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科学视域下的科学发展观

| 浏览次数:

摘要:社会发展理论与科学思想发展史是密切相关的。传统社会发展理论受近代简单性科学思想的影响和支配,形成了只注重经济与财富的线性增长,而往往忽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非线性、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社会发展因素,割裂了自然与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从而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断裂和社会的不和谐。社会发展是复杂的,复杂性科学能够揭示出社会发展的复杂变化。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社会发展理论包含了社会发展的整体性、非线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等特征,符合复杂性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科学性。关键词:简单性科学;传统社会发展理论;复杂性科学;社会发展的复杂性;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09)03—0031—07    当前,我国上下都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那么,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究竟是指什么?从“科学发展观”一词本身的内涵来看,它一方面是指科学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指科学方法的发展。目前,我们正在学习和实践的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其实质上是科学理论方法的科学性。这种科学性主要体现在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基本方法。实际上这是一个科学与社会发展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分析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就必须从科学思想发展史与社会理论发展史两个方面去对它的科学性进行评价分析。    一、简单性科学与传统社会发展理论    简单性科学是在承袭古希腊自然哲学思想中的理性思维,在超越古希腊那种学者传统和工匠传统长期分离的基础上依据近代数学和实验科学的发展而产生的。  古希腊时期是哲学创新的时期,是智人创造的时期,是理性萌生的时期。因此,理性在那个时代是至高无上的。但是,科学在当时社会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究其原因在于,尽管一些传统技艺在当时社会生产中得以运用,但是,从事这种技艺活动的人被认为是卑贱的,而那些搞哲学研究的智者则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作为一种知识形态的潜在生产力的科学,它要发挥现实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就必须转换为技术,并通过技术形态在社会生产中运用才能发挥它的作用。然而,科学与技术没有结合起来。  社会发展到近代,随着笛卡儿的身心二分法的出现,科学的理性地位大大提高,人们认识世界的路径开始出现主客体完全分离。在这样一种哲学导向下,科学思想大放异彩,涌现出一大批如哥白尼、第谷、布鲁诺、开普勒、伽利略和牛顿等科学思想家。他们在机械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利用近代数学和科学实验方法创立了简单性科学。特别是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公式、麦克斯韦电磁理论方程都是用数学公式去表达自然界的神秘规律。这表明,简单性科学具有线性、确定性、还原性、加合性、可逆性以及可预测性的特征。但是,这些特征真的能够完全概括出自然界的本质规律吗?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当时的科学家们往往采用“奥卡姆的剃刀”把自然界中的非线性因素剃掉了,从而使科学成为一种在理想的、抽象的、理性的“真空”中建构的。尽管它浓缩了自然的本质规律,但是,这个规律是脱离现实的,并没有揭示出包括这个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的复杂动态变化。在这样一种绝对理性空间里,就产生了传统社会发展理论。  传统社会发展理论的产生还是西方工业革命时期这个社会发展“巨轮”(蒸汽机)在生产发展中的转动所造成的。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技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同时产生往往只追求经济与社会财富增长的传统社会发展理论。但是,这种传统社会发展理论仅仅局限于对自然的理解,只注重经济与财富的单线性增长,而往往忽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那些非线性、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社会发展因素,割裂了自然与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从而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断裂和整个社会的不和谐。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地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给人类带来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灾害频发等诸多灾难,这些都是制约社会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都是利用简单性科学方法所产生的后果。    二、复杂性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    但是,科学是一条永不停息的河,即便在黑暗的中世纪也没有中断。只是说,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因理论自身应用范围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哥白尼式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以牛顿经典力学为代表的简单性科学理论自身的局限性,从而使物理学陷入危机。但是,科学之河是不会断流的。物理学危机之后,爱因斯坦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普朗克创立了量子假说,从而使人们对自然的探索从宏观深入到自然的宇观和微观领域,揭示出自然界变化发展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否定了简单性科学的绝对性和确定性。此后,科学理论飞速发展。继一般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之后,耗散结构理论、超循环理论、突变论、协同学、混沌论以及分形理论等一系列复杂性科学理论产生。这些理论为揭示自然、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复杂性提供重要方法论指导,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密切,自然和社会的复杂性本质和规律更加突显出来。  (一)复杂性科学思想中的复杂性特征  复杂性科学是相对于近代的简单性科学而言的,是研究自然、社会、生命、经济、组织和管理等新兴交叉的学科,是21世纪的科学。它主要指20世纪40年代末一般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老三论”)之后在科学之树上盛开出的一簇绚丽多彩的诸如耗散结构论、超循环理论、突变论、协同学、混沌论和分形理论等复杂自组织理论。当前,这些理论已经远远超出它们自身的研究视域,广泛地应用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加速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融合研究的步伐。  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学派领袖普利高津针对克劳修斯热力学的“退化”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之间的尖锐对立,指出克劳修斯所研究的宇宙是封闭的系统,而达尔文所研究的生物系统则是开放的。于是,他通过对东方有机整体论和法国哲学家伯格森生命有机论哲学思想的挖掘,在1969年提出了研究耗散结构的性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耗散结构论。耗散结构论认为,所谓耗散结构就是在系统那种开放的条件下,在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通过随机涨落而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的结构。因此,一个耗散结构的形成必须要求系统是处于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的、其系统内部存在非线性反常涨落的结构。普利高津的哲学探索主要集中在“从存在到演化,从一探索多(或从简单性到复杂性),从人作为旁观者到作为参与者”。这体现出他在对耗散结构论思想探索中对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对自然的伦理责任的高度重视。  超循环理论是德国生物化学家艾根针对生命如何从物理和化学的层次突现出来,在1960年提出的关于分子体系的自组织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生命的超循环机制或过程分为“自选择、自组

