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撷英

| 浏览次数:

新闻

2011—06—12南方网

第九届广东省少年儿童发明奖作品展圆满闭幕

6月12日下午,第九届广东省少年儿童发明奖作品展闭幕式在广东科学中心举行。广东省少年儿童发明奖评选活动从2003年启动以来,至今已历9届。本次发明奖作品展一等奖的有来自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一种蔬菜水果保鲜的光信号技术物理方法及光信号发生装置”等23项作品。据悉,港澳地区的学生作品也将是日后参赛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06—23光明网

机器人竞技大赛启动

首届全国素质体育机器人竞技大赛新闻发布会日前在国家体育总局召开,标志着这项新兴的赛事正式启动。近年来,全民运动已由单纯的健身发展为健身、健智为一体的综合项目。而机器人竞技作为体育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典范,正逐步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据悉,此次比赛以赛事为契机,旨在培养公众科技创新意识,促进全民科技体育项目的大力普及。

2011—06—24中国教育网

学校课程开进科普基地

近日,上海市教委、市科委共同推出上海儿童博物馆等8个科普教育基地,接受中小学生开展课程活动。自2006年至今,上海已分四批累计设立37个科普教育基地,成为全市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上海市教委、市科委将根据各中小学、各区县和各科普教育基地开展活动情况,组织考核和奖励。

2011—06—27新民晚报网

中学安全教育竞赛颁奖

第八届“杜邦杯”上海市中学安全教育竞赛活动,昨天在上海民防科普教育馆揭晓“我的发明”创造发明作品和“我的发现”科学实践活动DV作品的获奖名单并颁奖。本届活动以“携手共建安全家园”为主题,包括读一本有关安全科学的书,拍摄一个安全教育的DV片,动手制作一项消除安全隐患的发明作品“三个一活动”。

2011—07—04中青网

“读书·实践·知化学”全国青少年暑期科普活动启动

国际化学年在中国——“读书·实践·知化学”全国青少年暑期科普活动日前在中国科技馆启动。青少年暑期“读书·实践·知化学”科普活动包括“读书知化学”、“实践知化学”两部分内容。

观点

2011—06—09光明网

构建“大科普”氛围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副主委高抒认为,我国现在的科普读物,主要是狭义的科普,只是向公众普及科学常识、讲述科学家的故事。而公众迫切需要的科技信息即广义的“大科普”较为缺失。有许多内容,本来是适合于科普用途的,但由于科技人员往往倾向于出版“专著”,他们的著作公众难以理解,专业人员又没有兴趣阅读,造成了资源的很大浪费。因此,构建“大科普”文化氛围,应该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

2011—06—14人民网

食品安全引全民关注专家称添加剂不是最大威胁

一提到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元凶,很多人脑海中马上会浮现出三个字“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真有那么可怕吗?什么是食品添加剂?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研究员张俭波开门见山地说,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现在食品加工行业有一句流行的话:“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的食品工业”。可为什么食品添加剂被扣上了食品安全问题元凶的帽子呢?原来是三聚氰胺、苏丹红、孔雀石绿等非食用物质借名惹的祸。张俭波强调指出,超范围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不一定是“毒食品”,但这肯定是属于违法行为。是不是超量使用就给消费者身体健康带来危害?这是不一定的。它会不会给消费者身体健康带来危害,还是要按照评估数据来确定。

2011—06—15中青网

不能用培养运动员的方式培养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简水生近日在西安参加与青少年交流的活动时,批评少数部门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做法。“现在有些学校动不动就说有多少人考上了清华北大,我说这个不对。现在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太重,没有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但应试教育扼杀了年轻一代的想象力。搞教育,培养科学家,不应该以培养运动员的方式。”

2011—06—16中国教育网

转换思维:和孩子共度快乐“书假”

在学校里,教师总是提倡学生积极读书、扩大阅读量,然而在繁重的课业压力和网络游戏的诱惑下,不少学生离图书越来越远。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是否可以转换思维,自己首先读一些孩子们喜欢的书来慢慢走进孩子的世界,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浩瀚的知识海洋。暑假就要到了,在暑假里用全新的阅读主张和阅读计划去指导阅读,也许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2011—06—20中青网

