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生活语文优秀教案(通用3篇)

| 浏览次数:

优秀是汉语词汇,读音yōuxiù,一种客观差异,泛指人某一特质突出、好的意思,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培智生活语文优秀教案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培智生活语文优秀教案3篇

第一篇: 培智生活语文优秀教案

6节日

教学目的要求:

A组生:正确认读、书写“妇、历、年”3个生字,并能组词;认识部首“厂”;能说出“妇女节、青年节、敬老节”的日子,知道这些节日的意义。

B组生:正确认读“妇、历、年”3个生字;认识部首“厂”;知道“妇女节、青年节、敬老节”这些节日的意义。

C组生:正确指读“妇、历、年”3个生字,看图指认“妇女节、青年节、敬老节”。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认读、书写3个生字

2. 能说出“妇女节、青年节、敬老节”的日子,知道这些节日的意义。

教具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课件、图片等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书写“妇、年”,会书写,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2.学习课文第一、二句。三月八日是妇女节,妇女的贡献真不小。五月四日是青年节,全国的青年齐欢笑。理解两句话的意思。

3.生活中懂得爱自己的母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2分钟大声说(积累语言)

1.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1)书本、笔盒放桌角。

(2)鼓励学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声朗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看图说话,学习第一句。

1.出示图片“妇女节”,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教学生字“妇”,读准字音,读准“妇女节”,读准“三月八日是妇女节。”

3.说说女性在社会上的贡献,引出句子“妇女的贡献真不少。”

4.朗读句子:“三月八日是妇女节,妇女的贡献真不少。”

三、看图说话,学习第二句。

1.出示图片“青年节”,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教学生字“年”,读准字音,读准“青年节”,读好句子“五月四日是青年节。”

3.说说青年人是怎样的?引出句子“全国的青年齐欢笑。”

4.朗读句子:“五月四日是青年节,全国的青年齐欢笑。”

四、游戏练习

1.卡片抽取练习:教师说日子,学生找相应卡片。

2.连线:三月八日青年节

五月四日妇女节

五、书写指导。

1. “妇”提醒学生观察辨析这个左窄右宽的字中“女”的“捺”改为了“点”。

2.教师板演,学生书空,学生田字格中写2个,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 “年”,指导板书,在田字格中上下位置看清楚,教师板演,学生书空。

4.学生田字格中写2个,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六、课后练习

A组生:“妇、年”2字写2行并组词,练习朗读第一二句。

B组生:“妇、年”2字写1行,练习朗读第一二句。

C组生:指认“妇、年”2字,练习朗读第一二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读、书写“历”,掌握部首“厂”

2.学习课文第三句,农历九九是敬老节,我祝爷爷奶奶身体好。

懂得敬老节是什么时候,知道对长辈要怎么做。

教学重难点:

对敬老节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2分钟大声说(积累语言)

1.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1)书本、笔盒放桌角。

(2)鼓励学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声朗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复习

1.说一说:三月八日是妇女节;五月四日是青年节。

2.认读词语:妇女节、青年节。

三、图片导入,学习课文第三句。

1.出示图片“敬老节”,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敬老节”即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

2.教学生字“历”,读准字音,认识部首“厂”,读准“敬老节”,读好句子“农历九九是敬老节。”

3.说说敬老节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指导学生如何尊敬长辈。引出句子“我祝爷爷奶奶身体好。”

4.朗读句子:“农历九九是敬老节,我祝爷爷奶奶身体好。”

5.说说自己家里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6.教师补充:关于重阳节的来历。引导诵读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7.朗读课文。

四、游戏练习

1.卡片抽取练习:教师说日子,学生找相应卡片。

2.连线:

三月八日 青年节

九月初九 妇女节

五月四日 敬老节

五、学习生字“历”。

1. 教师板演,学生书空、数笔画。

2. 学生田字格中书写,教师指导。

3. 组词:历:历史、农历。

六、课后练习

A组生:“历”字写2行并组词,朗读并背诵全文。

B组生:“历”字写1行,朗读全文。

C组生:指认“历”字,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会看着课文,自己逐字把课文朗读一遍。

2.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2分钟大声说(积累语言)

1.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1)书本、笔盒放桌角。

(2)鼓励学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声朗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朗读全文,指导记忆。

1. 复习词语:全国、青年节、妇女节、农历、敬老节、重阳节、身体、贡献

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全文。

师生对读、生生对读、同桌合作朗读、提问朗读。

3.指名背诵。

4.说一说:

农历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这天,你为爷爷奶奶做了些什么?

