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地理环境”单元内容解读

| 浏览次数:

一、课标要求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

[课标解读]高中阶段学习农业问题,集中在农业的区位问题上,通过农业区位问题学会用正确的地理思想思考农业问题,指导农业生产。农业地域类型是指不同地区利用各自的特有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间进行商品交换,是农业生产社会分工在地域上的体现。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并对这些农业地域类型进行区位因素分析。自然、交通、技术、社会、行为、政策等因素是影响一般农业生产的条件,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则有更深刻的原因,即这种地域分工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每个地区除满足区内需要外,还能提供区外大量商品性农产品才形成的。所以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各地区农业中的商品性生产乃是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标志,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培养其从本质上认识地理事物的能力。

同其它条“标准”一样,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农业地域类型问题。这里,“标准”中的举例是指由学生自己举例。学生能自己举出实例与教师给出实例由学生分析,对其知识和能力的检验效果是不同的。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标解读]本条“标准”要求学生会用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从三方面认识:一是农业或工业生产对资源、能源的利用产生的需求与有限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二是资源、能源不合理利用方式产生的后果直接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三是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本身对地理景观的影响。

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即学生只要能用农业或工业生产中的一种进行分析就可以认为符合“标准”要求。这是因为农业或工业生产只是生产的形式和内容不同,它们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本质是一样的。当然,《课程标准》只是基本的、共同的、最低的“标准”,也不排除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版本的教材,对学生有更高一些的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可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农业生产的概念、特点,了解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分布。通过活动和案例,分析说明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分析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和特点,说明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活动和案例分析过程,学会案例分析法;通过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对比分析,熟练运用比较法;通过本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感受结合实际分析问题的过程;结合图文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农业地域类型的学习,充分认识人类遵循规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性。通过了解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高尚情感,初步形成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观。

二、教材分析

1.四版本教材内容安排的异同点

2.重、难点剖析

[重点·难点]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进行农业区位因素分析,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区位、农业及农业区位因素。

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绝对区位);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空间联系(相对区位)。它与“布局”有所不同,虽然两者都强调某一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空间关系,但区位强调客观存在,布局强调主观安排;区位强调微观(如菜个农场的区位),布局强调宏观(如农业的总体布局)。

农业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即生产对象是动植物。根据生产对象的不同,分为种植业(小农业)、林业、牧业、渔业。

农业区位因素即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由于农业生产是自然生产同经济生产密切结合的物质生产部门。因此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包括三大类: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农业技术因素。

●农业生产主导区位因素确定

每一地区的农业生产都要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但每一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不同的,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都有其主导因素。判断和确定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应从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条件,然后从中找出主导区位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与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有区别的,如影响南疆长绒棉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而非光热条件。南疆光热条件优势,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而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农业区位的合理选择

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一般可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分析和选择。先根据经纬度及其它信息确定其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等分析其地形特征,再结合农、林、牧、渔各业特点和动植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大范围地区的区位选择。

第二步,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

第三步,考虑某些特殊农业类型所需的环境。养殖业为保证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应避开飞机场等噪声大的区域;蔬菜栽培应避开有污染的水源等。

[重点]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

世界不同地区往往形成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农业生产的对象是动植物,不同的动植物,生长发育要求的自然条件不同;第二,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农业生产方式和类型各具特色。因此,世界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由于生产条件的不同,往往形成不同的生产特点。如东亚发展中国家由于自然条件特点,农业劳动人口多,教育水平以及农业技术相对落后,发展了以水稻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类型;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基础以及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基础,发展了高度机械化、集约化、商品率高的商品谷物农业。

世界农业地域类型的划分及命名,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有些人文地理学家把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划分为12种:原始农业类——热带迁移农业、游牧业、热带定居农业;传统农业类——水稻种植业、谷物家畜农业、地中海式农业;现代农业类——商品谷物农业、园艺业、种植园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在所有的农业地域类型中,水稻种植业应得到足够关注。须明确以下几点:①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两大优势。一是优越的气候条件,即季风气候的水热组合;二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②该区在农业和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三大问题。一是生产规模小,结构单一,农产品的商品率低;二是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长有限;三是科技水平低。③对策。一是调整农业生产规模和农业结构,实施联产转包和多种经营(农、林、牧、渔)综合发展;二是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业,把农业生产从自给经济转为商品生产;

