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新方法论》

| 浏览次数:

王钟陵在继1988、1991年推出《中国中古诗歌史——四百年民族心灵的展示》、《中国前期文化一心理研究——原始意识及文明发展分流之比较》这两部颇有影响的专著后,又推出了《文学史新方法论》(苏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这部填补学术空白的新著。它不只是作者对前两部著作运用新方法论的系统总结与理性升华,而且是在古代文学史研究领域里以深沉反思为起点,力求突破长期以来形成的陈旧模式,楔入新方法论,企盼唤起适应时代新需求的学术取向的专题研究之作。

过去,文学史研究和文学理论研究往往相互隔阂甚至相互排斥,结果二者均得不到很好发展。王钟陵的《诗歌史》,不但上卷以理论为主,论述了汉代审美情趣,王充的“真美”观,中古文学特征——动情与气骨、真实与形似、新变与精致,以及简约、以少总多、隐秀等风尚、原则、范畴与理想之类理论问题,以领起下卷中古各代诗歌创作的史的论述,而且将这论中有史、史中有论的进程纳入作者历史哲学和方法论的体系之中加以审视,从而体现了古代史、论的互补相生,互渗相成。《新方法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史的研究就是理论的创造”的命题与原则,就显得更为血肉丰满,有理有据。作者把方法看作是主体与客体的中介,既反对文学史的纯客观论,又反对文学史的纯主观论,亦即反对视历史存在为一重的片面性,提出了“历史真实的两重存在性原理”,从而要求文学史著作实现认识论与价值观的浑融,史与论的凝结,成为“一种依托于历史的理论创造”,成为“历史的真实内容和个人才华的合璧”。王钟陵在这方面辩证的理论与成功的实践,无疑有利于文学史研究的更新。

在“更新文学史研究的原则”这一部分,作者除了提出上述原则、原理外,还提出如下原则:一、整体性原则,即处理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横向和纵向的关系,直至从大文化系统上把握文学的生态环境等等;二、建立科学的逻辑结构的原则,即以黑格尔-马克思的逻辑学思路确定逻辑起点,从矛盾的向前运动上加以把握,从而辩证地展开历史运动的内在逻辑等等;三、从民族文化-心理动态建构上把握文学史的进程的原则,如认为只有提出一系列能反映民族文化-心理建构的概念、范畴、命题并在论述中使其静态与动态有层次地交织,才能算是具备了理论形态的文学史著作。这些原则的提出,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并富于独创性的。

《新方法论》又突出地强调了“历时性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的研究方法。作者不仅有吸取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发展观,不仅深入研究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逻辑学方法,并提出了“历时性考察化入于共时性的逻辑模式之展开中”的观点,而且特辟专章以中古诗歌的流程为例来说明新逻辑学思路的运用,又以自己的《诗歌史》、《文化-心理研究》为例说明历史与逻辑二者可以有所偏重却不可偏废。这种从自己著作中提升理论,以理论来解剖自己著作的论证,本身就是一种方法。

在明确了逻辑思路之后,《新方法论》还进一步引人深思:如何使历史真实的第二重存在尽可能符契于历史真实的第一重存在?其回答是:应运用建立在主客体相互生成、时空关系、非线性的发展观三者相融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原生态式的把握方式。这体现了作者的独见之明。

原生态是《新方法论》中极为重要的概念之一。作者曾对中国文学史的原生态情状作了多方的描述、揭示和概括。他从东方国家形态出发,指出家族和宗族文学的结合体是原生态情状的最初层次,这是宗法制社会中文学产生所必然带上的胎记;乡邦文化和地域文学集群,是原生态情状的第二个层次;师友唱和、结社吟咏突破了以上两种狭隘圈子而浮升到全国性的层面上,是为第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原生态情状,呈现为一个金字塔形,而三者又共时并生,争相发展,冲突融汇,显扬沉沦……向着文学史生成。这一剖析颇有逻辑的说服力。

