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兴趣

| 浏览次数: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3-069-01

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推进,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开拓视野,丰富知识,进行品德教育的好教材,同语、数学科等一样重要。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及家长轻视品德与社会课现象却十分普遍。开学初我通过对学生书面调查,除7人想学外,其余或认为不重要,或认为枯燥而厌学。所以,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品德与社会课的内涵,提升品德与社会课的品位刻不容缓。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讲好一节课的开头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能注意听讲,他们才有可能连续认真地听下去,使学生愉快而主动地进行学习,有利于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活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讲好开头呢?作为教师对教材应有准确把握,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新颖的课堂导入形式。教师可通过讲述与本节课有关的故事、名言、俗语等导人新课;可在新课的开头针对教学重点难点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有目的地听课。学习品德与社会课应像学其它学科一样,在教学中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要遵循“美、趣、活”的原则,着力渲染浓厚的气氛,使学生进入一个充满美的情境,激发学习动机,饶有兴味地进入课文。

我在教学中,上《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课时,从让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则出发,对教学内容和环节的处理以及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体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唤起学生克服困难的志趣,使学生从中获得学习成功的欢乐。首先我从教学“美”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创设情境美。运用录像播放,教学挂图欣赏,教师感情朗读以及导语描述情境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以旅游者身份,假想和作者一起浏览桂林山水,亲身感受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景。这样把学生的知趣、情趣、学趣激发起来,全身心投入到美的情境中去。与此同时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美。作者看见了漓江的水,就发出赞美之概叹,说“百里漓江,百里画廊,令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为什么会产生这么激动的情绪呢?引导学生理解水中带静、清、绿这样奇特的水,从而发出由衷的赞叹。从情入手,激起情感的波澜,进入酿情、入情、动情的情感美体验过程。二是从“精”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将教材按主次详略、组成合理的“重点突出”的教学结构。确定让学生从两个目标中学好文中的内容。(1)、欣赏桂林山和水的特色美。(2)、激发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的感情。这样,从欣赏景色美到欣赏景色特色美,从热爱桂林山水到热爱祖国美好山河,这是提高学习兴趣的关键。三是从“深”的角度,将教学内容按稍高于学生现有认识水平,加以选择和处理。从中体现学习难度,启发学生认知矛盾和探究兴趣,从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设疑解惑的内驱力,使学习成为一种学生自主努力、自主探究获得发展的充满学趣的乐事,为此,从“深”的角度进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追求一些“偏”、“怪”、“难”的问题。如:你从“奇峰罗列,姿态万千”中怎样看出它的“奇”?除了文中所想象到的景物,你还想到它像什么?学生纷纷回答,课堂气氛浓厚,触发想象。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领悟到想象,让学生从形象性,情感味等方面去感受和理解内容,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学习社会课的快乐,心灵得到愉悦,情感受到熏陶。这样,使单调的社会课教学变成入境入情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客观说教形成的意识是暂时的,淡薄的,必须拓展教学途径,丰富社会与品德课教学内涵才能激发长久的兴趣,强化学习意识。教师应摒弃照本宣科等死板教法,采用置疑、竞赛、模拟实践、结合内容谈理想、说向往,进行时事品德教育,加强品德与社会课同语文课的纵向配合等,以此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兴趣,达到强化学习品德与社会课意识,提升其品位的目的。实践表明,品德与社会课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明显攀升。品德与社会课和语文等课有共同之处,在完成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同时,训练学生听、说、读、写、想象等语文能力──这也是提高品位的关键。品德与社会课上有许多词语如“煤海”“棉乡”和动人的诗篇,我们可以激发学生了解一些关于家乡的仿造词,如“煤城”“龙鸟故乡”等,还可以仿写赞美家乡的小诗。

请看下面的案例:我在教《杭州西湖》一课时,详细介绍了杭州西湖,其美丽风景全浓缩在课文中的一首小诗里。为此,我先安排学生反复朗读,加深体会,为仿写创造了条件。然后让学生说家乡北票有哪些值得赞美的特产和风景等。学生都十分感兴趣,对北票的“煤城”“鸟化石”“白石水库”等各抒己见。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了家乡,培养了热爱家乡的情感,并利用仿写,提高了语文能力。同时,从认识西湖,到了解家乡,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拓展了课本资源空间和学习视野,加强了教学资源的整合,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优秀小诗在学校黑板展示,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更灵活地掌握了社会课常识,感受到社会课对学好语文特别是对丰富作文内容的重要。总之,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实验,我认为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明白几个道理,而是要让他们能够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更多地从体验、理解、感悟中得到教益,提高他们的社会生活能力,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自信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推荐访问: 品德 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社会

【激发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兴趣】相关推荐

工作总结最新推荐

NEW
  • 尊敬全院干部职工和家属们、社会各界朋友们:大家节日好!在这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喜获丰收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国庆、中秋双节的到来,值此双节同庆之际,我谨代表**县人民医院向所有在职和离退休的医务工作者致

  • 同志们:今天的会议开得很扎实,会后相关责任单位要根据今天的会议精神,抓紧时间将有关文件修改完善后送审印发。下面,我就做好今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再强调三点意见。一要深刻认识生态环境保护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

  •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用辩证的思维阐释了严管和厚爱的一体两面,充分体现我们党“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基本方针。一、严管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

  • 当前,发展生态经济已经成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市坚持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两手抓,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但是,由于我市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

  • 今年上半年,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要求,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一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我叫XX,来自区发展和改革局。今天我能代表优秀共产党员发言,感到十分荣幸。此时此刻,面对“优秀共产党员”的殊荣,我的内心除了激动,还有深深的责任感。感谢党组织给予我崇高的荣誉

  • 第13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文章强调,“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要锤炼对党

  • 根据会议安排,今天我围绕“深学细悟、以案为鉴、遵纪守法”为主题和同志们作一堂廉政警示党课报告。主要讲三个方面。一、深学深悟,认真领会党的二十大关于正风肃纪和反腐败斗争的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十五部分

  • 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其中之一就是活

  • 同志们:“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广播电视台作为政治机关、党直接领导的意识形态工作部门,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以党的政治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