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衣剂凭潜力去抓机遇

| 浏览次数:

多途径信息显示,国内种衣剂市场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美国,种子处理剂占植保销售额的比例为20%;在欧洲,种子处理剂占植保销售额的比例为15%;而在中国,这个比例仅为5%。据了解,在美国南部水稻种植区,种子处理已经实现30%的覆盖率,而国内水稻种衣剂的应用面积尚不足水稻面积的5%,悬殊的数字发人深省。

在过去10 年中, 先正达公司种子处理剂市场保持着年均10%的增长率,预计未来5 年还将以年均12%的增长率快速增长。今年前9 个月,拜耳作物科学在种子处理方面的销售额达到5.5亿欧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9.8%。11 月10 日,拜耳在北京又成立了种子处理研发中心, 这将是拜耳作物科学在全球的第七个种子处理研发中心。

从国际市场看, 种衣剂是个快速成熟的市场,许多国家都颁布了专门的法律,规定种子必须包衣才能出售和使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都应用了种子包衣技术。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生物技术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国种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建设现代农业,对种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2011年4 月18 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 旨在推进种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全面提升种业发展水平。

作为保障作物良好生长的第一道屏障,种子处理技术在种业发展过程中彰显的作用将越来越大。伴随着种子产业的大发展,种子处理企业的资金投入加大,预示着国内种子处理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袁会珠:

三唑类杀菌剂有优势

三唑酮是第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使用的三唑类杀菌剂,三唑类杀菌剂(1,2,4-三唑)共有约23 个产品实现商品化, 在全球15个销量最大的杀菌剂品种中,三唑类品种最多,共5 个。从销售额分析,三唑类杀菌剂是销售额最大的一类,年销售额约21 亿美元,占杀菌剂总销售额的22.8%。

甲氧基丙烯酸甲酯类约占杀菌剂总销售额的17.5%, 位居第二。其问世对三唑类杀菌剂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但三唑类杀菌剂的销售依然呈上升趋势。三唑类杀菌剂经久不衰、不断增长的原因:

一是杀菌活性高,用量一般小于300 克/公顷。三唑类杀菌剂药效高用药量少,仅为福美类和代森类杀菌剂的1/10~1/5, 麦类拌种用药量(有效成分)从每100 千克种子用药100 克降到30 克, 叶面喷施用药量减少到6~10 克, 将逐步取代福美类杀菌剂。三唑类杀菌剂杀菌谱广, 除对卵菌无效外,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等许多病原真菌均有很高的活性。

二是经过多年使用,甲氧基丙烯酸甲酯类杀菌剂的抗性发展很快,对某些病害,如蔬菜白粉病已逐渐失去控制作用,但与三唑类杀菌剂的混用拓展了三唑类杀菌剂的市场。

三是持效期长,一般叶面喷雾持效期15~20 天,种子处理80 天左右,土壤处理可达100 天,均比一般杀菌剂长,且随用药量的增加而延长。在巴西,三唑类杀菌剂是防治大豆锈病最有效的药剂。

四是内吸输导性好、吸收速度快。一般施药2 小时后, 三唑酮被吸收的量已能抑制白粉菌的生长。作物根吸收三唑酮能力强, 并能向上输导至地上部分,可用种子处理方式施药。

五是可防多种病害, 预防保护、治疗作用较好, 还有熏蒸和铲除作用。可在作物多个生长期使用,可拌种、叶面喷雾,也可加工成种衣剂。

六是具有生长调节作用。浓度控制得当,可显著刺激作物生长,浓度过大(如小麦用三唑酮高浓度拌种),也可能造成药害。

七是被广泛应用于种子处理上。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在种子处理上用量很大,而灭菌唑和种菌唑仅限用于种子处理上。

三唑类杀菌剂在杀菌剂领域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虽然近几年没有新品种问世,但目前还没有哪一类药剂能将其完全替代。

北京新禾丰农化资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技术总监肖艳:

微肥处理有瓶颈

微量元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如小麦缺锌区,补充锌肥效果非常明显,非缺锌区就不明显。由于土壤、施肥、栽培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微量元素失调现象日趋加重,某些作物长势不良、抗性下降,严重者表现出明显的缺素症状,产量与品质下降。目前微肥拌种已逐渐获得很多农户、经销商的认可,但微肥种子处理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由于种子体积小,拌种或浸种补充的养分量有限。在缺素严重的区域,对作物后期补充养分的作用有限,需与土壤施肥或叶面施肥相结合。第二,若使用不当,会造成发芽率下降, 如使用浓度过高、未及时晾干(拌种)、部分产品杂质高等。第三,有些农户喜欢将微肥与农药、生长调节剂等配合使用,应重视混配性问题。第四,使用较多的植物活性物质黄腐酸、氨基酸、甜菜碱、海藻酸、维生素,对种子抗性、发芽有明显协同作用。第五,种子处理面积逐年增加,但种子处理市场竞争激烈,微肥产品质量良莠不齐,零售商对微量元素使用专业性不足,农户在微肥应用、种子处理上存在误区。此外,微肥种子处理还需重视养分渗透性、安全性、混配性等技术问题。