为了探究文学作品的代际传播,并对文学史的原生态运动作出历时性的勾画,作者从阐释学特别是接受美学的合理内核中化分出“读解”这一重要概念,指出:“代际传播的社会性的文本读解和意义性张扬,乃是文学史运动的内在机制”。在后人的读解中,前代文化创造方才能获得意义性的存在;文本固有的意义与增益的意义在读解活动中交错杂糅,后世的文化建构也就在历史的延伸中渐次展开。人类的读解史是灵动的,故而一个作家在不同时代会有不同命运。文学史原生态运动正是在不断读解中,在散佚和搜辑、沦亡与古籍整理的矛盾关系中生成、发展的。文学史家一方面应尊重前人读解这种历史性存在,又应将被前人读解遮蔽的部分尽可能地复原,并加以纠正、补充、调整、丰富,以显现那个时代的文学风气与艺术追求。因此,对于一个时代文学状况的复原和对此后的读解梳理,是文学史著作应有的两翼。

基于对黑格尔不够重视偶然性的发展观的扬弃,王钟陵在文坛沉浮中强调必然性和偶然性的交互作用,并且列出了读解的转换与断裂、民族融合中的新趋、代系相继的读解中的片面化和符号化、传播中的文化衍生现象等十种情状,使人们看到了文学史历时性的原生态运动中的多样景观。然而,王钟陵又多方面揭示了文坛沉浮的内在节奏及其规律性,使不确定与确定、偶然与必然、无序与有序辩证地统一起来,从而在偶然性中生成有序的构筑。这就是《新方法论》所展示的逻辑体系。

中国文学史主要应由创作、理论、选评三个相互交织的部分组成。人们历来只注意创作与理论的关系,却忽视了选评及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新方法论》则强调指出,蕴含于总集编纂中的选家的美学情趣和观念,经由总集的传播,可以引起种种效应,其构成发展契机的作用,至少可表现在影响一代风气、确立一种美学传统、促进文学流派形成、抟聚出一些文学史概念等方面,从而对文学史建构发生其重要影响。王钟陵认为,如果说,总集往往是联结阅读和写作这两方面的中介,那么,体现评家美学观的评点,便是联结被评之书与读者的中介,亦即中介的中介。这种评点之学,楔入于文学发展之中,也成为左右文学方向合力构成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除了创作和理论之外,他把文学史方法论的视线投向总集、评点这类中介,给以科学的评价,可谓别具只眼。事实正是如此,创作、理论、选评三个平行浮动、相互包容的领域,一体化于社会与历史的消长兴衰之中,从而交织出文学史的曲折行程。

推荐访问: 方法论 文学 史新

【《文学史新方法论》】相关推荐

工作总结最新推荐

NEW
  • XX委高度重视党校的建设和发展,出台《创建全省一流州市党校(行政学院)实施方案》及系列人才培养政策,为党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州委党校在省委党校的悉心指导下、州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

  • 为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树牢“清新简约、务本责实、实干兴洛”作风导向,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执纪执法铁军,经县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在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开展“转变作风工作

  •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发展活力,按照中共XXX市委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全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四个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工作队与村“两委”结合本村实际,共同研究谋划xx村

  • 今年来,我区围绕“产城融合美丽XX”总体目标,按照“城在林中,水在城中,山水相连,林水相依”以及“城乡一体、景城一体、园城一体”的建设思路,强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房地产开发和城市风貌塑

  • 同志们:新冠疫情发生至今已有近三年时间。三年来,在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集团公司范围内未发生一起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当前国际疫情仍在扩散蔓延,国内疫情多

  • 我是毕业于XX大学的定向选调生,当初怀着奉献家乡、服务人民的初心回到XX,在市委的关心关爱下,获得了这个与青年为友的宝贵历练机会。一年感悟如下。一要对党忠诚,做政治坚定的擎旗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

  • 同志们: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认真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全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研究我县安全生产和安全隐患大

  • 2022年市委政研室机关党的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届X中X会和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自觉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

  •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市直机关基层党建示范点工作会议,一方面是对各示范点单位进行表彰授牌,另一方面是想通过这种会议交流的方式,给大家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平台和机会。市直工委历来把创建基层

  •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学校党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要求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部、×××厅关于疫情防控的系列要求,认真落实驻地防疫部门的工作举措,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以最高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