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建筑材料对当建筑营造的适宜性探析

| 浏览次数:

摘要:不同的时代背景、意识形态,对社会客观存在都会产生一定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是对社会存在的必然反映。现代技术与设计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同时引发了一些列的社会问题。工业革命之后,随着技术手段的提高,涌现出一大批玻璃、金属、混凝土等新型建筑材料。在社会工业化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出现对立、失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时,不同领域的众多学者,并对当下现代化发展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生态问题作出积极的回应。在重塑生态环境、改善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下,“生态设计”成为了当下建筑师设计与创作的重要理念指导。传统乡土材料自身的弊端,在新技术的指导下优化材料性能、承优排劣,适应现代设计的需求。

关键词:地域性;乡土材料;适宜性

1 承扬传统工艺技术

历代建筑形式与施工工艺的产生与发展,都不是偶然存在的,而是取决于建筑所处时代最先进的技术水平与工程结构,技术工艺与建筑材料、建筑造型之间存在互相促进与相互制约的关系。先进的技术工艺与新兴材料为建筑理念的实施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使建筑空間组合更为灵活、多变,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地域性自然环境因素对建筑营造的制约因素逐渐被削弱,传统建筑材料与施工工艺受材料性能与技术因素的制约,逐渐成为成为抽象化的符号性元素,被新材料、新技术所代替。

在技术革新的潮流中,为了增强建筑的地域性特征,以追求“新”的设计理念是不可取的。在物质层面中,自然环境问题、气候问题、能源问题以及精神层面中,由于城市同化现象所带来的地域感缺失等一系列下,“生态性”、“地域性”成为了当下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建筑与技术分题报告中指出:建筑技术的交流促进东西方美学、哲学观念的相互交流,东方古建筑技术上的发掘,深化了东方建筑哲学、美学对世界的影响;技术是适应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手段,技术的表现力,更主要的来自建筑创作、哲学和正确对待技术的美学观念。地域性传统建筑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在立足地域自然地域环境、气候环境、人文的基础上,保留传统文化要素,改善传统材料与技术工艺的不足,在材料改进与技术革新的同时,做到地域建筑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延续地域文脉。

2 与现代材料的重组与碰撞

土、木、砖、石、瓦、作物秸秆等乡土材料,一方面,作为生态性、经济性两方面因素的物质载体,遵循了可持续、可再生、绿色环保的“生态设计”理念;另一方面,作为最早的地域性传统建筑材料,更代表了一定地域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地域建筑存在与发展的文脉和符号,具有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两方面的价值意义。

在地域建筑营造过程中,正确处理新型现代建筑材料与传统建筑材料的关系,通过对两种材料的组合与碰撞,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又不失现代感的地域性现代建筑。

2.1 红砖与钢材

传统建筑,经过时间的洗礼,饱含了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一定程度上映射出其所在阶段的时代特征,具有符号性和标志性的社会存在意义。作为传统建筑材料,在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双重作用下,红砖呈现静谧、纯粹和时代的沧桑感。在与具有现代感锈迹斑斑的钢材发生材料组合时,材料形式的对比、质感的对比以及肌理的对比,既有视觉的碰撞感,又有色调和谐统一的稳定感。在尊重传统建筑的基础上,融入新的设计元素,营造出独到的艺术表现效果。

2.2 毛石与玻璃

毛石与玻璃两种建筑材料在存在形式、质感、色调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可认为是所有建筑材料中对比性最强的两种。玻璃材料的物理属性赋予它清透、模糊、若隐若现等多种特性,给人一种轻盈通透、清冷的感觉。在材料质感方面,玻璃光滑、细腻、可视性强与原生态、质地粗糙的毛石组合,碰撞出一种清透、孤冷与凝重、奔放并存的美学效果。在地域性传统建筑的营造中,毛石的自然生态属性赋予建筑深厚的人文属性,光洁清透的玻璃赋予建筑时尚、清新的现代感。

2.3 木材与石块

作为最早被应用于建筑的传统材料,木材、石块是在自然的孕育下产生的,与自然环境存在着不可割裂的“血缘”关系。无论是建筑外墙表现还是内部空间使用,木材与石块在质感、色彩、形状以及材料肌理表现方面都表现出一种即鲜明又柔和的对比关系。木材细腻、温润、给以温暖、舒适的心理感受,在与粗糙、浑厚的石块组合相对比时,木材显得更为柔和与亲切,石块则显得更为粗犷、厚重,两者在对方的相互映衬下,不仅增加了材质本身的艺术表现,同时蕴含了一种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

3 生态性可持续理念

随着能源危机的出现,以及在自然资源逐渐匮乏的当下社会,节能环保、绿色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等逐渐时代的主题

乡土材料源于自然,在其加工使用的过程中,以物理变化为主,不涉及对环境产生危害的其他化学物质,因此符合生态可持续、可再生循环利用的理念。生态建筑设计是吴恩融教授的研究方向之一,他以最大程度的原生态绿色建筑为宗旨,通过研究利用当地传统建造技术以及当地易得的乡土材料,发展和延续当地地域性的建筑施工工艺,增强当地居民继承和保护传统工艺的意识,从而推广和建造适合于甘肃当地的具有低成本的生态建筑模式。

4 小结

传统乡土材料作为地域建筑营建的物质媒介,一方面是对传统材料与施工技术的传承与弘扬,体现了材料的历史文脉性;另一方面,融入了人文情感因素,是人对地域场所精神的心灵寄托。传统材料虽不能直接适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但是其使用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设计师通过对传统材料质感的感受以及独到设计手法的应用,营造出既有地域文化内涵又能体现时代特征的地域性建筑,适宜性的处理好人与建筑、建筑与环境以及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陈立勋,杨茂川.后现代主义的文化与设计[J].装饰,1996,(12):59.

[2]第二十届国际建协UIA北京大会科学委员会编妥会,北京宪章——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建筑学,1999.

推荐访问: 地域性 探析 建筑材料 适宜 营造

【地域性建筑材料对当建筑营造的适宜性探析】相关推荐

工作总结最新推荐

NEW
  • XX委高度重视党校的建设和发展,出台《创建全省一流州市党校(行政学院)实施方案》及系列人才培养政策,为党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州委党校在省委党校的悉心指导下、州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

  • 为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树牢“清新简约、务本责实、实干兴洛”作风导向,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执纪执法铁军,经县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在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开展“转变作风工作

  •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发展活力,按照中共XXX市委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全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四个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工作队与村“两委”结合本村实际,共同研究谋划xx村

  • 今年来,我区围绕“产城融合美丽XX”总体目标,按照“城在林中,水在城中,山水相连,林水相依”以及“城乡一体、景城一体、园城一体”的建设思路,强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房地产开发和城市风貌塑

  • 同志们:新冠疫情发生至今已有近三年时间。三年来,在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集团公司范围内未发生一起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当前国际疫情仍在扩散蔓延,国内疫情多

  • 我是毕业于XX大学的定向选调生,当初怀着奉献家乡、服务人民的初心回到XX,在市委的关心关爱下,获得了这个与青年为友的宝贵历练机会。一年感悟如下。一要对党忠诚,做政治坚定的擎旗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

  • 同志们: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认真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全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研究我县安全生产和安全隐患大

  • 2022年市委政研室机关党的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届X中X会和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自觉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

  •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市直机关基层党建示范点工作会议,一方面是对各示范点单位进行表彰授牌,另一方面是想通过这种会议交流的方式,给大家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平台和机会。市直工委历来把创建基层

  •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学校党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要求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部、×××厅关于疫情防控的系列要求,认真落实驻地防疫部门的工作举措,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以最高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