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研究综述

| 浏览次数:

[摘要]20世纪80年代,我国妇女学科开始建设,至今方兴未艾。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始终坚持将男女平等作为促进国家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其妇女解放思想向来饱受学术界的青睐。文章拟从学界对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背景、来源、内容、特点、价值、缺陷等研究方面入手,对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并提出几点反思,以期对今后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研究和新时代中国妇女全面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毛泽东 妇女解放思 想综述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245(2019)04-0012-08

DOI:10.19499/j.enki.45-1267/c.2019.04.003

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是人类追求公平、正义与平等的永恒主题,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衡量尺度,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毛泽东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长河中挥洒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将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称为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理论体系之源头也毫不为过——1927年《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诞生,意味着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第一次开始从宏观上关注中国妇女问题,也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诞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亲自主持起草了中国首部婚姻法并将男女平等写入宪法,力图帮助中国妇女通过实现经济独立来提升自身地位,標志着法律上的男女平等在中国的基本实现。由此,一大批学者笔耕不辍,研究日臻完善。本文从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背景研究、来源研究、内容研究、特点研究、价值研究、局限研究及其他研究方面人手,对国内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

一、国内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背景与来源研究

(一)国内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背景研究

1.半殖民地时代中国妇女饱受压迫。李信华(2002)提出中国妇女受压迫的程度是世界上所罕见的。杨慧(2005)、王永平(2013)进一步指出旧中国妇女饱受“四权”压迫,生来就要遭受不平等的待遇,“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三从四德”的封建宗法制度不仅导致妇女在婚姻家庭中处于低下卑贱的地位,更成为禁锢妇女思想的枷锁、限制妇女发展的武器。杨瑗榕(2006~5]、尤敏(2013)、刘娟(2016)、韩琛(2016)进一步指出妇女受压迫主要表现在政治上没地位、经济上不独立、教育上受歧视、社会角色上不平等。

2周内外妇女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石文玉(1997)、陈李龙(2000)、王宏平(2003)、鲁翔宇(2016)指出“民主”、“科学”的旗手陈独秀与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李大钊,激烈地批判中国传统的家庭制度,直接撼动了封建伦理的基石;同时胡适与鲁迅以文参战,向传统妇女观这一最大的观念障碍发起摧枯拉朽的进攻,在理论上完成了摧毁贞操节烈观念的任务。尤敏(2013)、韩琛(2016)、李洋洋(2017)进一步指出自明清时期妇女解放思想萌芽,到太平天国、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妇女解放思想的西学东渐导致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此起彼伏、从未止息。鲁翔宇(2016)、李洋洋(2017)简单介绍了十八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妇女运动的兴起与发展,认为国外妇女运动高涨也是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之一。

3.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广泛传播。杨慧(2005)、尤敏(2013)、鲁翔宇(2016)、韩琛(2016)指出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逐步为中国共产党人所接纳和运用,就不可能有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二)国内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来源研究

1.源于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卢国琪(2009)认为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妇女思想,并将其作为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妇女解放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组成部分。鲁翔宇(2016)进一步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妇女问题的论述构成了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基石,列宁和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探索,为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经验,以李大钊和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妇女解放思想更成了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直接来源。

2.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的男女平等思想。韩琛(2016)认为毛泽东妇女思想有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烙印,如道家在“得道”方面主张男女共进、反对贞操说教等观点,对毛泽东妇女观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郑德明等(2006)、韩琛(2016)也认为毛泽东一生都对佛学密切关注,佛教慈悲、布施、平等、博爱等思想对毛泽东早期妇女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刘春艳(2016)认为中国儒家文化蕴含了比较丰富的婚姻思想,毛泽东受孔孟影响深厚,他对先秦儒家婚姻思想的深人研究及透彻领悟为他的妇女婚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文化基础。孟星(2016)等则提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乏与封建妇女观相悖的思想理论,如李贽反对“妇人见短,不堪学道”,提倡女子应与男子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俞正燮反对封建礼教,抵制妇女缠足与片面的贞烈观;洪秀全确保妇女有参军参政与受教育的权利等,这些零散的探索对毛泽东深入探究妇女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3.源于资产阶级的男女平等思想。孟星(2016)、李小燕(2017)等指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都推动了男女平等思想的发展,是毛泽东男女平等思想的重要来源。

