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四篇

| 浏览次数:

《工作》是埃曼诺·奥尔米执导的剧情片,Loredana Detto和Sandro Panseri出演。该片讲述了一个15岁乡下男孩到米兰的大公司谋职的经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校后勤党建工作落到实处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高校后勤党建工作落到实处4篇

【篇1】高校后勤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为人民服务要落到实处

4月3日,办公室组织观看了电影《焦裕禄》,那熟悉感人的画面,朴素的语言,再次深深打动了我,特别是焦裕禄同志身上的牢记宗指,关心群众,心里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公仆精神,更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体现!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而作为人民公仆的党员干部,不能当官老爷,拿着纳税人的薪酬混日子。平时要多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干人民群众之所干,千方百计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办好办实,尽量把事办得让群众满意、高兴。

一、当前为人民服务存在的误区

(一)思想上认识不够。有些干部在思想上对为人民服务认识不够,认为服务好一名领导,顶上服务好千万群众。甚至用有色的眼光看待群众,用施舍的态度对待群众。

(二)工作上重视不够。个别部门和单位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互相推诿扯皮。

(三)行动上落实不够。有些干部在行动上落实不够,存在领导办事拖沓,今天的事能不做就不做,明天的事能后天做就后天做,严重没有效率,甚至个别还存在领导不催不做,群众不闹不做的现象。

二、如何落实为人民服务工作

(一)思想上要提高认识。要把群众冷暖放心间。一节群众实际生活的问题,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要下大力气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民生活得到不断改善。要多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去,深入到不同层次,不同收入的群众中去,把群众的诉求当成工作的方向,把群众的疾苦当成自家的事情,认认真真听取民声,了解民情。

(二)工作上要主动细致。要直正深入群众中去。党员干部是否真心为人民服务,群众不会看你怎么说,而是看你怎么干。要是一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如果整天接触的是干部、听取的是汇报,看到的是数字,就会听不到群众的声音、了解不到实情、联系不上群众。要融入群众圈子,了解群众的生活,拉拉家常,吃百姓饭、睡百姓床、干百姓活、讲百姓话、言百姓事、叙百姓情、唠百姓嗑。对经济因难的群众要体贴关心带去关怀温暖;对思想上有疙瘩、心理上有抵触的群众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真心换真心,成为他们的朋友。

(三)行动上要落到实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都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要做到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群众求干部办事”为“干部主动为群众办事”。让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找得到门、见得到人、办得了事,有效避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切实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篇2】高校后勤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学会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作者:中国自动化学会
来源:《学会》2015年第07期

        学会作为一个相对松散和自由的群众性学术组织,其成员来自不同单位和部门,且不存在任何行政隶属关系。早在学会没有成立党支部之前,为保证学会正确的发展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学会领导就意识到党组织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率先成立了党小组,并多次开展党的文件学习与自我教育的活动。学会的新老党员同志们共同担负起“对学会的责任”、“对党的责任”。

        2010年1月13日,在中国科协党委和挂靠单位党委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自动化学会党支部正式成立,共有党员8人。党支部班子团结、务实、创新,以制度建设为基础,注重对党员的管理、教育和培训,以丰富的组织活动为载体,为中国自动化学会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制度建设是学会党建工作的基础。中国自动化学会党支部以此为出发点,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保证学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党支部战斗力;建立宣传阵地,坚持汇报、通报制度,自上而下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连续2年获得中国科协“党建强会”资助项目,并在项目执行中获得“特色活动组织奖”;出色地完成了2011年中国自动化大会暨钱学森先生诞辰100周年以及学会成立50周年大会,向全国自动化领域的同仁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坚持 “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保证学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从自动化学会党支部成立之日起,就开始实行“党政联席”的工作会议制度与工作方式,充分体现党组织作用的位置,发出党组织的声音,以保障集体领导,促进工作决策的民主化,实实在在地落实“党建强会”。

        学会每年2次的常务理事会,每年1次的理事会,秘书处每2个月的正副秘书长工作会议和每周1次的办公室工作例会,党支部书记和支委都必须全程参加,并且对本阶段党支部工作进行总结计划,及时交流和沟通思想,统一行动,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

