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民众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特征研究

| 浏览次数:

摘要:使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汶川灾区陕西勉县民众对地震灾害的认知与响应。结论如下:① 灾区民众对汶川地震灾害的认知与响应综合得分率偏低;② 研究区女性的地震灾害认知程度和地震灾害的响应水平与能力略高于男性;③ 公职人员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的综合水平得分率最高,工商业者在地震灾害知识4个变量上的得分率均较低;④ 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在面临汶川地震灾害的巨大冲击时,认知与响应能力总体上随年龄增加而呈现降低趋势,41~50岁年龄段人群出现明显反弹现象;⑤ 受教育程度与认知与响应综合水平及地震灾害知识间的正相关最强,与防震减灾技能和情绪、信息传播2个变量间的相关性稍弱,与灾时自救互救实况没有相关。

关键词:地震灾害;认知;响应;勉县;民众

中图分类号:P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666(2011)04-0538-09

0引言

据中国地震信息网公布的数据,汶川“5•12”地震涉及四川省18个市(州)和甘肃省、陕西省、重庆市等部分地区,包括237个县(市),受灾面积超过1×105 km2,受灾人口达2 792万人。除新疆、黑龙江和吉林3省区外,地震影响波及到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乃至境外,这是自1290年蒙古赤城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地震、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中国伤亡最为惨重的一次地震。王连捷等(2009)、张永双等(2009)、殷跃平(2009)、钱骏等(2009)、李勇等(2009)、冯杭建等(2009)、郑勇等(2009)、王晓青等(2009)、刘斌涛等(2008)、许冲等(2009)以及Tantala等(2008)从发震机理的数值模拟、地震内外动力耦合、次生灾害特征分析和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等方面对汶川地震进行了详细研究,但基于社会民众层面的地震灾害风险与脆弱性研究却很少见,目前只有苏桂武等(2009)以四川德阳为例,从社会民众层面对汶川地震的认知与响应进行了初步研究。

地震灾害社会层面的研究是防震减灾和制定地震灾害应急预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此类研究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已有的研究结果(王兴中等,1988)表明,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感知环境是人类决策的主要依据。不同类型的居民对地震灾害的认知和响应是不同的,这种差异又会对个人的心理健康和行为反应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减灾对策,组织“有序的人类活动”(叶笃正等,2001),不仅要重视科学家对地震灾害的认知,也要重视普通民众对地震灾害的认知与响应,缺乏民众认知的决策是不完备的,并且也会直接影响减灾的绩效。关于人类对灾害的认知、感知与响应、适应研究,美国地理学家White是最早系统研究人类对灾害适应问题的学者,他建立了“环境灾害及其影响以及人类对它们的响应的全球类型和各种文化类型”的研究模型(刘东生,2002)。DomineyHowes和MinosMinopoulos(2004)关于民众对火山喷发的感知研究则表明:老年人与青年人之间、官员与普通民众之间对灾害风险的感知都有明显差异。国内,李景宜等(2002)和Zhou等(2003)构建了普通民众感知灾害能力的测评指标体系;田青等(2005)和王媛等(2006)讨论了中国东北地区农民对气候变化和气候灾害适应的问题。目前,灾害认知(感知)、响应、适应研究在国内尚属初期,构建这一研究领域的理论、方法和实际应用体系,尚需大量具体工作。基于社会民众层面的灾害认知与响应的理论来讨论地震灾害问题在国内尚不多见。汶川8.0级地震灾害再一次表明,人类特别是普通民众如何和在何种程度上认知、响应灾害,是影响一个地区的灾害脆弱程度和基本减灾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以汶川重灾区陕西省勉县民众对地震灾害的认知与响应为切入点,构建了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测评指标体系,系统研究了当地民众对地震灾害的认知与响应的问题,为提升区域减灾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地震研究34卷

第4期

王长燕等:普通民众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特征研究——以汶川地震勉县灾区为例

1研究区域和方法

1.1研究区域

勉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汉中盆地西端(32°53′~33°38′N,106°21′~106°57′E),地处汉江上游,居陕、甘、川三省交汇地带。全县辖25个乡(镇),242个行政村。从地质构造上讲,该区处于扬子地块北缘和松潘—甘孜造山带东南缘两大地质构造单元的交接部位,北临勉略断裂带与南秦岭造山带相接,龙门山活动构造带北东延伸带,该区周围有阳平关(青川—阳平关)断裂、映秀—北川断裂和灌县—江油断裂,勉县位于映秀—北川断裂和灌县—江油断裂之间(李勇等,2009;张拴厚等,2008;国家减灾委员会,科学技术部抗震救灾专家组,2008)。