二、国内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内容与特点研究

(一)国内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内容研究

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内容研究是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研究中成果最为丰硕的部分,国内学者主要就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中妇女解放途径、妇女的伟大作用、妇女受压迫的来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1.实现妇女解放的途径。首先是保障妇女权利。李蓉(1994)、陈李龙(2000)、王宏平(2003)、谢一彪(2005)等绝大部分学者都提出毛泽东通过维护妇女在政治、经济、婚姻、受教育等方面的基本权利,以达到解放妇女的效果。王琳(2005)从毛泽东的题词“不爱红装爱武装”出发,探寻当时妇女服饰、艺术形式单一化的真正原因,提出毛泽东认为妇女服饰也是一种多样的文化符号,毛泽东并没有要求剥夺新女性审美权利,而是反对男权文化强加给妇女的所谓必须具有的“女性气质”或是“女人味”,提出毛泽东认为只有挣脱了代表着封建男权的妇女观与审美观才能解除对妇女的压抑与束缚。赵春(2012)从文化批判角度出发,提出毛泽东在批判了女性审美标准背后的男性文化霸权同时,深刻揭露了半新半旧的西洋教育会造成女性新奴化,提出只有保障妇女接受了启发民智、启蒙女权的妇女教育的权利,才能让女性实现“意志自由”,获得真正发展。

其次是实现妇女联合。李慧秋(1992)、康琼(2002)等学者指出毛泽东认为培育妇女干部、建设妇女组织、提高妇女素质是实现妇女解放的重要手段。赵春(2012)进一步指出,毛泽东为解决妇女无组织问题,在纵向方面通过保育儿童、办合作社、开手工厂等措施,建立上下层妇女思想上、组织上和实际工作上的统一战线;在横向上通过政府机关与民众团体各自设立各类学校或培训班来促进妇女联合。

第三是參与社会革命与社会生产。丁娟(1993)、董晓瑞等(1995)、王岱英(1995)认为在毛泽东妇女观中妇女解放是与社会革命紧密结合的,要想实现妇女解放,广大妇女就必须参与社会革命推翻封建统治。谢凤华(2004)、陈信琼(2004)提出毛泽东认为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基本条件,妇女解放必须以妇女参加生产实践为前提。

2.妇女的伟大作用。第一是对革命的推动作用。尤敏(2013)分别从第一次国民战争、土地革命与抗日战争中毛泽东的重要论述出发,论述毛泽东深刻揭示了妇女对加快革命胜利步伐的重要作用。王岱英(1995)以毛泽东诗词为切入点,选择《贺新郎》、《蝶恋花·答李淑一》、《临江仙》及《为女民兵题照》中塑造的女革命者、女知识分子和女民兵为代表,结合毛泽东的文章,提出毛泽东讴歌中国妇女伟大的革命斗争精神,认为中国妇女对促进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迎接革命战争的胜利都“巾帼不让须眉”。

第二是对生产的促进作用。董晓瑞等(1995)提出毛泽东认为妇女在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中具有伟大的作用,是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人才资源。杨瑗榕(2005)提出毛泽东认为妇女在社会建设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妇女所做的家务体现了社会属性和创造价值的功能,同样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3.妇女受压迫的来源。首先是经济因素。刘宁元(2012)指出五四时期毛泽东已经开始意识到经济不独立会导致男女不平等。杨慧(2005)则指出自五四运动-后,毛泽东对妇女受压迫的来源的~)dR产生了根本的变化,已由封建礼教转向私有制,他认为私有制的存在是妇女受压迫的真正根源。

其次是政治因素。鲁翔宇(2016)从政治制度角度出发,认为封建制度的全面压迫、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造成的种种社会问题都是中国妇女受到压迫的社会根源。

第三是文化因素。王岱英(1995)、康琼(2002)从封建礼教批判角度进行论述,指出毛泽东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妇女深受“四条极大绳索”——政权、族权、神权与夫权的束缚是妇女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赵春(2012)则认为“宗法社会的统治”和“家庭困苦的情形”以及“繁琐事务的压迫”是致妇女于悲惨境地的“三条枷锁”。

除以上三大方面外,还有学者从独特的角度解读了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内容,如刘霞(2006)提到农村妇女的解放是毛泽东妇女解放的主体。谢凤华(2004)、鲁翔宇(2016)认为毛泽东科学地指出,妇女的解放、妇女地位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李蓉(1994)、陈信琼(2004)提出毛泽东号召全世界各国妇女团结起来相互支持,投入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实现自身的彻底解放。