【篇3】高校后勤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抓好规范和创新 推进基层党建落到实处

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

2010年第5期 ——党的建设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七次全会召开后,全省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抢抓机遇,迅速行动,采取务实举措推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可喜态势。当前,要突出抓好规范和创新,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科学化以规范化为基础、以制度化为保障。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就要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好作法、好经验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作为基本规范,长期坚持下去。我省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经验就是要按照“五个基本”、“七个体系” 建设的总体思路和要求,统一规范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

  第一,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形成工作规范。省委九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要以“五个基本”建设为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省委组织部按照“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的要求,初步制定了全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工作规划。最近一个时期,“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总体思路得到了各级党组织和组织部门的普遍认同,也得到广大党员的积极响应。但近些年来,尽管全省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也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不符合”、“不完善”的问题,特别是基层基础工作比较薄弱,“无人管事、无钱办事、无章理事、无场所议事”的问题比较突出,削弱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就必须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和指导基层党建工作,坚持系统谋划抓全面,找准要害抓要素,以基本组织为依托,以基本队伍为主体,以基本活动为载体,以基本制度为根本,以基本保障为前提,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工作思路的提出,是对基层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结果,体现了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规律的把握,符合湖北基层党建工作实际,带有根本性、系统性和导向性。我们一定要用“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的思路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真正让“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的要求在全省各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二,全面规划、整体推进,形成工作标准。“五个基本”之间相辅相成、有机统一,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根本规范,少一个就不全面,一个做不好就不完整,就会影响基层党组织功能作用的发挥。抓“五个基本”建设最直接的目标就是要健全和完善“七个体系”,即:组织体系、服务体系、宣传教育体系、民主自治体系、和谐稳定体系、保障体系、考评体系。既要做到“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又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既要把握统一的共性要求,又要注重各领域各行业特色的彰显。各地要按照“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的总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定规划、定目标、定标准、定措施,既要有总体规划,又要有专项规划;既要全面推进,又要重点突破;既要有年度计划,又要有阶段性安排。尤其要把“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的要求细化、量化、具体化、有形化,使之可看、可用、可学、可比、可评,让基层党组织明白做什么、怎么做。

  第三,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营造工作合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统筹兼顾、全面推进,任何一个地方、一个领域、一个行业党的组织建设都不能削弱。 “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的要求普遍适用于各领域、各行业、各单位基层党组织建设,具体到不同领域,要求、标准又有所不同。既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面上工作,又要注重从领域特征、行业差异出发,加强分类指导,增强工作的针对性。要把“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艰巨的任务来抓,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使全省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基层党组织都有健全完善的基本组织、素质优良的基本队伍、务实有效的基本活动、科学管用的基本制度、稳定可靠的基本保障,形成健全完善的基层组织体系、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宣传教育群众工作体系、党领导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基层和谐稳定工作体系、基层党建工作保障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

    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迫切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的原则性要求要与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就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工作载体、工作措施和工作机制,努力使基层党建工作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

  第一,健全要素体系,推进创新。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是基层组织建设最基础、最关键的要素。基层组织是否得到加强、能否科学发展,最根本的就是看“五个基本”建设的全面性、整体性、真实性和创造性。“七个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是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的有效途径和保障措施。基层组织建设的要素活则整体活、要素优则整体优。健全“五个基本”要素体系,创新要求很高,创新空间广阔。把“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的总要求与各地各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加以落实就是创新。比如:健全基本组织,就是要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明确基层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建强基本队伍,就是要选好“领头雁”,配强领导班子,建好干部队伍,激活党员队伍,加强后备人才、大学生“村官”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开展基本活动,就是要围绕完成党的基本任务开展活动,围绕履行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职能开展活动,围绕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开展活动,围绕发挥党的群众工作和社会工作优势开展活动;完善基本制度,就是要围绕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健全完善制度体系;落实基本保障,主要包括:组织保障、人员保障、经费保障、场所保障、政策保障等,确保基层党组织正常运转,确保党的工作顺利开展。健全“七个体系”,就是要以县(市、区)、乡镇(街道)为主要区域,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以“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主要依托,健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体系;以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和宣传媒介为主要载体,健全基层党组织宣传教育群众工作体系;以“五议五公开”为主要内容,健全党领导的基层民主自治工作体系;以“说事”、“恳谈”、“调解”为主要方式,健全基层和谐稳定工作体系;以“五有”(有领导、有人员、有经费、有场所、有制度)为主要目标,健全基层党建工作保障体系;以目标责任为主要依据,健全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工作体系。

