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状况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研究

| 浏览次数:

摘 要: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它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在由古猿进化至人类的历程中,随着原始人类的生存技能逐渐娴熟,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步提高,原始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革。本文通过对我国原始社会生产关系演变历程的研究,试图阐述当时的生产关系状况对职业教育出现乃至发展的影响,以丰富这一领域内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原始社会 生产关系 社会分工 职业教育

人类社会的历史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类是通过劳动进化产生的。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点的现象,它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社会为了谋求生存并维持自己族类的存在必须将生产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这就是职业教育出现的理论推断。

一、原始人类产生的背景

据古人类学的研究,人类是由腊玛古猿进化而来的。在相当于地质学上第三纪的中期,古猿生活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亚热带森林中。当时他们已经可以用前肢从事攀援、摘取果实,用后肢来支撑身体。后来,由于自然环境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最后一次大冰期的结束,气候总趋势在全球范围内由冰河时期时的干凉变得暖湿。随着自然条件的好转,古猿的活动范围得以扩大,它们活动的主要范围逐渐从森林地带向森林的边缘、林间的空地过度。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它们需要腾出上肢来进行更有效的活动,以抵御野兽、寻找食物,于是便学会直立行走,这迈出了从猿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1]

直立行走后,古猿解放的上肢能够更有效率地参与觅食活动,从而大大改善了伙食条件:野果、嫩草等植物曾是它们的重要食物,而现在它们也吃一些小的动物,把石头做为工具,用它来砸开兽骨,吮吸骨髓。古猿的机体发生了显著变化,大脑日趋发达,手也更加灵活。经过长期的实践,他们终于从只能使用自然工具发展到了会自己制造工具,于是古猿变成了人。

二、生产关系的变革促成了职业产生

1.劳动分工和职业的关系

《现代汉语词典》对职业的定义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2]从这个定义来看,职业只是一种特定的工作,工作在动词意义上就是从事劳动。因此,可以将职业视为人类在社会中从事的某一类赖以生存的劳动行为的总和。

劳动分工是组织生产的一种方法,它可以让每个劳动者专门从事生产过程的某一类型,人们社会经济活动的划分和独立化、专门化。如果没有劳动分工,人们都做着同样的事情,显然就不会有不同的职业,所以说劳动分工产生了职业。

2.劳动分工产生的归因分析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提出的发生在东大陆原始社会后期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商人阶级的出现。一般认为,原始社会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社会大分工为劳动分工创造了条件。也有学者认为,这当中应包含原始人类的自然分工。[3]由于每一次社会大分工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均不可忽略。

2.1原始人类自然分工发生

自然分工是与社会分工相对而言的。其主要指是人们在劳动中自发地按性别、年龄进行的分工。它出现于原始社会,是人类分工的起点。如成年男子从事捕猎等劳动,妇女从事采集和原始种植等劳动,老年人指导生产, 小孩帮助妇女劳动。此古老的遗风在目前某些少数民族聚集区中仍可看到。另外, 自然分工还体现其生存环境因素影响, 如出现靠山者为猎人,近水者为渔夫,居草原为牧民,住沃野为农人的发展趋向。[4]自然分工使人类依照自身所处的环境适应自然,从而积累下对应环境下独到的生存哲学。按照前文对“职业”一词的诠释可见,这种趋向所产生的分化,实际上就是职业产生的萌芽。

2.2.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指原始社会末期农业部落和游牧部落从狩猎、采集者中的分离。

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是依靠采集和狩猎来维持生存。在那种条件下,女性从事的采集果实、蜂蜜等活动比男性从事的狩猎活动更为稳定、可靠,相比之下更能保证族群的温饱,因此,当时女性在族群里就处于领导地位,即母系氏族公社时期。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以及人类对自然规律的逐步认识,从事采集工作的女性在采集过程中看到植物从种子落地到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于是也试着把可食植物的种子埋到土壤中,并得到了预期的效果——果实,农业就这样出现了。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从采集中便逐渐分离出了农业。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又出现了原始的畜牧业。畜牧业比起狩猎和采集,既可给人提供可靠的生活资料,又可节约劳动力。而且,和原始的锄耕农业相比,它的收获也更加丰富,更有保证。与此同时,采集与渔猎作为农业的辅助经济也继续存在着。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耕作方式的变革,农作物的产量也逐步提高,农业终于成为经济的主要部门。

