铁、国际班列、航天大飞机,更重要的是今天进入了电子信息时代、大数据时代,人们的工作指令驰入了信息高速公路,行走在“一带一路”上的人们都是“创客”。

科普工作是一项紧跟时代潮流的宣传普及工作,“一带一路”上会出现各种新情况、各种新问题,需要科普人去关注、去发现,把新情况、新问题讲给科技专家、社会专家、信息专家、文史专家,让他们去研究、去探讨,寻找解决的办法和路径,如同过去走丝路的人凭气象知识避开沙暴风险、凭地下水知识找水挽救生命一样。但今天的沙暴风险、今天的沙漠水源,是信息社会文明多元化、经济一体化带来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以及文化信仰问题。科普人要进入“一带一路”去宣传、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关注热点问题。

在“一带一路”这方热土面前,科普人就是“一带一路”人。

推荐访问: 科普 走进

【让科普走进“一带一路”】相关推荐

工作总结最新推荐

NEW
  • XX委高度重视党校的建设和发展,出台《创建全省一流州市党校(行政学院)实施方案》及系列人才培养政策,为党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州委党校在省委党校的悉心指导下、州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

  • 为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树牢“清新简约、务本责实、实干兴洛”作风导向,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执纪执法铁军,经县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在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开展“转变作风工作

  •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发展活力,按照中共XXX市委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全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四个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工作队与村“两委”结合本村实际,共同研究谋划xx村

  • 今年来,我区围绕“产城融合美丽XX”总体目标,按照“城在林中,水在城中,山水相连,林水相依”以及“城乡一体、景城一体、园城一体”的建设思路,强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房地产开发和城市风貌塑

  • 同志们:新冠疫情发生至今已有近三年时间。三年来,在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集团公司范围内未发生一起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当前国际疫情仍在扩散蔓延,国内疫情多

  • 我是毕业于XX大学的定向选调生,当初怀着奉献家乡、服务人民的初心回到XX,在市委的关心关爱下,获得了这个与青年为友的宝贵历练机会。一年感悟如下。一要对党忠诚,做政治坚定的擎旗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

  • 同志们: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认真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全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研究我县安全生产和安全隐患大

  • 2022年市委政研室机关党的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届X中X会和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自觉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

  •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市直机关基层党建示范点工作会议,一方面是对各示范点单位进行表彰授牌,另一方面是想通过这种会议交流的方式,给大家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平台和机会。市直工委历来把创建基层

  •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学校党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要求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部、×××厅关于疫情防控的系列要求,认真落实驻地防疫部门的工作举措,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以最高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