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生上网与心理健康关系

| 浏览次数:

【摘要】:上网已经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了解时事、交流感情、查询信息、休闲娱乐的重要途径,成为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来说,“网络化生存”、“网络人生”已经成为最好的生活写照,加强对学生网络观念和上网行为的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意义重大。

【关键词】:心理健康 网络行为 网络观念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互联网以其受众广、时效强、功能多、容量大、交互式等多种特点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影响力,迅速进入社会各个领域。如今,上网已经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了解时事、交流感情、查询信息、休闲娱乐的重要途径,是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来说,“网络化生存”、“ 网络人生”已经成为最好的生活写照,这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上网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问题。

一、网络在学生中引发的各种心理障碍

1、网络综合症

网络综合症与吸烟、酗酒等上瘾行为有着惊人的相似,一上网就兴奋异常,上不了网就“网瘾难耐”。其典型症状为:整天沉溺于网络,甚至不吃不喝不睡,通宵达旦,导致体能下降、生物钟紊乱、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低落、思维模糊、疲乏无力等一些不良生理和心理反应,严重者甚至“走火入魔”,出现体能衰竭或精神异常。他们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网上度过,随着上网时间越来越长,对网络产生极度的痴迷,最终无法自拔,成绩下降了,身体也不行了。专家提醒家长和老师注意控制青少年的上网时间,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2、人际关系障碍

由电脑网络引发的人际关系障碍主要表现为网络孤独症、人际信任危机和各种交际冲突。网络孤独症与网络综合症非常类似,只是前者更多表现出生理和认识方面的障碍,后者侧重于人际方面的障碍。网络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的人际信任危机也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网民的现实人际交往态度,出现人际交往障碍。聊天室等虚拟社区以匿名或化名方式进行的网络交往既无法规范人们言论的真实性,甚至也公开承认或默许交往者的虚假言论。网络交往的虚幻特点使得很多学生抱着游戏般的心态参与网上交际,不仅自己撒谎面不改色心不跳,对他人言行自然也是毫无信任感可言。这种网上的人际信任危机可能迁移到他的现实人际交往中,导致现实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真诚性的怀疑和自身真诚性的缺乏,进而影响与他人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3、人格障碍

网络人际交往还可能诱发各种人格障碍,比较突出的有攻击型人格障碍、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等。网络人际交往具有匿名性特点,由于学生网民以为对自己的言行无须承担任何责任,他们往往在言语上非常直接坦率。而且,学生在网络生活实践中养成的攻击性言行特点,可能强化其人格特质中的攻击性因子,形成攻击性人格。双重或多重人格是指在一个人身上体现出两种或多重人格,在不同时间与地点交替出现。由于虚拟社区和聊天室普遍采用化名式的“网名”,学生网民往往都有自己的虚拟身份,有的学生同时拥有多个代表着不同身份和性格特点的网名。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都经常面临着网上网下判若两人或时而张三时而李四的多重角色冲突。当多种角色之间的冲突达到一定程度或角色转换过频时,就会出现心理危机,导致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

二、积极采取措施,减少网络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由此看来,过度上网会严重威胁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来说必须要注意网络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

1、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观念

网络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它的到来是不可抗拒的,有着其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对这个潮流我们只能“迎”不能“拒”。但是对待网络,我们必须坚持科学的客观的态度来分析和对待。对于学生来说网络有它自己独特的优势:掌握计算机知识,是学生适应社会必备的能力;互联网正在改变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网络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沟通渠道。总之,网络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平等意识、主动参与和探索精神。在认识网络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网络已经影响到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网络带来了不良信息;网络的人际关系的虚拟化影响学生在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上网时间的不当,影响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规律,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睡眠和饮食没有规律。

2、教给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

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这是教育者在教给学生使用网络的时候必须注意到的。要做到正确使用网络,我们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防范网络成瘾的成功经验,把学生对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进行正确引导,趋利避害,有效地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把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到有利的方向上。首先要让他们充分了解网络的功能与特点,掌握其具体的操作技能,自觉地把网络当作学习、工作的工具,而不是玩乐、游戏和聊天的空间。其次要养成良好的使用网络的习惯。由于学生面对网络的诱惑很难理智地克制自己,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自制能力培养的同时,告知学生在上网之前必须设定目标,有选择地进入各类网站,查找相关资料,不能盲无目的地在网上漫游。

3、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

从目前来看,有很多学生选择校外上网,这也是校外网吧如雨后春笋般一个接一个冒出来的原因,这也充分说明了校园网的规模远远没有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在校外上网,也带来了安全隐患。因此,建立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对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学生的安全有了保障;有利于对学生上网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学校网络文化的建设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硬件设施的建设。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根据学生的需求,提倡以人为本思想,一学生为本,完善学校网络硬件设施的建设和配置,为学生提供便利的上网条件。另一方面是软件环境的建设,就是在给学生提供上网硬件条件的同时加强网络平台的建设。通过网络平台可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的场所,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健康的信息,满足学生的需求。

4、以心理咨询为重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已经日益突出。心理咨询是学生心理教育中最直接的工作,对解决单个学生特定的心理问题具有课堂教学无法代替的作用。在每学期新生入校后进行心理测试,一方面建立心理档案,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心理素质情况,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同时将测试结果单独反馈给学生本人,并对学生普遍性的问题进行集体心理辅导,对少数心理问题突出的学生进行重点心理辅导。对发现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医治,这样就会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另外,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要进行正确指导,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正常的人际交往能消除人的孤独感,缓解心理压力,振奋精神,培养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社会价值感,增进社会适应能力,形成乐观豁达的认识观念,实现个性的全面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学生不当地使用网络已经威胁到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管理者和教育者的学校,必须清醒认识到这个问题,采取有效的手段,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观念,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才能减少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施丽红.论网络对教育的影响.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蒋云尔.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3]李玉生.互联网的双重影响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推荐访问: 心理健康 上网 关系 学生

【论学生上网与心理健康关系】相关推荐

工作总结最新推荐

NEW
  • XX委高度重视党校的建设和发展,出台《创建全省一流州市党校(行政学院)实施方案》及系列人才培养政策,为党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州委党校在省委党校的悉心指导下、州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

  • 为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树牢“清新简约、务本责实、实干兴洛”作风导向,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执纪执法铁军,经县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在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开展“转变作风工作

  •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发展活力,按照中共XXX市委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全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四个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工作队与村“两委”结合本村实际,共同研究谋划xx村

  • 今年来,我区围绕“产城融合美丽XX”总体目标,按照“城在林中,水在城中,山水相连,林水相依”以及“城乡一体、景城一体、园城一体”的建设思路,强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房地产开发和城市风貌塑

  • 同志们:新冠疫情发生至今已有近三年时间。三年来,在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集团公司范围内未发生一起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当前国际疫情仍在扩散蔓延,国内疫情多

  • 我是毕业于XX大学的定向选调生,当初怀着奉献家乡、服务人民的初心回到XX,在市委的关心关爱下,获得了这个与青年为友的宝贵历练机会。一年感悟如下。一要对党忠诚,做政治坚定的擎旗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

  • 同志们: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认真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全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研究我县安全生产和安全隐患大

  • 2022年市委政研室机关党的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届X中X会和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自觉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

  •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市直机关基层党建示范点工作会议,一方面是对各示范点单位进行表彰授牌,另一方面是想通过这种会议交流的方式,给大家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平台和机会。市直工委历来把创建基层

  •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学校党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要求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部、×××厅关于疫情防控的系列要求,认真落实驻地防疫部门的工作举措,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以最高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