(二)国内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特点研究

1强烈的实践性和彻底的革命性。杨慧(2005)、丁娟(1993)等提出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妇女运动实际上是与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相结合、与社会革命相融汇的,它不是单纯的女权主义运动,而是与中国革命战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具有鲜明实践性和革命性。

2.内在的主体性。陈曦(2018)通过批判高彦颐用诞生于西方语境中的社会性别范式解读中国问题,否定高彦颐“革命剥夺了知识女性的主体性”的荒诞结论,论证中国知识女性并不是如高彦颐所说——主动服从于儒家所倡导的社会性别体系等级制度,而被动、不情愿地卷入毛泽东引领的民族解放的革命运动的——来肯定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中的主体性特征。杨慧(2005)则明确指出毛泽东以妇女的立场审视妇女问题,重视妇女的特殊权益,充分体现其思想的主体性特点。

3.鲜明的时代性。卢国琪(2009)提出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时代特征:第一,紧随时代潮流,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要在不同时期顺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第二,与挽救民族危机共存亡,是毛泽东不懈的追求和社会理想;第三,促进男女平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注入新能量。

三、国内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价值、缺陷及其他研究

(一)国内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价值研究

1理论价值。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毛泽东思想与党的妇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孟星(2016)认为毛泽东妇女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提供了理论先导;鲁翔宇(2016)则指出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王思琪(2017)指出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为党的妇女政策提供了强大的理论资源支持。

2.实践意义。对妇女地位的提高、革命进程的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分工、经济的恢复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如韩琛(2016)指出,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改变了长期以来广大妇女地位低下的命运,激发了广大妇女生产、革命的积极性,使妇女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加快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刘春艳(2016)则指出,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为几千年来饱受封建礼教压迫并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妇女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对改善妇女婚姻家庭生活质量,维护婚姻家庭关系和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我国当时的经济增长、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3.现实启示。首先,夯实经济基础。尤敏(2013)等人提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妇女解放的基本前提,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最根本的任务;孙畅(2012)则具体提出在经济方面要优化妇女就业结构,扩宽妇女就业渠道,落实男女同工同酬。其次,完善上层建筑。刘红(2007)提出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从教育人手,在意识领域改变社会对妇女的观念;刘霞(2006)则指出必须注重妇联的组织建设并保障其他妇女群众组织的相对独立性,切实保障妇女的各项权利;尤敏(2013)也指出实现妇女解放的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刘娟(2016)提出要以法律的形式,加强法律监管,保护妇女权利,净化社会环境;韩琛(2016)从方法论角度提出,当代中国性别平等运动要坚持实事求是、阶层分析,将时代性与民族性相结合。

(二)国内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局限研究

1.理论视角带有非主体性的缺陷。杨慧(2005)等提出毛泽东主要还是站在党和男性领导者的角度去审视和领导妇女的解放事业,几乎都是采取强而有力的政治支持以及自上而下的鼓励的方式,这个视角带有一定的非主体性的缺陷,导致了中国的妇女解放事业难以走向真正的成熟。尤敏(2013)等指出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所提倡的“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造成了女性对男性有意识或者无意识攀比,意味着整个社会暗含着男性中心化的标准,造成广大妇女把“男女平等”单纯简单地理解为“男女一切等同”,形式上的绝对平等歪曲了衡量女性价值的标准,不仅造成女性的身心疲惫,也造成男性对女性解放的认识偏离,因而违背了男女平等的初衷。

2.事实上的男女不平等。石文玉(1997)提出妇女参政以给比例方式加以保护、同工同酬原则在以行政手段被整齐划一地推行后,的确提高了妇女的地位及社会影响力,但同时也剥夺了男性公平竞争的机会,并且由于中国政府长期的以行政、立法等强力手段来保护妇女的权益,也由此滋生了妇女依赖、等待心理,性别反成了不自强、不自立、不自救的保护伞。

3.过分强调妇女的劳动权。石文玉(1997)认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忽视生产力还不发达的前提,以行政指令号召家庭妇女广泛就业,导致大量文化素质低下的妇女(知识女性只占极少比例)纷纷地占有工作岗位,“妇女的高就业是社会效率低下的一个原因”。