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

三、教学建议

1.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做好基础铺垫。首先引导学生了解农业的概念、分类、生产特点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通过家乡农业区位选择,体验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①让学生课下收集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特点及主要农作物的生长习性资料,了解农、林、牧、渔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②教师出示当地主要气候、地形、水源、土壤、交通、市场(城市位置)、农业技术、政策等资料,让学生进行农业区位选择,并说明理由。③引导学生归纳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农业技术因素及其影响。④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首先找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条件,然后从中找出主导区位因素。⑤引导学生分析一地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是否会发生变化;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通过分析,使学生深入认识以下三点。①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有很大的影响,但是这些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人类可通过多种途径对自然因素进行改造(有限度的),减小不利因素的影响,以达到充分利用自然的目的。②市场是最富变化的因素,市场的大小、区位,产品的价格,竞争对手以及政府鼓励或抑制政策等,都从不同方面影响着市场的需求量,进而影响农业的区位。③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大大缩短了产品运输的时间。加之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地在地域上出现分离,即地域分工,并逐渐形成跨地区以至世界性的农业区域专业化。

2.主要农业地城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

对该部分的教学,教师可以尝试案例教学法,即深入剖析一个典型案例。这样,原则上不需要再仔细分析所有其它农业地域类型。只要教师提供必要的资料,学生应该能具备自己分析或理解农业地域类型的能力。如果教科书上提供多个农业地域类型,教师可以用较多的时间剖析一个案例,其它类型的学习可少用些时间。

案例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师自己拥有资料状况,选择一个比较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如以水稻种植业作为案例分析。为学生提供某个水稻生产区的基本资料,包括水稻的生长习性、所需条件、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让学生事先或在课堂上阅读案例,教师可提出一些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也可以不提任何问题,由学生自由分析。教师再根据讨论情况,引导学生总结水稻种植业的形成条件、分布地区、生产特点及发展措施。在此基础上,出示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生产区景观图及生产特点等资料,让学生结合上述方法,分析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并列表比较不同农业地域类型在区位条件和生产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如水稻种植业与商品谷物农业可以在农作物品种、生产目的、生产特点、气候条件等方面进行对比。而西欧乳畜业与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可以在气候条件、草场质量、生产对象、距市场远近、交通条件等方面进行对比。这样可增强学生对不同农业地域类型区别的认识,提高学习效果。

3.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中可分析一种具体的农业活动,了解其是如何影响地理环境的。①教师提供大量直观资料,如热带雨林开发前后的对比照片、耕地和牧场占世界陆地面积的比重统计图、水体污染前后对比照片、生态农业示范区照片、云贵高原水稻梯田照片等,让学生感知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联系极为密切、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非常深刻,并表现为正负两方面。②请学生根据资料讨论并回答问题: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程度如何?按照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进行分类;总结归纳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负面影响的表现类型。③用身边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并归类。④可以上述生态农业示范区为例,分析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使学生了解如何做到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时向学生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和人地和谐理念。期待学生举一反三,将本课的启示推广到人类所有的活动中,进而达到改变思想、指导行动的目的。

四、相关链接

1.概念解释

耕作制度是指在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种什么、怎么种,内容包括作物布局、复种或休耕、单作、间作套种、轮作或连作等。

复种:一年之内在同一块地上种植两茬及以上生长季节不同的作物。

复种指数:指全年播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数,是表示复种程度的重要参数。

熟制:是指一定时间内作物正常生长收获的次数。一年内作物正常生长只收获一次的,叫一年一熟制;收获两次的,叫一年两熟制;两年内收获三次的,叫两年三熟制等。

间作:是指在同一块地里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生长期相近的作物。

单作:在同一块地里,一个生长季节只种植一种作物的方式。

混作:在同一块地里,同期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套种:是指将两种生长季节不同的作物,在前作物未收获前,于行间套播后作物的种植方式。如在小麦生长后期套播玉米,既可提早玉米的播种期,又避免双夏农活紧张问题。