织与自稳定三个主要阶段”。在自选择阶段,那些具有进化发展优势的突变体在发生和生长过程中处于远离平衡态下,它通过偶然涨落去自复制实现自主选择,从而打破生命系统原有的稳定行为。在自组织阶段,那些经过自复制(“正反馈”)实现自主选择这种偶然涨落的突变体经过竞争、相互协同从而建立其生成总体稳定的负反馈机制。在自稳定阶段,这些突变体在系统的整体功能不断得以完善情况下最终使系统保持稳定的发展和进化。因此,超循环理论以超循环形式揭示出系统的不可还原性、层层涌现的整体性,从而为我们研究自然界乃至社会组织结构的循环发展提供了新的科学基础和方法论原则。  协同学是德国物理学家哈肯在1973年创立的。它主要是研究各种不同类型的系统在一定的外部条件下组成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协同效应,使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发展以及从有序又转向无序的自组织理论。哈肯通过对激光产生过程中的慢驰域变量和快驰域变量之间的协同关系给予分析,从而取代了热力学中的熵的概念。突变论是法国数学家托姆在1972年提出来的。托姆最初用形象而精确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和预测事物的连续性中断的质变过程。托姆认为,系统所处的状态可用一组参数描述。当系统处于稳定态时,标志该系统状态的某个函数就取唯一的值。当参数在某个范围内变化,该函数值有不止一个极值,系统必然处于不稳定状态。  混沌论和分形理论是继耗散结构论、超循环理论、协同学等自组织理论之后,自组织理论的一个更新的发展阶段。最早涉及混沌问题的是平衡热力学,人们把热力学的平衡态例如克劳修斯的“宇宙死了”实际上就是看作一种混沌态。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对大气湍流现象的研究揭开了现代混沌研究的序幕。1979年协同学创始人哈肯认为,系统不仅可以通过突变从混沌进化到有序结构,而且还会通过突变由有序结构转化为混沌。到目前为止,混沌论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发现了许多种从有序走向混沌的途径。例如,美国科学家费根鲍姆提出倍周期分岔理论。他认为,系统的外参量的变化将会引起系统通过周期加倍从有序走向混沌。混沌论研究表明,混沌并不等同于纯粹的无序和混乱,而是具有表象上的无规整性和深层高级的有序结构,是无序和有序、随机性和确定性的对立统一体。混沌主要有内禀随机性、局域不稳定性、非整维性和中国套箱结构等特点。分形理论是直接从非线性复杂系统本身人手,从未经简化和抽象的研究对象本身去探讨不规则图形几何性质的一门新兴数学学科。它是美国数学家B·B·曼德勃罗特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从本质上来看,分形与混沌都是非线性方程所描述的非平衡过程及其结果。混沌运动的随机性与初始状态的涨落有关,分形结构的具体形状或无规则也与初始条件的变化有关。混沌运动的奇怪吸引子与分形结构都具有自相似的性质。但是,混沌和分形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混沌是研究系统随时间演化的行为特征,而分形是研究系统行为的空间结构,是自然界和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无处不在。  总之,上述复杂性科学的理论所代表的这种崭新的自然哲学,打破了简单性科学仅仅把自然规律归结为简单的、规则的、线性的以及还原的,确立了从存在到演化、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简单性到复杂性、从线性到非线性的转变这一崭新的自然观,揭示出自然界在本体论上具有偶然性、多样性、不可逆性、突现性、整体性、非加合性、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随机性、无序性、非线性、自组织性等特征。