看美国父母如何言传身教

我们常常会说,身教重于言传。我们教孩子的时候,最爱要求孩子的就是“要乖,要听话”。可是,如果当父母、当这个社会的很多成年人自己都没有正确地遵守规则、奉行准则的时候,要求孩子听大人的话,又怎么可能教给孩子正确的行为准则呢?相比我们对孩子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料,美国人对孩子的关注点似乎大相径庭。就拿吃饭来说,中国家庭常常挖空心思地琢磨让孩子多吃点,但美国人更关注的是孩子在餐桌上的规矩,比如吃饭必须在餐桌上,不能端着碗到处乱跑,喝汤的时候不能发出声音,即便不小心打了个嗝儿,也要赶紧道歉。我们常说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经常“以孩子还小为由”大打折扣,却被美国的很多家长身体力行着。当我们倾尽全力之后却发现孩子越大问题越多,与其责备孩子,不如从自己,从成人的世界里去找找原因。

2011—06—22中新网

“虎妈战歌”只有在美国才有意义

所谓“虎妈战歌”,实际上就是一个在美国的边缘族群如何实现个人价值,中国人在美国实现美国梦的故事。而刺激美国人的,是那种无所不用其极的“狠劲”,这让他们对于中国文化感到恐惧,可是,如果仔细审视他们的故事,不难发现无论如何“狠”,教育的目标依然是标准美国式的,更准确地说,是中国人的美国梦。而这由此也决定了,故事只有在美国才有意义。

2011—06—29中青网

从人大附中的高考奇迹说到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虽然可以生产出一流的技术人才,却无从培养出真正的科学精神,无法造就创造未来的天才。知识不如能力,能力不如品质。学校要让孩子天性有展现的空间,智慧有表达的机会,美德在学习中扎根,梦想在勤奋中实现。一所学校看得见的是校园,看不见的是共同的价值观和师生的行为方式。人大附中在这方面可以说是真正的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2011—07—04人民网

每天学一点科学知识

无论是曾流行一时的“吃生茄子治病”,还是日本核泄漏引发的抢盐风波,都印证了这样一个事实:许多荒谬

和恐惧,源于科学知识的匮乏。懂科普的人太少,科技馆的展示手段太落伍,吸引人的科普书今不如昔……当人们在抱怨科普能力建设不足的同时,是不是忽略了另外一个事实:公众学科学的热情不足。我们能不能每天少看一会儿电视,少玩一会儿游戏,少一点交际应酬,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看一点科普书刊,学一点科学知识呢?

思考

2011—06—13中新网

为何家长“关心”越多孩子幸福越少?

社会上自感不幸福的人特别是孩子们越来越多,几乎每个人都处于不安全感、无归属感的忐忑中。到底是什么原因,开始让众人感觉不快乐呢?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教授高淑娟教授表示,现在孩子的压力都很大,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家长给的。例如很多在校大学生,看到家里打来的电话就害怕,有的家长要求孩子每天打电话回去,强制性联系弄得双方都被动,家长管得太多,孩子感觉束缚了自己手脚。过多干扰孩子,让他们失去了分析能力。

2011—06—27中青网

教育返祖现象

如果作秀式“素质教育”可以部分归结为“情景式教学”或“形象化教学”,那么,为“素质教育”所包装或掩盖的很可能是一种教育思维的倒退,一种不折不扣的教育返祖现象。因为最简单的书面概念也是一种“类”的抽象,而没有这种抽象,学校教育的系统性、整体性或全面性是不可能的。“读图时代”的孩子所缺的恰恰不是形象,而是思维的抽象能力。作秀式“素质教育”就像雾中花,它所作出的“快乐学习”的承诺建立在这一假设之上:知识过程可以是一个不必付出主观努力的过程。这是真的吗?