4.传统的性别分工模式强化。杨慧(2005)指出当时对男女性别角色分工的认识,仍停留在传统的角色规范上,家庭内务由女人包揽的格局依旧,男性被排斥在家务劳动之外,主流舆论在推行男女平等的同时,又不断强化女性的传统行为规范,将贤妻良母作为社会对女性的主要角色定位。

(三)国内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其他研究

1.内涵研究。王永平(2003)在文章中指出毛泽东的妇女观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几十年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中,根据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实践特点,运用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中国妇女受压迫的根源、解放的道路、社会作用与地位、权利的保障等问题做出的科学分析和理论概况。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中国具体运用的智慧结晶,是在中国妇女运动实践中产生,并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妇女解放理论。

2.综述研究。王俊桥等(2010)就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相关著作与论文发表情况进行归纳梳理,从研究领域、研究时限、研究方法三个角度分析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研究现状,提出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研究视野有待拓展、研究时限需前后延伸、研究方法应多样、研究深度亟待加强等几点意见。

3.形成过程研究。韩琛(2016)认为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萌发于少年时代,初步产生于党的成立和大革命时期,正式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并成熟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妇女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四、几点反思

国内学者对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研究内容十分丰富,对新时代中国妇女性别平等运动具有重要理论指导作用。但瑜不掩瑕,笔者认为学界在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研究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研究内容缺乏新意。研究角度有待拓展

学界关于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研究多是关于其产生背景、来源、内容、意义局限的研究,虽硕果累累,但鲜有立意新颖、视角独特的成果。如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内容、价值研究成果丰富,但存在结论雷同、分类草率、观点交叉的现象。学界对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产生背景、来源研究看似成果不少,但论点重复、论述单薄、新瓶装旧酒等问题也普遍存在。而涉及毛泽东妇女观内涵、综述研究少之又少,从伦理、人权、诗词等独特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章更是寥寥无几。王俊桥等(2010)就提出毛泽东对妇女服装多样化、妇女计划生育、妇女健康等方面的论述都是一个有待开拓的新领域,但至今仍少有文章面世。

又如学界论证毛泽东妇女观的思想渊源,往往从发扬继承角度进行论述,批判继承角度鲜有人问津。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妇女解放思想的确对中国妇女解放产生了一定作用,但在妇女解放进程中带有明显的男权色彩,且所采取的措施往往流于表面,没有触及根本。同时,中国古代的确产生了男女平等思想的萌芽,但不是主流思想。结合毛泽东自身家庭环境及受教育情况,毛泽东对传统男女思想与资产阶级妇女改良主义应是批判多于继承。但多数学者苦苦找寻传统儒、道、释等思想中零碎的男女平等思想萌芽,着大量笔墨吹捧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粉饰太平的改良措施,希望以此论证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理论来源独特的多样性。偶有学者对这些思想进行批判分析,如刘春艳(2016)论证先秦儒家婚姻思想重媒妁、重门当户对、夫妻关系不平等,但提挈全文的却为毛泽东对孔孟圣贤怀有崇敬之情。

(二)论证混乱无力、过犹不及

学界对于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研究的大部分观点都体现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继承与发展,占据了理论高地,立意深刻但存在论证逻辑混乱、缺乏力度,偏向性严重等问题。

1.论点混乱,没有切中肯綮。如对妇女的作用论述或是一言以蔽之,没有分门别类,或是大量材料堆砌,没有言简意赅。笔者认为,从毛泽东赞扬“中国妇女是一种伟大的人力资源”、“是决定革命胜败的一个力量”就可知,毛泽东对妇女伟大作用的认识,是从中国妇女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推动革命进程与促进生产发展两方面出发的,因此,毛泽东对妇女伟大作用最精辟的总结就是“革命”与“生产”二词,其他是无庸赘述的。至于妇女受压迫的来源,笔者认为,毛泽东既抽丝剥茧——将妇女受压迫的真正根源,从文化和政治表象的掩盖下剥离出来,矛头直指私有制的存在;又纤悉无遗——批判封建统治以及传统性别文化是中国妇女饱受压迫的重要社会因素。却仍有学者或没有抓住本质、突出重点,或孤立看待、忽视支流。最鲜明的例子便是鲁翔宇(2016)将中国妇女问题产生的根源归结于社会政治制度一点,既未抓住本质又无结合考察,导致论述逻辑错误,词不达意。