原始农业的出现,也意味着人类社会迎来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人类社会由最早期的采集和狩猎两种单纯生存形态扩展至刀耕火种、谷物加工家畜饲养等多个行业同时还辅以采集和渔猎活动。每个行业的从事者都需要掌握与本行业相关的专门知识技能,无论是本行业相关工具的制作与使用,还是从事的经验技巧都是很庞大的知识体系,都不可能同时由一人熟练掌握,就必然存在劳动分工。因此,生存渠道的拓宽就意味着劳动分工的细化,也就预示着由社会分工产生的职业分类正式诞生了。

2.3.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指手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分离。

新石器时代,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的发展,由生产工具制造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劳动,无论是种类还是规模都出现了新的局面。不仅石器制造业继续发展,还出现了纺织、制陶、制玉、编织、骨牙器和装饰品的生产等等,并进一步形成了集中的劳动场所,出现了专业的技术人员。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很明显地反映了这种情况。在这个文化的江苏邳县大墩子墓群中[5],曾发现一座随葬砺石的墓葬,墓主人是个40岁左右的男子,身边放置了四块砺石,一把石刀以及大量的骨料、牙料和一些骨牙器。可以看出,这位男子生前是专门从事牙骨器制造的手工业者。另一座一个50多岁的男子的墓葬中则随葬了许多陶器及五块赭红色颜料石,经鉴定是赭石,是当时陶器彩绘时所使用的红色颜料。由此推测,死者的身份当是制陶的手工业者。这两座墓葬足以说明在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手工业就已经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并由此演化出相应的职业了。

2.4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商人阶层的产生。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中,人类社会出现了一种不从事生产、只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的剩余产品逐渐丰富,在满足温饱之余,人们有了商品交换的需求。实际上,人们对不同种类商品的需求也意味着人们所从事的劳动分工类型的差异。在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以后,商品交换日益频繁,交换地区不断扩大,需要有一些人专门经营商品交换业务,成为商品生产者之间不可缺少的中间人,于是出现了商人,产生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部门——商业。商业的发展,商人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更加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由于此时人们能够生产出远超过维持劳动力所必需的产品,也使剥削成为可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财富逐渐聚集于氏族首领手中,贫富两极分化日趋严重。导致了私有制产生。首领认识到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的重要性,开始频繁的掠夺战争,战争双方都在集结更大的集团-部落、部落联盟。战争使强大的部族增加了劳动力,这些劳动力最终被视为供奴役的劳动工具,他们的主人对他们有生杀予夺之权,奴隶制度处在萌芽之中。[6]工商业的发展,奴隶社会中逐渐产生了城市,开始了城市和乡村的对立,城市是工商业中心,也是奴隶主统治的中心,大量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城市,奴隶主在城市修建宫殿、宅邸、宏伟的庙宇、祭坛,开展了艺术、科学的研究。从此也出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

商业的产生和发展带来了人类社会物质资源的空前繁荣,也由此带来了社会分工的大爆炸。手工业的高度发达,各种做工精美的装饰开始参与商品交换,战争和农业对冶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酝酿中的城市对建筑技术有了更高的追求。社会分工的繁荣,促成了众多的职业分类,同时也对各个行业的从事者的技艺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针对专门职业的教育就显得迫在眉睫。

三、生产关系变革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1.自然分工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尽管自然分工不能在大范围和多样化的劳动中实行,但它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自然分工发展导致了与之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得以积累与丰富,由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原始职业教育便依托自然分工而出现。[7]这种看似简单的分工形式,可以发挥个人的身体优势从事其更擅长的生产活动,进而将分工传递下去。而这种传递的方式就是职业教育。由于原始社会早期还没有文字、书本,因此最有可能的教育方式就是口耳相传与亲身示范,即在实际进行生产活动过程中对受教育者进行现场教学。这些看似朴素的手段实则进行职业教育最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至到了今天,诸如“示范指导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现场教学法”仍然广受推崇。自然分工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可能,是人类社会职业教育的起始点。

2.社会大分工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三次重大变革,生产力的全面提升,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众多职业应运而生。这也对从事每一行业的人员技艺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教育的出现就满足了这一需求。