  第二,提高要素质量,推进创新。“木桶理论”和“短板效应”是说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提高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必须使每一个基层组织都同样有战斗力,哪一个地方、领域、行业没抓到位都会影响全局;必须使每一个要素都有高质量,哪一个要素没抓到位,就会影响全局。从整体上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每一个要素的质量,必须着力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把各类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一定区域整合起来,实行互联、互补、互动,这样既能拓宽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也能促进区域党建全面协调发展。要以县(市、区)委为管党的责任主体,以乡镇(街道)党(工)委为管党的基本平台,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形成条块有机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区域党建工作格局,实现区域内党的组织全覆盖、党的工作全覆盖、辖区单位共驻共建工作全覆盖、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全覆盖、党员作用发挥全覆盖。

  第三,激发要素活力,推进创新。基层组织能否得到加强,关键看党组织的内在活力强不强,关键看基层干部和党员队伍的素质能力高不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着眼于增强活力,牢牢抓住“人”这个决定性因素,下大气力抓好以党组织带头人为重点的基本队伍建设。一方面要选好“领头雁”,重点从有理想、有觉悟、有品德、有能力、有实力的外出务工经商优秀人员、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县乡党政机关退居二线人员、优秀大学生“村官”、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复员退伍军人等群体中培养选拔村主职干部。另一方面要努力培养一支“领头群雁”。县(市、区)和乡镇党委要对本地在外务工经商的优秀人才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有计划地把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能人,有目的地组织动员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归创业,为下一次村级组织换届储备人才,努力培养一大批黎锦林式的“回乡创业型”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要按照“一定三有”的要求,重点对村党支部书记定职责、立规范,抓好考核奖惩,促使他们扎根农村,干事创业。

  第四,夯实基层基础,推进创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归根结底是要充分发挥每一个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使每一个党员都能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实践反复证明:抓基层打基础一刻也不能放松,哪里放松了哪里就容易出问题。必须下决心在全省健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今年要在各类基层组织特别是农村和社区普遍建立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这是增强基层党组织整合力、凝聚力、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必须以基层组织办公活动场所为依托,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基层干部和党员为责任主体,把农业、民政等部门面向农村和社区居民的各种服务资源整合起来,实行“一站式”服务。这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大事。必须下决心健全基层党组织宣传教育群众工作体系,以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和宣传媒介为主要载体,搞好党的方针政策和有关知识、技术的学习宣传。必须下决心健全党领导的基层民主自治工作体系,全面推行“五议五公开”工作法,以党内基层民主带动和规范村(居)务民主管理。必须下决心健全基层和谐稳定工作体系,以“说事大厅”为平台,以“说事”、“恳谈”、“调解”为主要方式,整合司法、民政等部门的力量,做好民事调解、法律援助、社会救助、治安联防等工作,化解矛盾,疏导情绪,解决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篇4】高校后勤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营造氛围 落到实处

安全生产一直是各个行业强调的重中之重,尤其是核行业。这是一个关乎于财产安全,民众安全乃至民生的大问题,我们不得不重视,不能不重视。使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就要做到使每位员工身处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之中,细化各种措施,并将其落到实处。

氛围对于一个团队来说至关重要,一旦文化氛围成形,就成为了每个人的行为习惯,工作习惯,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决定这个团队成败的重要因素。