2011—06—28光明网

我们怎样误读了教育

是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变得躁动不安?眼里只有那些所谓的数字——升学率、就业率、论文发表数量、科研项目资金、排名次序……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感叹,很多家长、老师、长辈都这么教育孩子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那他还是孩子吗?将来一定能幸福吗?老教育家吕型伟有一句话有道理:发展是硬道理,但是也要讲道理。

大家之言

2011—06—20凤凰网

孙云晓:父教缺失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在做《中日韩美四国中学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时发现,中国高中生在遇到烦恼时,他们的倾诉对象首选同性朋友,而父亲的位置不仅次于母亲、兄弟姐妹,甚至排在“网友”之后。“父教缺失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孙云晓说,“父教缺失是我们民族一个很大的隐患。”如果缺失父教,那么孩子就会变得软弱、依赖,甚至有些男孩还会出现女性化倾向。如果我们的男子汉都变得软弱、依赖,这对于一个正在发展、崛起中的大国来说,将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异于传真

2011—06—10Science Daily科学日报

大规模早期教育与成年以后的高质量生活和犯罪预防密切相关

根据一项对1400多名个体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表明,从3岁起开始参与早期教育项目的儿童与接受常规教育内容的儿童相比,反映出较高的受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职业技能以及较低的犯罪倾向。这项研究是基于在芝加哥为期6年的“儿童家长中心教育项目”开展的,研究对象主要为低收入少数民族群体,从他们的幼儿园阶段开始,学校阶段逐年追踪,并在成年后定期回访。研究发现,良好的学前准备和父母参与将对儿童的学习表现产生连锁式的积极影响。而持续的校本早期教育效果可影响至30岁。这个阶段的教育投入对解决社会问题回报巨大。研究指出,“儿童家长中心教育项目”的成功原因主要包括1年以上的参与、小班活动、面向家庭服务、围绕语言和文化素质开展的活动性课程和对幼儿园至小学阶段持续学习的关注等。

2011—06—21Education Week教育周刊

高中学生“绿色”达标才能毕业

马里兰州的此举成为美国首个把中学生“具备环境素养”作为毕业合格标准之一的州,要求学生在中学阶段必须完成“广泛而跨学科的环境教育”才能获准毕业。各学区需要根据州政府出台的环境素养标准设计具体的课程计划,并制订评估学生是否达标的测试办法。这项法案要求学生在传统科学课的基础上接受更多环境方面的教育。

2011—06—15Education Week教育周刊

电子游戏为科学教育增添乐趣

21世纪的学习需要运用更丰富多样的手段。研究人员和教育者越来越重视多媒体教学工具在课堂中的运用。尽管还没有权威证据证明电脑游戏比其他教学手段在促进教学方面更有效,但在促进学生理解概念和了解学生学习效果方面确实有所帮助。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了一套能在安装了Android操作系统的手机上操作的、短小的生物教学游戏,受到学生的喜爱。电脑游戏的一大优点是让许多生活中看不见的事物可视化,如光合作用和电子在电路中的走向。然而学生在游戏之后能否达到课堂的学习目标,结果还有待验证。

2011—06—17Washington Times华盛顿时报

决策者、教育者担忧青少年对科学丧失兴趣

当优秀青少年科学家从各种科学竞赛中脱颖而出的时候,教师和科学家们却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如何让学生保持对科学和工程的兴趣?决策者担心社会对体育和娱乐越来越多的关注会降低年轻人对科学的兴趣。白宫邀请的客人大多是运动员和演艺明星,而不是科学家、工程师和获得学术成就的人士。人们往往在10岁之前就建立了对未来从事职业的向往。科学家希望能有50年前阿波罗飞船登月那样的事件吸引和激励孩子们立志投身科学事业。促使孩子们学习科学的方法之一是走出教室,而不是日复一日地在课堂内枯燥地学习。

2011—06—26Scientific American科学美国人

比尔·盖茨和诺贝尔奖获得者号召青年科学家帮助贫困者

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在第61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的开幕式上鼓励来自77个国家的青年研究人员通过有效的方式将财富回报社会,即帮助全世界最贫困的人口提高健康、农业和创新水平。这些地区的进步对全球的发展意义重大,需要青年科学家的关注。多位诺奖获得者鼓励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人通过教育投身科学,改善贫困地区的医疗健康水平,并强调从事科学研究应潜心基础研究,避免急功近利。