关于原始社会技能传授的传说,《韩非子?五蠢》说:上古之世,“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这反映了原始社会时期,燧人氏教先民钻木取火,教人熟烹饪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燧人氏的神话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利用自然火,进化到人工取火的情况。

关于耜耕农业的传授记载,《易经·系辞》中是这样反映的:“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8]这记载了神农氏发明农具,以木制耒并传授给先民的过程。神农氏除了发明农耕技术外,还发明了医术,制定了历法,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等。并以此撰写了人类最早的著作《神农本草经》、教人种植五谷、豢养家畜,使中国农业社会结构完成。因为他发明农耕技术而号神农氏,因以火德王,故称炎帝、赤帝、烈(厉)山氏。

《韩非子·五蠧》提到:“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引文记载了有巢氏教原始先民构木为巢,以避野兽,从此人们才由穴居到巢居。从这个角度看,有巢氏实际上代表着当时人类发展的一个阶段,从原始的山洞居住发展到建造房屋的阶段,是进步的一个标志。

另据《尚书·尧典》记载,相传尧是一位贤明的部落领袖,他在位时命羲和观测日月星辰之象、制定历法,教导人民依照时令季节稼穑耕种。继尧之后的舜,任命周族的始祖弃担任农师,交给人民种植庄稼的技术;任命夔为典乐之官,负责乐舞教育。可见,在尧、舜时期人们就已经具有对专门职业赋官负责专门教育的意识了,这种系统的专业教育对于学习者高效、全面地掌握技能大有裨益,也是职业教育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四、结语

我国原始社会经历的四次分工,为原始职业分类提供的前提,也为职业教育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原始社会生产关系、原始社会分工和原始社会职业教育之间存在着层层递进,相互推进的关系。

对于原始社会时期的职业教育,我们要怀着敬意去看待。正如聂运伟先生在《试论原始社会中的教育问题》中提到的:从表面上看,原始社会的职业教育功能无疑是简陋的,不过从人与文化关系的视角看,原始职业教育中体现出的功能性法则也是值得现代人类深思的宝贵财富。[9]

参考文献:

[1][8]王玉哲.中国古代物质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7,27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2463

[3][4][7]路宝利,朱宝昌.中国原始社会“职业教育”特征与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01:111-115.

[5]尹焕章,张正祥,纪仲庆.江苏邳县四户镇大墩子遗址探掘报告[R].考古学报.1964年第2期

[6]彭林,齐吉祥,范楚玉.中华文明史[M].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323-326

[9]聂运伟.试论原始社会中的教育问题[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3:71-75.

推荐访问: 原始社会 生产关系 职业教育 状况 我国

【我国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状况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研究】相关推荐

工作总结最新推荐

NEW
  • XX委高度重视党校的建设和发展,出台《创建全省一流州市党校(行政学院)实施方案》及系列人才培养政策,为党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州委党校在省委党校的悉心指导下、州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

  • 为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树牢“清新简约、务本责实、实干兴洛”作风导向,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执纪执法铁军,经县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在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开展“转变作风工作

  •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发展活力,按照中共XXX市委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全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四个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工作队与村“两委”结合本村实际,共同研究谋划xx村

  • 今年来,我区围绕“产城融合美丽XX”总体目标,按照“城在林中,水在城中,山水相连,林水相依”以及“城乡一体、景城一体、园城一体”的建设思路,强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房地产开发和城市风貌塑

  • 同志们:新冠疫情发生至今已有近三年时间。三年来,在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集团公司范围内未发生一起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当前国际疫情仍在扩散蔓延,国内疫情多

  • 我是毕业于XX大学的定向选调生,当初怀着奉献家乡、服务人民的初心回到XX,在市委的关心关爱下,获得了这个与青年为友的宝贵历练机会。一年感悟如下。一要对党忠诚,做政治坚定的擎旗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

  • 同志们: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认真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全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研究我县安全生产和安全隐患大

  • 2022年市委政研室机关党的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届X中X会和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自觉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

  •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市直机关基层党建示范点工作会议,一方面是对各示范点单位进行表彰授牌,另一方面是想通过这种会议交流的方式,给大家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平台和机会。市直工委历来把创建基层

  •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学校党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要求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部、×××厅关于疫情防控的系列要求,认真落实驻地防疫部门的工作举措,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以最高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