从目前来讲,这些复杂性科学思想的应用已经远远超出了它们当时的研究范围,被广泛地应用于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同时,这些复杂性科学思想把有序性和无序性、确定性和随机性、决定论和非决定论、量变和质变、稳定和发展、偶然性和必然性、有限和无限、简单和复杂、线性和非线性都整体统一起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思想,为揭示社会复杂性发展提供重要方法论。  (二)社会系统发展的复杂性  我国著名的科学学创始人钱学森认为,只有巨系统才可能出现真正的复杂性。从本质上来讲,我们的社会系统正是典型的开放复杂巨系统。社会系统发展突出表现为多元性、多样性、多层次性、随机性、不稳定性、非周期性、奇异性、不可逆性等特征。这些特征是社会本身的特征,也是社会复杂性问题的表现。  从社会系统复杂对象来看,这个复杂对象体现在它的“巨型规模、组分异质性、对外开放、非线性因素以及不确定性因素”等方面。  (1)从巨型规模来看,我们的社会是拥有巨型规模的系统。这个系统是产生复杂性的必要条件。巨型的社会规模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中国就是一个典型。到目前为止,中国有十三亿多人。虽然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资源是丰富的。但是,从人均来说,则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这就给我们社会发展以及人的生存带来巨大压力,并衍生出一系列次要社会问题。这是从对象的规模上体现出的社会本身的复杂性。  (2)从社会组分异质性来看,所谓组分异质性就是指社会结构组分的性质不同。人的复杂性是社会结构组分复杂性的根源。由于人的复杂性和变动性在任何情况下都难以做到其全部组分功能的完全整合,从而导致在组分过程中因利益冲突而产生难以穷举的不同关系。差异、矛盾成为社会系统复杂的内在根源。例如,随着现在就业压力的增大,一些高校在引进人才政策上就存在因部门之间异质性而导致相互扯皮、不负责的现象。  (3)从对外开放来看,一个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在相当程度上是其环境复杂性的反映,对环境开放是系统复杂性产生的重要根源之一。因为社会系统对外部环境的开放会促使社会系统的结构、功能、特征多样化,增加系统的内在异质性。当今的世界,开放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不开放则意味着不能可持续发展。因此,当今的社会越来越走向开放。但是,在开放的时代,由于各个国家的政治体制、运行机制和意识形态等都存在着多元化从而造成这个社会的复杂化。  (4)从非线性因素来看,所谓非线性就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多因素组分过程中那些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社会系统发展过程中,因这些非线性因素造成的复杂性现象应有尽有。例如,社会内在因果关系的非线性,这种区域分布不平衡的非线性等。这些非线性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我们的社会复杂化。  (5)从不确定性因素来看,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大量如金融危机、海啸、非典、禽流感、地震、甲型H1N1流感等具有不可预测性、突发性、高风险性的社会发展因素。这些因素给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  从社会发展实践来看,在我们现实社会发展实践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现实利害与利益以及国家之间等因素的冲突。比如环境治理问题就