2011—06—15中新网

瑞典:人前不教子

中国有句古话:“人前教子”。然而在瑞典,做法却正相反。瑞典人普遍认为,孩子也有自尊心,父母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尊重孩子的自尊,保护孩子的“面子”。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普兰顿学校的校园内,镌刻着18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约翰·洛克的一句名言:“父母越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越看重,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父母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他们无地自容,他们越觉得自己的名誉已受到打击,维护自己名誉的心思也就越淡薄。”这大概就是瑞典人“尊重教育”的“理论根由”吧!

调查

2011—06—21中青网

91.6%的人认为消除校际差别才能杜绝“考爹”和“择校”

近期,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陆续发文,禁止小学组织招生考试,但仍有很多家长反应入学考试根本没有杜绝。有的“重点小学”为了选拔优质生源,不但要考学生,还要考家长,这被网友戏称为“考爹”。谁会在入学“考爹”测试中占优势?调查中,受访者选出的前三位分别是:政府官员(89.0%)、企业高管(71.6%)、教师(47.8%),接下来依次是普通公务员(34.5%)、医生(26.5%)、知识分子(23.8%)、公司白领(19.7%)。本次调查中,91.6%的人认为义务教育阶段必须消除校际差别,才能杜绝“考爹”、“择校”的怪现象。调查显示,86.5%的人认为消除校际差异意味着消除重点学校,好老师不应长期在固定学校任教。

读书

2011—06—16中国教育网

重视中小学通识教育

《最棒的学校》,[美]托马斯·阿姆斯特朗著,陈佩正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这是一本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通识教材。在阿姆斯特朗看来,当前教育中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学校如何回应他们的学生在发展方面的真实需求”,从这句话可分析出三大行动:一是了解学生的发展,二是把握学生发展方面的真实需求,三是学校(教师)如何回应。三大行动正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追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清楚教育面向,了解教育对象,也熟稔教学方法。

本栏目内容均取自互联网,旨在让读者了解当前国内外有关科技教育的发展方向。栏目编辑将尽可能选取来自知名网站的链接,但互联网规模庞大、变化快球,我们无,法保证这些链接今后不含非法内容,教请读者提高防范、辨识意识。

推荐访问: 撷英 网文

【网文撷英】相关推荐

工作总结最新推荐

NEW
  • XX委高度重视党校的建设和发展,出台《创建全省一流州市党校(行政学院)实施方案》及系列人才培养政策,为党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州委党校在省委党校的悉心指导下、州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

  • 为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树牢“清新简约、务本责实、实干兴洛”作风导向,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执纪执法铁军,经县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在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开展“转变作风工作

  •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发展活力,按照中共XXX市委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全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四个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工作队与村“两委”结合本村实际,共同研究谋划xx村

  • 今年来,我区围绕“产城融合美丽XX”总体目标,按照“城在林中,水在城中,山水相连,林水相依”以及“城乡一体、景城一体、园城一体”的建设思路,强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房地产开发和城市风貌塑

  • 同志们:新冠疫情发生至今已有近三年时间。三年来,在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集团公司范围内未发生一起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当前国际疫情仍在扩散蔓延,国内疫情多

  • 我是毕业于XX大学的定向选调生,当初怀着奉献家乡、服务人民的初心回到XX,在市委的关心关爱下,获得了这个与青年为友的宝贵历练机会。一年感悟如下。一要对党忠诚,做政治坚定的擎旗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

  • 同志们: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认真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全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研究我县安全生产和安全隐患大

  • 2022年市委政研室机关党的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届X中X会和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自觉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

  •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市直机关基层党建示范点工作会议,一方面是对各示范点单位进行表彰授牌,另一方面是想通过这种会议交流的方式,给大家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平台和机会。市直工委历来把创建基层

  •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学校党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要求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部、×××厅关于疫情防控的系列要求,认真落实驻地防疫部门的工作举措,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以最高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