目前新禾丰微肥种子处理主要应用在水稻、玉米、小麦、棉花、花生等作物上,包括锌、钼、锰、硼等,通过拌种、浸种单独使用或与农药、生长剂、微生物等配合使用。从应用效果来看,可显著促进种子发芽,增强苗期长势,提高抗性,增加产量,改善作物品质。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副研究员杨代斌:

新技术引领产品

目前转基因种子全部采用包衣处理,而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转基因作物大量种植,对种衣剂市场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国际种衣剂市场, 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和呋虫胺等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应用量逐年增加。国内吡虫啉和噻虫嗪种衣剂应用比例不大,新烟碱类杀虫剂尚未登记,应用潜力大。

传统杀菌剂应用最多的是三唑类;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在转基因玉米和甜菜等作物推广面积逐年增加;硅噻菌胺对小麦病害的防控效果很好。

药种比越大, 农药有效成分的活性越高, 种衣剂应向大药种比的方向发展。国内克百威种衣剂药种比在1∶50~1∶100,而拜耳公司出品的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 在预防小麦散黑穗病时, 药种比1∶2222~1∶3333,而70%噻虫嗪可分散粉体种子处理剂预防玉米灰飞虱药种比1∶333~1000。

包衣过程成膜剂用量为1%,国产和进口种衣剂成膜剂在成膜性能上相差不大,但成膜剂的粘度有很大区别,粘度过大,包衣过程较难加入。

现有国产和进口成膜剂都以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而关键技术在于种子包衣后有足够的粘结性,成膜均匀,透水、透气性能好,不会引起药剂脱落。水溶性成膜剂存在遇水溶蚀快、易脱落,降雨对防效影响大的弊端。乳液型成膜剂包衣成膜牢固,不易脱落,表面光洁,但存在有效成分缓释速度慢、透水透气性差、用量过大会影响种子发芽、配伍难的问题。成膜剂的发展应兼顾水溶性和乳液型的优势。

微囊悬浮种衣剂是以农药控制释放技术为核心的新型种衣剂, 可避免有效成分分解、延长药效、增加药剂安全性或降低药剂的接触毒性。微囊悬浮种衣剂目前在花生上应用较多,对蛴螬等地下害虫防治效果突出。

先正达(中国)种衣剂全国技术经理杨洪春:

种衣剂市场无小年

农化产品易受天气、病虫害影响,有大小年,但国内种子用量基本稳定,不存在大小年,因此,种子处理剂市场将会稳定增长。

2000~2010 年,中国农化产品以每年6%的速度增长,2010 年达210亿元。如果继续按6%的速度发展,2015 年将达280 亿元。过去10 年中国种子处理剂市场快速增长,未来5年也将快速增长。2000~2005 年,种子处理剂增长速度8%,2006~2010 年进入快速发展期,年均增长12%。种子处理剂占农化市场的份额, 由2000 年的3.3% 增长到2010 年的4.7%,达9.8 亿元。预计2010~2015 年仍将以12%的速度增长。

中国种子处理剂市场潜力巨大。从种子处理剂占植保产品销售额的比例看,美国20%的份额、欧洲15%的份额,中国仅为5%。从作物来看,国内玉米种子处理剂占35%,小麦占28%,棉花占13%,水稻仅占10%。水稻种子处理剂市场前景巨大。

拜耳作物科学种子处理应用中心团队负责人张善侠:

如何提升种子价值

种子自身、病虫害、栽培管理技术、气候条件、市场因素,是影响种子价值及作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种子处理可以提升种子价值。

种子处理具有从播种后就对种子提供最有效、最安全保护的功能。种子处理产品对种子形成“保护膜”,并在土壤中形成一个由有效成分组成的“保护带”,阻止害虫或病原菌的侵扰,同时,这些有效成分又被作物根系吸收传送到地上部分, 使作物“由里到外”地得到了保护。先进的成膜剂技术,可使药剂的有效成分缓慢释放,从而使作物从生长早期就能得到长时间的有效保护。

种子处理能弥补种子本身性状的缺陷,丰富产品线,降低制种成本,细分市场, 改善种子外观提高商品性,防伪,增强作物抗逆能力,减少农药投入和用药次数,便于机械化播种。种子处理技术是目前最环保、最简便的施药技术,如果只处理种子,用药面积是叶面喷雾的0.6%~1%,是沟施用药的10%左右。

