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术语系统研究概述

| 浏览次数:

方案。尹爱宁等从中医药学语言系统复杂度的约定方法、多学科交融与碰撞方法及本体论与诠释论关联应用的方法进行研究,为建立中医药学语言系统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2.1.2 迅速发展阶段对中医药学语言系统进行大规模的术语数据采集和加工,包括现代中医药术语以及古代中医药术语,崔蒙等从语义类型和语义关系两个角度出发,对系统中的低质量数据进行数据清洗,提出基于语义网络的数据清洗策略,并对语义关系进行分析整理,重点增加了中医特有的语义关系,如“开窍于……”“与……相表里”等。朱玲等根据古籍特点,从中医古籍分类、古籍概念定义、与现代系统兼容等方面探讨中医古籍语言系统构建的关键问题与对策。但系统中的术语数据仍存在很多质量问题。

2.1.3 国际标准化阶段2008年以后,李海燕等通过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健康信息技术委员会(ISO/TC215)的工作,推进中医药学语言系统语义网络的国际标准化发展,《ISO/TS 17938:2014中医药学语言系统语义网络框架》国际标准以中医药学语言系统为基础,重新定义了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的语义类型、语义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语义关系。该标准不仅规范和支持了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的建设,还为中医药学术语系统和本体创建提供了语义标准,为中医药学语言系统和统一的医学语言系统的映射提供了支持,对于中医药学术语信息的交换具有重要意义。

2.2 主要组成

2.2.1 基础词库 是整个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在对现存各种主题词表、分类表、数据库、工具书中有关词汇进行分析、选择和组织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大型词库。本系统基础词库涵盖可控词表与中医药学科系统及与中医药学科相关联的生物、植物、化工等自然与人文科学专业词汇。基础词库建立在全面、广泛、准确、严谨的基础上,最终形成超级基础词库。词条属性符合中医药学科自然语言与可控词的双重属性。用准确、完整的方式揭示与表达中医药学科及相关术语。这个系统可以相当于统一医学语言系统(UMLS)的超级叙词表和专家词典。

2.2.2 语义网络是构建语言系统概念词相互关系的权威规则。中医药学语义网络综合各类可控词表的特征,以中医药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概念为主干,同时对照UMLS结构和特点,设计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网络结构。整体结构符合中医药学结构特点,同时能满足现有中医药信息数字化需求,以中医药学为基础,涉及与其相关联的学科,如医学、生物学、制药工艺等。语义网络是通过语义类型,为出现在中医药学语言系统基础词库中的所有概念提供一种目录组织结构。目前,中医药学语义网络是由127种语义类型和58种语义关系组成。

2.3 应用

中医药学语言系统作为中医药领域收词范围最广的一个术语系统,其应用范围很广。目前该系统主要应用于数据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知识检索、专业词表编制、本体建设等方面。

在数据处理方面主要应用于数据库建设支持。中医药语言系统被用于数据库建设中信息抽取的标准化、规范化、结构化处理。在知识检索方面主要应用于文献检索。我所开发了基于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的文献检索服务平台,该平台以中医药学语言系统为基础,提供中医药文献检索、术语检索及相关检索等多种功能,将中医药文献进行关联检索及关联性研究,为使用者开扩思路。在本体建设方面,朱玲等利用中医药学语言系统构建传统针灸知识本体是有益的尝试。基于中医药学语言系统针灸部分术语体系,构建了传统针灸知识本体,揭示了针灸概念之间的隐性关系。

3 中医临床术语系统

中医临床术语系统依据中医临床特色,确定了中医临床术语的概念、术语间的语义关系,并参考医学系统命名法临床术语(SNOMED CT)的结构构建了大型临床术语系统。目前该系统收录概念词11万多条,术语30万多个,每个概念包括概念词、概念属性、概念定义、相关概念、概念状态等信息。为解决中医临床术语缺乏统一标准,规范化、系统化程度较低,机读效能低下等问题提供了帮助。

3.1 构建方法与原则

中医临床术语系统的研制借鉴了国际先进的医学临床术语集SNOMED CT的建设模式,并与中医临床、语言学和信息学专家深入研究中医学特有理论体系和临床诊疗思路,采用本体论的方法,构建中医临床术语系统。