三、课堂练习指导

1.想想练练

(1)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再组词。

月--( ) 女---( )

---( ) ---( )

(引导学生先想一想,带有“月”“女”字旁的字有哪些,再让A组生自由填写,BC组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填写。)

(2)组词成句。

妇女节三月八日是——。

(学生朗读词语,再尝试说一说,最后填写。)

2.听老师读,用“√”指出听到的词语。

海底 生日 桌子 照片 许多

(学生先朗读各词语,教师再读,学生指认)

2.读读写写。

(1)抄写下列词语。

青年 妇女 农历

(学生先朗读各词语,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A组生自由写,BC组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写)

(2)读一读,再抄写带点的词。

全国 青年 欢笑 妇女 农历

身体 奶奶 爷爷 贡献 敬老节

(教师引导认读词语,明白要抄写的内容,A组生抄词语。教师指导BC组生认读词语,认读带点的词语。)

四、课后练习

把自己知道的节日名称告诉家人。

7春夏秋冬

教学目的要求:

A组生:

1、整体感知课文,认读书写“秋、瓜、果、雪、结”,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2、能够清晰的辨别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掌握四季特点。

3、培养学生了解自然,热爱自然地情感。

B组生:

1、初步感知课文,认读书写“秋”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2、能够辨别春夏秋冬四季,在师的引导下,概述四季特点

3、培养学生了解自然的情感

C组生:

1、感知课文,认读“秋”,了解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2、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辨别春夏秋冬四季,了解四季的特点,

3、培养学生有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感知课文,学习5个生字认识春夏秋冬,辨别春夏秋冬。了解其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秋”.

2.初读课文,感知四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2分钟大声说(积累语言)

1.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1)书本、笔盒放桌角。

(2)鼓励学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声朗诵本周内容。

二、创设情景,提问导入

(在上课之前,师带着学生去校园逛了一圈,以此让他们对现在的天气,动植物有个了解,师让学生感受树长出新芽,树叶变绿了,花儿开了,听到了清脆的鸟叫声)

1.提问导入,学生讲述看到的变化,点名回答

2.学生说出动植物的特点,师引导说出“春天来了”

A学生自由说一说,通过课前观察到的事物,学生能自己说说发生了什么变化

B学生自由说一说,通过课前观察,引导学生说出天气暖了等词语

C参与课堂,简单的能说一说

3. 与学生进行谈话:感受春天,春天给我们的感觉.

A、说一说到了春天可以去干什么,学生说一说,能说出春游等词语

B、通过师的总结,学生能知道春天可以去春游,放风筝

C、指导回答,自己简单说一说

4. 提问:除了春天,你们还知道四季中还有哪些季节吗?

A、能完整回答出夏天,秋天,冬天

B、能回答出夏天,秋天,冬天

C、师指导下能简单知道

5.师总结春夏秋冬,并板书课题:春夏秋冬。

6.教授“秋”字,什么结构?什么偏旁?

第二篇: 培智生活语文优秀教案

6节日

教学目的要求:

A组生:正确认读、书写“妇、历、年”3个生字,并能组词;认识部首“厂”;能说出“妇女节、青年节、敬老节”的日子,知道这些节日的意义。

B组生:正确认读“妇、历、年”3个生字;认识部首“厂”;知道“妇女节、青年节、敬老节”这些节日的意义。

C组生:正确指读“妇、历、年”3个生字,看图指认“妇女节、青年节、敬老节”。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认读、书写3个生字

2. 能说出“妇女节、青年节、敬老节”的日子,知道这些节日的意义。

教具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课件、图片等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书写“妇、年”,会书写,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2.学习课文第一、二句。三月八日是妇女节,妇女的贡献真不小。五月四日是青年节,全国的青年齐欢笑。理解两句话的意思。

3.生活中懂得爱自己的母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2分钟大声说(积累语言)

1.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1)书本、笔盒放桌角。

(2)鼓励学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声朗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看图说话,学习第一句。

1.出示图片“妇女节”,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教学生字“妇”,读准字音,读准“妇女节”,读准“三月八日是妇女节。”

3.说说女性在社会上的贡献,引出句子“妇女的贡献真不少。”

4.朗读句子:“三月八日是妇女节,妇女的贡献真不少。”

三、看图说话,学习第二句。

1.出示图片“青年节”,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教学生字“年”,读准字音,读准“青年节”,读好句子“五月四日是青年节。”

3.说说青年人是怎样的?引出句子“全国的青年齐欢笑。”

4.朗读句子:“五月四日是青年节,全国的青年齐欢笑。”

四、游戏练习

1.卡片抽取练习:教师说日子,学生找相应卡片。

2.连线:三月八日青年节

五月四日妇女节

五、书写指导。

1. “妇”提醒学生观察辨析这个左窄右宽的字中“女”的“捺”改为了“点”。

2.教师板演,学生书空,学生田字格中写2个,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 “年”,指导板书,在田字格中上下位置看清楚,教师板演,学生书空。

4.学生田字格中写2个,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六、课后练习

A组生:“妇、年”2字写2行并组词,练习朗读第一二句。

B组生:“妇、年”2字写1行,练习朗读第一二句。

C组生:指认“妇、年”2字,练习朗读第一二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读、书写“历”,掌握部首“厂”

