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全民性【2篇】

| 浏览次数: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德育的全民性2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德育的全民性2篇

第一篇: 德育的全民性

浅谈鲁迅的国民性

【摘 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民族劣根性由鲁迅深刻的揭示并且给予批判,这样有利于唤醒民众,让民众学会自我拯救。传统文化是国民劣根性的根源,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孔儒文化、传统的封建文化,吸收现代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使民族解下包袱,在现代文明的道路上前行。

【关键词】国民劣根性;传统文化;多元文化

鲁迅先生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七十多年了,但是他的精神从未被人忘记。作为一个民族的智者与勇士,鲁迅不只是属于20世纪前三十多年的中华民族,他更属于未来的世界。他秉烛洞悉着民族的劣根性,照亮着自奋者的前程。

一、鲁迅先生的国民性指的是什么

国民性一般指的是阶段、超地域的国人普遍心理状态和文化性格。鲁迅先生放弃医学从事文学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和改造“国民性”,也是其奋斗一生的目标之一。鲁迅“国民性探讨”是从历史经验和民族前途为基础出发的,特别重视挖掘国民“劣根性”,来引起国人的注意,着重对国民性的改造。无论是文学还是思想上,鲁迅的成就集中在他对中国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揭示和犀利的批判。

鲁迅留学日本的时候,就经常和朋友们谈论“中国国民性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在哪里“等问题。他的创作前期普遍以小说为主要题材,从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反映人吃人的制度,直接揭示了国民生活在这种被人吃和吃人的社会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社会的维护者。纵观鲁迅在《呐喊》和《彷徨》通过对知识分子和农民的描写,揭示了“上层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将千疮百孔的社会暴露,将国民的灵魂展示剖析,以“引起疗救的注意”。尽管鲁迅小说创作堪称现代小说的奠基,不管是其思想性或者是艺术性都是无人能比,但是鲁迅的文章的重心和对文学的贡献更主要体现在杂文的创作上,作者的任务,是在对有害的事物,立刻马上进行反抗和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潜心于他的宏伟巨作,为未来的文化设想这固然是好事。但为现在抗争,却也是为现在和未来的战斗的作者。

第二篇: 德育的全民性

老舍小说的国民性批判
作者:李宪双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8年第03期

        老舍是中国市民阶层的主要表现者和批判者,他的小说展现了一个十分广阔的五光十色的市民世界。从他的开山之作《小铃儿》到最后一部作品《正红旗下》,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活跃在他的每一部小说中的主人公大部分是正儿八经老北京市民,所描绘的总是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老舍是通过将市民性格清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方式来完成对国民性的批判的。“如果说鲁迅通过对农民灵魂深处的弱态与弱点画出了‘沉没的灵魂’,那么,老舍则是通过对市民阶层、市民性格的艺术表现,来达到对国民劣根性的解剖。”将笔触集中于市民的性格展现正是老舍国民性批判的显著特征之一。而这种市民性格的展现,又主要是通过对北京市民精神状态的描绘和对市民人格丧失的深刻揭示来实现的。

        多年的国外生活不仅使他摆脱了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市民的狭隘性,还使他具备了宏阔的视野和理性的批判精神。因此,当他把目光从务实肯干、办事严肃认真、敢于竞争、自主独立的西方民族转移到这些仍旧流走于老北京城里的市民们时,他清醒地注意到了国民生命力的衰退和萎缩,这正是中国国民麻木、软弱、糊涂的精神状态的外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于是,从《二马》中“出窝老”式的马则仁到《离婚》中敷衍式的张大哥,再到《猫城记》中不明事理的猫人们,无一不是倾力于对这种精神状态的描绘。“麻木是感染力的蒙昧,是感受力的低下,是不能对环境做出强有力的反应;敷衍是意志的缺失,不能表达和实现自我;而糊涂是意志的沉沦和蒙昧,是思考和认识能力的匮乏。”他们所有的生活内容只集中在吃、喝、玩、乐等等生物层次的欲望的满足和习惯动作的完成,没有了理想的追求,没有了生命的冲动,只剩下空虚的躯壳,如同行尸走肉。

        国民精神就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当国民精神堕落的时候,国家就不能够兴旺发达。老舍透过市民们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深切感受到了国家民族的危机,同时,他又通过对这种精神状态的全景式的描绘,将这种危机感传达给了广大的读者们。正像他在《二马》中所说的那样:“民族要是老了,人人从生下来就是‘出窝儿老’,出窝儿老是生下来便眼花耳聋痰喘咳嗽的!如果要是有这么四万万出窝老,这个国家便越来越老,真到老得爬也爬不动的时,便一声不出的呜呼哀哉了。”毫无疑问,老舍正是通过对这种精神状态的批判来达到对国民劣根性批判的。

推荐访问: 全民性 德育

【德育的全民性【2篇】】相关推荐

工作总结最新推荐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