2.论证无力,注重从理论高度进行抽象描述却忽视运用史料进行系统论证。如对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特点研究中,李小燕(2017)认为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存在三大基本特性,其中一点为“过程的复杂性”。她从马克思唯物史观出发,论述封建主义存在的意识形态对女性独立人格潜移默化的抽象影响,论证“男女平等的实现只能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而逐渐实现”的观点,得出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具有“过程的复杂性”的结论,论证过程晦涩抽象。笔者认为,毛泽东提出“劳动妇女的解放,与整个阶级胜利是分不开的。只有阶级的胜利,妇女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可知阶级斗争的复杂性决定了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形成“过程的复杂性”。在国民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四权”理论,他认为在旧中国,广大妇女不但受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还受四条绳索——封建主义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捆绑,他号召广大妇女群众团结起来,推翻封建主义的压迫;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进一步指出“要在抗日战争中求得中国妇女地位的平等”,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就说到“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现在还只是开始”,他指出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是妇女解放的前提,号召广大妇女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去,只有生产力高度发达了,妇女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只有当“笨重的劳动都自动化了,农业也都机械化了的时候,才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而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他进一步提出,“没有公共食堂,没有幸福院,托儿所,没有扫除文盲,没有进小学、中学、大学,妇女还不可能根本解放”。由此可知,毛泽东认为中国要实现妇女解放,必须通过“推翻封建压迫——赢得民族独立——建立无产阶级统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层层递进的行为活动实现,直截了当地论证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毛泽东都将马克思“妇女解放是长期历史过程”的观点融会贯通于其实践之中。因此笔者认为,“过程的复杂性”是毛泽东早已深刻理解并运用于其改造世界的活动之中,早已融人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实践内容之中的,相较于全篇运用理论进行抽象论述,多多运用史料佐证,单刀直人反而更好。

3.过犹不及问题十分突出。第一,偏向性明显,没有全面地看问题。如在内容研究方面,对生产力的提高与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的双向影响缺乏论述:着大量笔墨论证毛泽东号召广大妇女参与社会生产以促进生产的发展,却很少提及大力发展生产力对妇女解放所具有的反作用;又如规避了毛泽东保障妇女权益的直接目的之一——提高妇女对革命斗争的积极性的方面的论述,单纯从提高女性地位以实现男女平等的角度进行解读。这两种解读都具有明显的偏向性,是带有主观情绪偏执地看待问题的明显体现。第二,求“独”心切导致论证华而不实。如在综述研究方面,王俊桥等(2010)摒弃以往研究常用的分类方法,从研究领域、研究时限、研究方法三个角度进行划分,通篇文章采取三种不同的划分依据,导致评价标准不统一、内容分析不够详尽,不能理顺且准确地转述他人文章观点,角度虽然独特却导致述、评二点都没有做到尽善尽美,实属过犹不及。

(三)研究论点论据存在不严谨之处

国内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研究百家争鸣,学者们各抒己见,思想交流碰撞后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某些观点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如有学者就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内容研究提出毛泽东认为“妇女解放需服从于社会解放”的观点,这往往会造成毛泽东以牺牲妇女利益促进社会解放的曲解。又如学界对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特点——鲜明的爱国性与精神性、过程的复杂性、高度的务实性等论述存在内涵外延交叉的现象。尤其在论证彻底的革命性时,往往有两种情况:第一,注重论证其手段的彻底性,即暴力革命的方法,但笔者认为这远远不够;第二,强调毛泽东以暴力手段反对封建统治对妇女的压迫,这个观点更是存在巨大漏洞。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中最独特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点就是,毛泽东不仅反对封建礼教对中国妇女的荼毒,更不赞同近代中国软弱的资产阶级所采取的对妇女进行肤浅地改造的手段,他要求的是彻底推翻私有制,从经济根源人手,真正解放广大妇女。因此,论述其思想彻底的革命性,不应该只将眼界局限于其妇女解放理论中关于暴力手段的一面,将反封建性与彻底的革命性相等同更是严重的错误。