拜耳作物科学是种子处理全球领跑者。2008 年全球种子处理业务销售额14.9 亿欧元, 拜耳作物科学6.45 亿欧元, 占43%。其中, 玉米种子处理市场拜耳占68%,甜菜占65%,禾谷类作物占41%,马铃薯占37%,大豆占25%,油菜占21%,蔬菜占14%。

全国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李永平:

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种衣剂市场机遇和挑战并存,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前不久,先正达公司在美国面向终端展开种子处理剂产品实地试验,以助力公司完成在五年内使公司收入增长一倍的计划。以水稻种衣剂为例,先正达水稻种子杀虫剂/杀菌剂处理剂CruiserMaxxRice(噻虫嗪+嘧菌酯+咯菌腈+甲霜灵),自2010 年推出以来,就在美国南部水稻种植区实现了30%的覆盖率。而杂交水稻种子包衣技术的应用和研究极少,国内水稻种衣剂的应用面积尚不足水稻总种植面积的5%, 国内水稻种子包衣剂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很多其他作物都有很大的种衣剂市场空间。

同时,国内种衣剂市场也面临很多问题和巨大的挑战。

首先,种衣剂品种多,市场竞争激烈。国内以种衣剂为主要业务的农药厂家大多规模小,集中度不够, 争取国家科研基金的能力薄弱,无研发能力,导致产品创新比较困难,市场推广能力较弱。

其次,产品配方单一,防治效果较差,二次包衣现象普遍。由于种子包衣技术不到位,如克百威等

常用种衣剂做不出高端商品,带来二次包衣现象,也给农民带来了麻烦。由于成膜剂、缓释剂、悬浮剂等技术不能及时跟进, 包衣和播种机械不到位,导致一些包衣种子在播种时, 如遇到播种过深或者干旱等情况, 会导致出苗慢和幼苗生长不良,防治病虫害的效果也不尽理想。

再次,种衣剂市场监管有待加强。种衣剂的产、销、用等环节虽不断被规范,但仍有大量非法厂家不登记, 市场上流通的种衣剂什么配方都有,借证套证现象普遍。“三证”不全的企业也不少。每当大宗作物种植前, 大量假冒伪劣种衣剂混入市场,正规厂家产品受到冲击。行业标准或政策法规亟须完善。

最后, 高毒替代工作刻不容缓。目前推广使用的种衣剂品种虽多,但有效成分多以克百威+多菌灵+福美双或克百威+福美双居多,占总量的80%以上,而吡虫啉、毒死蜱和菊酯类等低毒类种衣剂产品,还没有得到推广。由于大部分种衣剂为克百威、甲拌磷等高毒农药,不按规则操作中毒现象时有发生,迫切需要高效低毒种衣剂。

面对机遇和挑战,企业与科研院所应积极配合,促使种衣剂向配方多样化、多元化,品种向多剂型发展。建议国家相关部门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研究开发持效期长、毒性低的种衣剂产品,以符合绿色植保的发展要求。

推荐访问: 去抓 机遇 潜力 种衣剂凭

【种衣剂凭潜力去抓机遇】相关推荐

工作总结最新推荐

NEW
  • XX委高度重视党校的建设和发展,出台《创建全省一流州市党校(行政学院)实施方案》及系列人才培养政策,为党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州委党校在省委党校的悉心指导下、州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

  • 为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树牢“清新简约、务本责实、实干兴洛”作风导向,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执纪执法铁军,经县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在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开展“转变作风工作

  •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发展活力,按照中共XXX市委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全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四个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工作队与村“两委”结合本村实际,共同研究谋划xx村

  • 今年来,我区围绕“产城融合美丽XX”总体目标,按照“城在林中,水在城中,山水相连,林水相依”以及“城乡一体、景城一体、园城一体”的建设思路,强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房地产开发和城市风貌塑

  • 同志们:新冠疫情发生至今已有近三年时间。三年来,在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集团公司范围内未发生一起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当前国际疫情仍在扩散蔓延,国内疫情多

  • 我是毕业于XX大学的定向选调生,当初怀着奉献家乡、服务人民的初心回到XX,在市委的关心关爱下,获得了这个与青年为友的宝贵历练机会。一年感悟如下。一要对党忠诚,做政治坚定的擎旗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

  • 同志们: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认真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全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研究我县安全生产和安全隐患大

  • 2022年市委政研室机关党的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届X中X会和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自觉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

  •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市直机关基层党建示范点工作会议,一方面是对各示范点单位进行表彰授牌,另一方面是想通过这种会议交流的方式,给大家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平台和机会。市直工委历来把创建基层

  •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学校党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要求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部、×××厅关于疫情防控的系列要求,认真落实驻地防疫部门的工作举措,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以最高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