我们需要营造细节决定成败的核安全文化氛围,从制度到行动,从高层到基层。

很早以前英国曾经流传一段民谣:“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少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丢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这就是著名的铁钉效应。铁钉效应告诉我们:每一个环节都事关大局,千万不可马虎大意。在核电现场操作过程中,每个刀闸的拉合,每个按钮的启闭,都会对电厂的安全保障产生重要影响。“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任何一个岗位上的工作都要精雕细琢,认真负责地把事情做到位,不能有半点疏忽。核电行业的安全依靠精益求精的细节管理,做好每一个细节,方能达到“安全第一”的境界。精细管理要求按照作业标准和正确的工作方法,依靠企业内员工的细心注意,把工作上可能出现的错误降低到零。核电行业决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我们就是要营造这个细节决定成败的工作氛围,让每位工作人员都能够自主的去安全地、细致地、不折不扣的执行各项操作,这样安全才真正落到了实处。当然,这种氛围的营造,需要各级领导一直到基层都行动起来,一丝不苟的按照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去执行,让基层看到高层的以身作则,让高层满意基层的令行禁止,使细节决定成败的安全理念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我们需要营造责任重于泰山的核安全文化氛围,从小事到大事,从个人到团体。

江泽民总书记曾提到:“隐患险于明火,责任重于泰山”。在核电领域,责任感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合格的核电工作人员,要求的不仅是过硬的业务素质,更重要的是强有力的责任心。可以说在核电领域,对所从事的工作负责就是对人民的安全负责,这一点也不夸张。华北电力大学的学生很受各大电力企业的欢迎,而且在各个电厂都会成为中坚力量,这不仅是和他们的专业素质有关,和学校的育人理念也是分不开的,因为华北电力大学的育人理念是要培养对社会负责的人,强烈的责任感,是电力行业最为需要的。核电无小事,任何不负责任的表现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我们要营造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核安全氛围,不管你是在最普通的的岗位上从事最简单的工作,还是在重要的岗位上从事复杂的工作,都要以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所从事的工作,做到一丝不苟。用一句我们核电行业的话说就是“人人都是最后一道安全屏障”。

我们需要营造防微杜渐的核安全文化氛围,从“思想到习惯”,从小题到大做。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 Zimba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在生活中,如果是在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会很不好意思扔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人们就会产生从众心理,毫不犹豫地随地乱扔垃圾,丝毫不觉得羞愧。这就是“破窗效应”的表现。对生产现场的工作过程中员工发生的“小奸小恶”行为,我们要引起充分的重视,适当的时候要小题大做,将错误扼杀至萌芽状态,这样才能防止积重难返,造成重大问题。

我们需要营造防患于未然的核安全文化氛围,从自身到他人,从现在到将来。

工程师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的“墨菲定律”: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then 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指出: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灾祸发生的概率虽然也很小,但累积到一定程度,量变引起质变,最终必定会从最薄弱环节爆发。所以关键是要平时清扫死角,杜绝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团结同事共同采取积极的预防方法、手段和措施,消除不安全隐患,降低事故概率,做到防患于未然。

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的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假如人们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预先防范事故征兆、事故苗头,预先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那么,事故本身就会被减少到最低限度,安全工作水平也就提高了。由此推断,要制服事故,重在防范,要保证安全,必须以预防为主。

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甚至需要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要有打持久战的决心和手段。手段是维持氛围的永不褪色的利器,利器再好如果没有使用到位也是无济于事,所以重点在于将执行落到实处,一丝不苟的将各项制度执行到位才是根本。

执行力是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强调的重中之重,尤其是核电行业,如果没有切实有效的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那么后果的严重程度不是我们能够想象与控制的。所以要将执行做到位,要细致地将工作做到极致,才能够保证安全。以下是执行落到实处的五个关键之处。

沟通:沟通是前提。

良好的沟通作为核安全文化三要素之一,可见沟通在安全中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沟通是为了每个人的工作目标得到明确,只有在明确的工作目标下才不会出现操作的盲目和工作的混乱。良好的沟通要从各种防范措施入手,如防止发音混淆的设备名称系统,防止单一出错的三段式交流制度,有良好的沟通,才会有好的执行力。通过沟通,可以在执行中分清操作的条条框框,从而自上而下目标统一、形成合力,使各项任务的执行更为顺畅与准确。