系统构建需遵循4项原则。(1)中医原则:以中医临床诊疗理论为中医临床标准术语系统研制的指导思想;(2)共识原则:争取得到中医临床医生的普遍认同;(3)质量原则:通过设置多级审查、交叉互审的控制环节,以保证术语的质量;(4)实用原则:强调术语的实用性,以临床用户的实用为术语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为系统最终用户提供最大的便利性。

3.2 概念框架

中医临床术语系统的概念框架是参考SNOMEDCT的结构模式,并根据中医临床诊疗特点构建。2002年最初构建中医临床术语系统时,采用了12个轴的主体框架。经过10余年的发展,国内研究者对中医临床术语顶层概念分类的探索也一直在进行,并于2011年向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 249)提交了“中医临床术语分类结构”国际标准项目建议。2013年,根据ISO/TC249/WG5专家意见,名称调整为“中医临床术语系统分类结构” (Categories of TCMClinical Terminological System)。2014年1月,该项目通过立项投票。该标准针对中医临床术语提出分类规则,并确定分类结构,将中医临床术语顶层概念分为17个大类,见表1。

3.3 应用

中医药信息化发展涉及信息平台、电子健康档案、远程医疗系统、电子病历等建设,其核心内容是要实现医疗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实现医疗信息系统的互通互用,需要一系列语义交换标准,而中医临床术语则是中医医疗信息系统的基础部分。该系统可支持中医临床信息建设、中医临床数据利用。

支持中医临床信息建设,主要体现在临床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如电子病历、临床数据数字化、护士工作站等。支持中医临床术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可支持中医临床数据的数理统计与数据挖掘方面。该系统更加方便于对临床数据进行有效的科学研究,以促进临床科研一体化发展。未来还可应用于卫生管理系统、医疗保险系统等。

4 小结

我所在术语规范化研究中做了很多工作,中医药三大术语系统是这些工作成果的部分展现。《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是中医药文献控制和组织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从主题的角度揭示中医药学及其相关学科文献内容,是中医药文献主题标引和检索的重要手段;中医药学语言系统则是集合中医药所有术语及其相关学科的大而全的术语系统,为各术语系统间的术语建立统一的映射标准,用于支持各个术语系统和中医药信息系统交换;中医临床术语系统是针对中医临床诊疗特点所设计的,其涵盖和应用范围主要侧重于临床电子病历规范化和临床诊疗信息标准化。

上述三大术语系统在中医药领域的不同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将继续发展和完善三大术语系统,使之能在中医药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起到更好的作用。

推荐访问: 药学 术语 概述 中医 研究

【中医药学术语系统研究概述】相关推荐

工作总结最新推荐

NEW
  • XX委高度重视党校的建设和发展,出台《创建全省一流州市党校(行政学院)实施方案》及系列人才培养政策,为党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州委党校在省委党校的悉心指导下、州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

  • 为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树牢“清新简约、务本责实、实干兴洛”作风导向,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执纪执法铁军,经县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在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开展“转变作风工作

  •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发展活力,按照中共XXX市委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全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四个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工作队与村“两委”结合本村实际,共同研究谋划xx村

  • 今年来,我区围绕“产城融合美丽XX”总体目标,按照“城在林中,水在城中,山水相连,林水相依”以及“城乡一体、景城一体、园城一体”的建设思路,强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房地产开发和城市风貌塑

  • 同志们:新冠疫情发生至今已有近三年时间。三年来,在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集团公司范围内未发生一起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当前国际疫情仍在扩散蔓延,国内疫情多

  • 我是毕业于XX大学的定向选调生,当初怀着奉献家乡、服务人民的初心回到XX,在市委的关心关爱下,获得了这个与青年为友的宝贵历练机会。一年感悟如下。一要对党忠诚,做政治坚定的擎旗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

  • 同志们: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认真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全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研究我县安全生产和安全隐患大

  • 2022年市委政研室机关党的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届X中X会和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自觉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

  •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市直机关基层党建示范点工作会议,一方面是对各示范点单位进行表彰授牌,另一方面是想通过这种会议交流的方式,给大家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平台和机会。市直工委历来把创建基层

  •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学校党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要求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部、×××厅关于疫情防控的系列要求,认真落实驻地防疫部门的工作举措,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以最高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