存在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争议。一些发达国家提出要制裁现在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发展中国家。但是,像我们中国这样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就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造成世界环境恶化并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要承担的责任,因为造成世界环境恶化首先是由发达国家工业革命造成的,这就在环境问题上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另外,在现实社会发展实践中,也常常出现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公平与效率、发展与稳定、当代与后代、治标与治本等各种各样的矛盾和矛盾群,这也是造成社会发展复杂性的重要原因。因此,一种发展观要成为科学的发展就必须准确地把握上述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复杂性表现,必须用复杂性科学方法去寻求新的理念和新的理论方法。    三、科学发展观:一种蕴含复杂性科学思想的发展观    当前,作为一种新哲学理念(世界观和方法论)、一种新意识形态的科学发展观是在借鉴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思想,总结我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并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个理论体系本身蕴含着复杂性科学思想和方法,是符合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的。(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我们知道,西方是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也是最早受到灾难而觉醒的,他们最早发起了“绿色运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人们对传统发展观以及后果进行了深刻总结和彻底反思,在社会发展理念上发生了明显变化,这对我国社会发展也产生重要的启发作用。  在我国社会发展理论上,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尽管我国各届领导人都对社会复杂性问题高度重视,但是,长期以来,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传统社会发展观一直主导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把邓小平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仅仅理解为经济发展是主要的,其他的则是次要的。当前,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彻底地改变了这种传统社会发展理念,例如,党的“十七大”把原来的经济“又快又好”发展转变为“又好又快”就是在发展理念上的重大转变。原来的“又快又好”是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最终的目的是达到“好”。但是,这个目的在实践过程中会达到吗?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它要付出惨痛的环境代价。但是,“又好又快”的发展是指在社会发展中我们首先要有好的发展意识,然后才能达到快的目的。当然,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和中国面临的新问题,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党的“十七大”在借鉴西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理论体系,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概括为:发展是第一要义,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个理论体系体现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  (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表现  从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四个组成部分来看,它们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发展是第一要义”表明,当代的中国必须发展,不发展中国就要落后,就要倒退,不发展中国就不会生存。但是,我们的发展必须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也就是说,我们的发展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保持发展,要达到“以人为本”的目的,我们必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采取统筹兼顾。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所在。因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根本方法和复杂性科学的科学方法论是一致的,是复杂性科学方法论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理论中的具体应用。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社会发展的“以人为本”观点来看,这里的“人”并不是西方人本主义思想中的抽象的“人”,而是全体社会的劳动者。因此,“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就是说我们的发展要以人民利益为本,以服务大众为本。这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传承,更是作为长期执政党对于自身的要求和对人民的承诺。因此,“对‘以人为本’作抽象化解读和争论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不要去谈它抽象不抽象,只是说“以人为本”主要是针对执政党在体制、作风和思想状态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而对症下药,充分体现了党对于提高自身执政能力的自觉追求。这就是说,我们的党已经转换了观念,我们原来重视对物的管理,对经济利益的追求,现在我们的重心转向追求人的发展、人的生存、人的素质等各个方面。这是我们生存的必要条件。这体现出了我们党的理性发展意识、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公平意识、团结大多数人和社会服务的意识。  (2)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来看,因为科学发展观明确地把社会发展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工程。它不是强调那种单纯把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唯一发展目标的片面发展,而是强调社会发展的整体性,把社会发展视为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科技进步、文化价值观变迁、自然协调、人的全面发展等因素的非线性、动态变化的有机整体发展。这在科学发展观内在规定的各要素(即全面、协调、可持续和以人为本)间的相互关系中就能够揭示出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因此,必须利用系统的整体互利互动和协调一致,使政治、经济、文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发展,使发展成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整体协调的发展,使发展成为“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这里所讲的整体思考符合复杂性科学,特别是系统整体论的思想。  (3)从社会发展的非线性来看,所谓社会发展的非线性就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个要素之间那种复杂关系。这种复杂关系会产生社会发展过程中如前面我们提到的金融危机、海啸等具有不确定性、偶然性、不稳定性、不可预测性的社会现象,都会产生“蝴蝶效应”。因此,我们必须利用复杂性科学、非线性科学的突变论研究方法去研究它们形成复杂非线性机制,这样我们才能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些社会发展中的非线性因素与复杂性科学是一致的。  (4)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来看,科学发展观根据我们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城乡、经济社会、区域、人和自然以及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的协调发展“五个统筹”的方法。“五个统筹”的方法和复杂性科学中的协同学研究方法是一致的,也是复杂性科学研究方法在社会发展中的具体运用。当前,我国存在着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资源、人力等各方面都不平衡的现实。‘提出“五个统筹”方法的目的就是要达到社会整体协调发展。这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已经开始实践,如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和“中原崛起”的战略发展规划。当然,这个过程也是比较漫长的。因此,我们如何协调、转换观念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当然,“协调”是一个分析矛盾、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是符合抓方向、抓全局、抓成效的基本思路,符合复杂性科学中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5)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来看,科学发展观是在借鉴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上和为了解决我国社会发展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是目前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式和必由之路,是对任何形式的短视行为的否定和拒斥。人类历史本质上是不可终止、不可割断的连续过程,只是由于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造成的压力,使当代不能不把这种认识更为自觉、更为强烈地表达出来。当然,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生态平衡的问题,而且也是人自身需要和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是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是人自身、人心灵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要树立一种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要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更高的角度上去审视社会的未来发展。    四、结语    科学发展观是现阶段我们党提出的一种新的哲学意识形态、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体系,具有科学性,符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目前我们都在贯彻和学习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在精神上丰富社会发展理念。同时,我们更应该在实践过程中科学地运用这一新理论,去解决实际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是一项伟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同心同德、众志成城,作出不懈的努力。