轮作:在同一块地上,不同作物在一定年限内,按一定顺序轮换种植,农民称换茬或倒茬。如冬小麦一玉米—冬小麦—谷子。

连作:在同一块地上,一种作物常年连续种植,也叫重茬。在同一块地上,连续采用同一种复种方式,叫做复种连作。

观光农业是把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旅游活动,规模较大的主要有5种:①观光农园。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农园,让游客人内摘果、拔菜、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②农业公园。把农业生产、农产品消费和休闲旅游的场所结合为一体。③教育农园。如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等。④森林公园。⑤民俗观光村。到民俗村体验农村生活,感受乡村气息。

订单农业又称合同农业、契约农业,是指农户根据自身或其所在乡村组织同农产品购买者之间所签订的订单,组织安排农产品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订单农业很好地适应了市场需要,避免了盲目生产。

立体农业,狭义的立体农业仅指立体种植而言,如高秆与矮秆、富光与耐荫、早熟与晚熟、深根与浅根、豆科与禾本科的立体交叉种植结构。中义的立体农业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或水域中),进行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复合种养。广义的立体农业指在同一土地或水域等空间,最大限度地实行种植、栽培、养殖。如水田、旱地、水体、基塘、菜园、花园、庭院、林地的立体种养。

2.热点素材——世界粮食安全问题

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于2009年11月16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拉开帷幕。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

目前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2009年,世界饥饿贫困人口达到了创纪录的10.2亿,每6秒钟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或相关疾病死去。从地区分布看,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中南美地区。而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增加50%,全球粮食产量必须增加70%,发展中国家的产量必须增加一倍,这两者必须在面对几个新挑战的情况下完成,特别是气候变化和迅速的城市化。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供需基本平衡。但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耕地仅占世界10%,十几亿人的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粮食安全的基础比较脆弱。从今后发展趋势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3.近三年高考考情

该部分内容历年来倍受高考关注。如2007年天津卷第36题(1)、(2)宁夏平原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性条件及其治理措施、恒河下游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原因(18分);2008年山东卷第1题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第26题(2)农业生产区位因素(14分);北京卷第6题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第11题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第36题(4)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及引发的问题(15分);2009年广东地理卷31题粮食安全(14分);全国卷Ⅱ第36题(2)、(3)花卉生产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26分)。

推荐访问: 地理环境 单元 解读 农业 内容

【“农业与地理环境”单元内容解读】相关推荐

工作总结最新推荐

NEW
  • XX委高度重视党校的建设和发展,出台《创建全省一流州市党校(行政学院)实施方案》及系列人才培养政策,为党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州委党校在省委党校的悉心指导下、州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

  • 为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树牢“清新简约、务本责实、实干兴洛”作风导向,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执纪执法铁军,经县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在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开展“转变作风工作

  •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发展活力,按照中共XXX市委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全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四个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工作队与村“两委”结合本村实际,共同研究谋划xx村

  • 今年来,我区围绕“产城融合美丽XX”总体目标,按照“城在林中,水在城中,山水相连,林水相依”以及“城乡一体、景城一体、园城一体”的建设思路,强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房地产开发和城市风貌塑

  • 同志们:新冠疫情发生至今已有近三年时间。三年来,在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集团公司范围内未发生一起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当前国际疫情仍在扩散蔓延,国内疫情多

  • 我是毕业于XX大学的定向选调生,当初怀着奉献家乡、服务人民的初心回到XX,在市委的关心关爱下,获得了这个与青年为友的宝贵历练机会。一年感悟如下。一要对党忠诚,做政治坚定的擎旗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

  • 同志们: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认真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全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研究我县安全生产和安全隐患大

  • 2022年市委政研室机关党的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届X中X会和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自觉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

  •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市直机关基层党建示范点工作会议,一方面是对各示范点单位进行表彰授牌,另一方面是想通过这种会议交流的方式,给大家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平台和机会。市直工委历来把创建基层

  •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学校党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要求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部、×××厅关于疫情防控的系列要求,认真落实驻地防疫部门的工作举措,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以最高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