勉县地震基本属于波及震,历史上没有强地震记载。据历史记载在勉县发生的地震是清道光2年(公元1822年),震中在勉县城东约1.5 km处,震级为4.2级。历史上勉县受地震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是1920年宁夏海原MS8.0地震。较近的一次是1976年8月16日四川松潘、平武的MS7.2地震。受青藏高原东北缘块体运动,勉县临近地区地震活动具有强度高、频率大、周期短的特点,多数地震波及该区,并易引发次生山地地质灾害等,加重了该区的震害。汶川地震重灾区勉县为Ⅶ度区,面积加权平均烈度为Ⅶ度,死亡和失踪人数为7人,倒塌房屋6 635间,万人倒塌房屋率为154间/万人,危害民居44地(处),危害公路5处,威胁水库2座,损毁土地2 km2,地质危害危险度为0.48,万人转移安置率为3 169人/万人,国家减灾委员会、科学技术部抗震救灾专家组(2008)将该区划分为重灾区,综合灾情指数为0.187 1。

1.2样本结构

本次调查以陕西省重灾区之一勉县的普通民众为研究对象,在受灾严重的勉阳镇、黄沙镇等12个乡镇布采样点(图1),采用随机抽样和入户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00份,回收率为80%;其中有效问卷352份,有效率88%。为确保调查所得数据能较好地概括研究区内民众在认知地震灾害和响应汶川地震实际影响上的整体状况,选取调查对象时充分考虑了样本的性别比例、年龄段搭配、职业或行业特点、学历结构等(表1)。

图1研究区域

Fig.1Study area

表1调查对象构成

Tab.1Structure of the investigated objects

个体特征性别年龄段男女11~20岁21~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0岁

人数/人174178687878633926

个体特征文化程度职业小学及文盲初中高中及大专大专以上农民公职人员工商业者学生

人数/人123988447153304088

1.3民众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调查问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普通民众对汶川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的主要内容,笔者在前人研究云南普洱地震和四川德阳地震(苏桂武等,2009;王若嘉等,2009)的基础上,综合取有关专家意见设计了该问卷(表2)。在受灾严重的宝鸡陈仓、金台等市区及城乡结合部作了初步调查后,又对问卷进行了修订,主要以民众对地震灾害的认知(包括地震灾害知识、防震减灾技能)与响应(包括自救互救和灾害信息获取渠道)两个部分作为指标构建评估体系(表2)。

推荐访问: 灾害 认知 民众 地震 响应

【普通民众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特征研究】相关推荐

工作总结最新推荐

NEW
  • XX委高度重视党校的建设和发展,出台《创建全省一流州市党校(行政学院)实施方案》及系列人才培养政策,为党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州委党校在省委党校的悉心指导下、州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

  • 为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树牢“清新简约、务本责实、实干兴洛”作风导向,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执纪执法铁军,经县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在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开展“转变作风工作

  •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发展活力,按照中共XXX市委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全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四个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工作队与村“两委”结合本村实际,共同研究谋划xx村

  • 今年来,我区围绕“产城融合美丽XX”总体目标,按照“城在林中,水在城中,山水相连,林水相依”以及“城乡一体、景城一体、园城一体”的建设思路,强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房地产开发和城市风貌塑

  • 同志们:新冠疫情发生至今已有近三年时间。三年来,在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集团公司范围内未发生一起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当前国际疫情仍在扩散蔓延,国内疫情多

  • 我是毕业于XX大学的定向选调生,当初怀着奉献家乡、服务人民的初心回到XX,在市委的关心关爱下,获得了这个与青年为友的宝贵历练机会。一年感悟如下。一要对党忠诚,做政治坚定的擎旗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

  • 同志们: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认真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全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研究我县安全生产和安全隐患大

  • 2022年市委政研室机关党的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届X中X会和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自觉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

  •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市直机关基层党建示范点工作会议,一方面是对各示范点单位进行表彰授牌,另一方面是想通过这种会议交流的方式,给大家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平台和机会。市直工委历来把创建基层

  •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学校党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要求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部、×××厅关于疫情防控的系列要求,认真落实驻地防疫部门的工作举措,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以最高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