推荐访问: 视域 科学发展观 性科学

【复杂性科学视域下的科学发展观】相关推荐

工作总结最新推荐

NEW
  • XX委高度重视党校的建设和发展,出台《创建全省一流州市党校(行政学院)实施方案》及系列人才培养政策,为党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州委党校在省委党校的悉心指导下、州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

  • 为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树牢“清新简约、务本责实、实干兴洛”作风导向,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执纪执法铁军,经县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在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开展“转变作风工作

  •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发展活力,按照中共XXX市委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全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四个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工作队与村“两委”结合本村实际,共同研究谋划xx村

  • 今年来,我区围绕“产城融合美丽XX”总体目标,按照“城在林中,水在城中,山水相连,林水相依”以及“城乡一体、景城一体、园城一体”的建设思路,强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房地产开发和城市风貌塑

  • 同志们:新冠疫情发生至今已有近三年时间。三年来,在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集团公司范围内未发生一起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当前国际疫情仍在扩散蔓延,国内疫情多

  • 我是毕业于XX大学的定向选调生,当初怀着奉献家乡、服务人民的初心回到XX,在市委的关心关爱下,获得了这个与青年为友的宝贵历练机会。一年感悟如下。一要对党忠诚,做政治坚定的擎旗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

  • 同志们: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认真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全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研究我县安全生产和安全隐患大

  • 2022年市委政研室机关党的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届X中X会和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自觉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

  •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市直机关基层党建示范点工作会议,一方面是对各示范点单位进行表彰授牌,另一方面是想通过这种会议交流的方式,给大家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平台和机会。市直工委历来把创建基层

  •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学校党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要求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部、×××厅关于疫情防控的系列要求,认真落实驻地防疫部门的工作举措,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以最高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