至于针对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缺陷研究,笔者认为更是应该严谨慎重。首先,关于“主体性缺陷”问题。毛泽东以自上而下的方式鼓励妇女解放,在当时并不是错误的决策。分析问题不能脱离时代背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与历史条件下,如果要批判毛泽东没有真正舍弃传统英雄主义思想,仍然采取自上而下的解放方式,那么要广大群众迅速跳脱出数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中内含的“男性中心”逻辑,主动更新思想以消除社会歧视,在国家动荡不安、人民文化素质低下的旧中国是难以实现的。当时中国处于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将妇女解放纳人社会解放的进程之中,以妇女解放加速社会解放,以社会解放促进妇女解放,是利大于弊的。要避免脱离特定的历史条件,一刀切地给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盖棺定论,毛泽东号召广大妇女实现女界联合以求自我解放,就是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具有主体性最突出的体现。其次,笔者对石文玉(1997)、杨慧(2005)等人的观点(见第三章)持反对态度。第一,此观点忽略了一个前提——男女在生理上生来也是不对等的;第二,基于男女机会不平等的前提,石、杨所得出的“剥夺男性公平竞争的机会”的结论的前提也是不公平的;第三,石、杨所论述此观点并未提供任何数据资料,属于凭空猜测,因为当时男女参政比例、男女就业比例等数据就能很好地否定其观点。同时,笔者認为毛泽东对妇女劳动权利的重视是当时发展社会生产的需要,妇女家庭、社会的紧张关系,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毛泽东妇女解放政策,封建思想中的传统性别分工才是造成广大妇女遭受双重压力的最大原因,而造成这些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的不发达,因此批判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导致传统的性别分工模式不断得到强化”是舍本逐末、牵强附会的。同时,妇女在家庭中的确具有独特的作用,不能简单地提倡让广大妇女“走出家庭”或是“回到家庭”,而更应该让男性承担起其应尽的责任,无论是在社会亦或是家庭。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九十多年过去了,时代在变,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对妇女工作的高度重视。正如习近平所说,我们应该意识到,“长期以来,男女平等、尊重妇女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同时针对妇女的歧视依然存在”,传统性别文化中的糟粕思想仍是中国性别平等运动的重大阻碍。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8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显示在全球149个经济体中,中国在女性教育程度、健康与生存、经济机会与政治赋权方面排名仅第103位,已连续十年呈下滑趋势。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对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进行研究以考察中国妇女运动,只有着眼于社会现实,立足于理论研究,梳理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思维路径,理清中国妇女解放的问题与现状,努力做到理论性、现实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真正做到用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眼光汲取不同时代妇女解放思想的精髓,才能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我们要从历史中寻找经验、总结教训,更要从历史中坚定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到新时代,重视男女平等的传统没有变,为妇女谋求解放发展的初心更不会变。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性别平等运动将健康、稳步、持续地发展,中国妇女解放事业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中国的广大妇女必将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推荐访问: 解放思想 综述 妇女 国内 研究

【国内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研究综述】相关推荐

工作总结最新推荐

NEW
  • XX委高度重视党校的建设和发展,出台《创建全省一流州市党校(行政学院)实施方案》及系列人才培养政策,为党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州委党校在省委党校的悉心指导下、州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

  • 为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树牢“清新简约、务本责实、实干兴洛”作风导向,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执纪执法铁军,经县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在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开展“转变作风工作

  •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发展活力,按照中共XXX市委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全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四个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工作队与村“两委”结合本村实际,共同研究谋划xx村

  • 今年来,我区围绕“产城融合美丽XX”总体目标,按照“城在林中,水在城中,山水相连,林水相依”以及“城乡一体、景城一体、园城一体”的建设思路,强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房地产开发和城市风貌塑

  • 同志们:新冠疫情发生至今已有近三年时间。三年来,在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集团公司范围内未发生一起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当前国际疫情仍在扩散蔓延,国内疫情多

  • 我是毕业于XX大学的定向选调生,当初怀着奉献家乡、服务人民的初心回到XX,在市委的关心关爱下,获得了这个与青年为友的宝贵历练机会。一年感悟如下。一要对党忠诚,做政治坚定的擎旗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

  • 同志们: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认真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全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研究我县安全生产和安全隐患大

  • 2022年市委政研室机关党的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届X中X会和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自觉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

  •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市直机关基层党建示范点工作会议,一方面是对各示范点单位进行表彰授牌,另一方面是想通过这种会议交流的方式,给大家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平台和机会。市直工委历来把创建基层

  •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学校党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要求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部、×××厅关于疫情防控的系列要求,认真落实驻地防疫部门的工作举措,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以最高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