协调:协调是手段。

协调的主要作用在于解决各部门之间和人员之间所发生的磨擦、矛盾和冲突,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合理的协调可以使各部门和工作人员在工作上密切配合、和谐一致,避免内耗和互相冲突;可以促进各部门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资源,精简和优化办事程序和环节,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各部门和工作人员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观念,有利于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有助于将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从而产生整体的“合力”。

反馈:反馈是保障。

执行的好坏要通过反馈来得知。要时刻监测和统计各项操作的结果和效果,无事故的操作和高效率的操作才是有效执行的最本质、最直接的反馈。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的进行改正与总结,要做到及时的反馈,及时的修正,切实的将反馈做到行而有效,将执行落到实处。当然需要做的不只是自身问题的反馈与总结,同时要及时的学习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与自身相关的经验反馈。要组织各部门切实的去学习与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中总结出符合自己的反措,然后进行实施。良好的反馈不是“吃一堑长一智”,而是要“知一堑长一智”。

责任:责任是关键。

责任分两方面,一方面是负责的态度,一项工作能否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关键在于当事人对此项工作的态度,如果抱着差不多就行了的态度,那么后果可想而知,如果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那么执行到位是必然的。工作方法的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工作态度的问题,即使我们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作方法,如果没有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也是无济于事。另一方面是担当的责任,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每个人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要有具体明确的奖惩制度和措施,在制度上约束工作人员,要让每个人都养成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的工作态度,以负责的态度去承担相应的责任,从思想和制度上双管齐下,保证执行落到实处。

决心:决心是基石。

狐疑犹豫,终必有悔,顾小忘大,后必有害,专注,坚持这种人生信条同样也适用于管理执行这个方面!既然强调执行就要做到大力度的,义无反顾的做到实处,将执行到位理念深入人心,过程中可以适当的采取一些促进的手段,如日本企业的“红牌作战”通过详细的5S方法【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etsu(清洁)和Shitsuke(素养)】,将不清洁的设备、办公室和车间贴上具有警示意义的“红牌”,也将不合理的工作程序或方式增加“红牌”以促其迅速改观,从而使工作场所变得整齐清洁,工作环境变得舒适幽雅,企业成员都养成做事耐心细致的好习惯。久而久之,大家都遵守规则,认真工作。实践证明,这个方法对于保障企业的有效运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将执行落到实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能搞一时之风,有人来检查我们执行,没人监督就得过且过,我们要有决心练就自身强大的执行力,并要将切实的去执行成为我们每位员工的行为习惯,那么真正的不折不扣的执行也就自然而然了。

执行力是各种规章制度发挥作用的唯一保障,要维持各种氛围的浓郁程度,需要每个人切实的将相关工作落实到位,只有得到有效的执行才能够更有效的避免事故的发生。

中国决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脚踏实地的实干者;核电厂决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力。各种氛围的营造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力作为保障,从上到下,都要将工作做到实处,切实有效的去落实,而不是空谈理论。我们就以最为普遍的入厂安规考试为例。安规考试是入厂前一直到工作过程中一直需要不间断进行的一项工作,为的就是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美国的安规考试是这样的,他们有两套系统的安规培训软件,一套为国家级的,一套为电厂级的。你能够进行更为形象的,细致地图文并茂的培训,在此过程中会了解到很多很细节但很实用的知识,然后需要通过从题库中随即抽题的方式,进行考试,80分及格,在考试过程中,要求很严格,你需要通过两级考试才能完成安规培训,只有这样的安规考试才是能够让人放心的,这样的从最基本到最重要,都能够保证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才是我们核电人最为需要的。

正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如果整个企业的文化氛围是好的,是科学的,每位员工都自然而然的按照规程办事,并着重细节,将每一步都落到实处,那么安全就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推荐访问: 落到实处 党建工作 高校后勤

【高校后勤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四篇】相关推荐

工作总结最新推荐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