2.学习课文第三句,农历九九是敬老节,我祝爷爷奶奶身体好。

懂得敬老节是什么时候,知道对长辈要怎么做。

教学重难点:

对敬老节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2分钟大声说(积累语言)

1.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1)书本、笔盒放桌角。

(2)鼓励学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声朗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复习

1.说一说:三月八日是妇女节;五月四日是青年节。

2.认读词语:妇女节、青年节。

三、图片导入,学习课文第三句。

1.出示图片“敬老节”,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敬老节”即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

2.教学生字“历”,读准字音,认识部首“厂”,读准“敬老节”,读好句子“农历九九是敬老节。”

3.说说敬老节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指导学生如何尊敬长辈。引出句子“我祝爷爷奶奶身体好。”

4.朗读句子:“农历九九是敬老节,我祝爷爷奶奶身体好。”

5.说说自己家里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6.教师补充:关于重阳节的来历。引导诵读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7.朗读课文。

四、游戏练习

1.卡片抽取练习:教师说日子,学生找相应卡片。

2.连线:

三月八日 青年节

九月初九 妇女节

五月四日 敬老节

五、学习生字“历”。

1. 教师板演,学生书空、数笔画。

2. 学生田字格中书写,教师指导。

3. 组词:历:历史、农历。

六、课后练习

A组生:“历”字写2行并组词,朗读并背诵全文。

B组生:“历”字写1行,朗读全文。

C组生:指认“历”字,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会看着课文,自己逐字把课文朗读一遍。

2.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2分钟大声说(积累语言)

1.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1)书本、笔盒放桌角。

(2)鼓励学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声朗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朗读全文,指导记忆。

1. 复习词语:全国、青年节、妇女节、农历、敬老节、重阳节、身体、贡献

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全文。

师生对读、生生对读、同桌合作朗读、提问朗读。

3.指名背诵。

4.说一说:

农历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这天,你为爷爷奶奶做了些什么?

三、课堂练习指导

1.想想练练

(1)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再组词。

月--( ) 女---( )

---( ) ---( )

(引导学生先想一想,带有“月”“女”字旁的字有哪些,再让A组生自由填写,BC组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填写。)

(2)组词成句。

妇女节三月八日是——。

(学生朗读词语,再尝试说一说,最后填写。)

2.听老师读,用“√”指出听到的词语。

海底 生日 桌子 照片 许多

(学生先朗读各词语,教师再读,学生指认)

2.读读写写。

(1)抄写下列词语。

青年 妇女 农历

(学生先朗读各词语,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A组生自由写,BC组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写)

(2)读一读,再抄写带点的词。

全国 青年 欢笑 妇女 农历

身体 奶奶 爷爷 贡献 敬老节

(教师引导认读词语,明白要抄写的内容,A组生抄词语。教师指导BC组生认读词语,认读带点的词语。)

四、课后练习

把自己知道的节日名称告诉家人。

7春夏秋冬

教学目的要求:

A组生:

1、整体感知课文,认读书写“秋、瓜、果、雪、结”,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2、能够清晰的辨别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掌握四季特点。

3、培养学生了解自然,热爱自然地情感。

B组生:

1、初步感知课文,认读书写“秋”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2、能够辨别春夏秋冬四季,在师的引导下,概述四季特点

3、培养学生了解自然的情感

C组生:

1、感知课文,认读“秋”,了解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2、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辨别春夏秋冬四季,了解四季的特点,

3、培养学生有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感知课文,学习5个生字认识春夏秋冬,辨别春夏秋冬。了解其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秋”.

2.初读课文,感知四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2分钟大声说(积累语言)

1.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1)书本、笔盒放桌角。

(2)鼓励学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声朗诵本周内容。

二、创设情景,提问导入

(在上课之前,师带着学生去校园逛了一圈,以此让他们对现在的天气,动植物有个了解,师让学生感受树长出新芽,树叶变绿了,花儿开了,听到了清脆的鸟叫声)

1.提问导入,学生讲述看到的变化,点名回答

2.学生说出动植物的特点,师引导说出“春天来了”

A学生自由说一说,通过课前观察到的事物,学生能自己说说发生了什么变化

B学生自由说一说,通过课前观察,引导学生说出天气暖了等词语

C参与课堂,简单的能说一说

3. 与学生进行谈话:感受春天,春天给我们的感觉.

A、说一说到了春天可以去干什么,学生说一说,能说出春游等词语

B、通过师的总结,学生能知道春天可以去春游,放风筝

C、指导回答,自己简单说一说

4. 提问:除了春天,你们还知道四季中还有哪些季节吗?

A、能完整回答出夏天,秋天,冬天

B、能回答出夏天,秋天,冬天

C、师指导下能简单知道

5.师总结春夏秋冬,并板书课题:春夏秋冬。

6.教授“秋”字,什么结构?什么偏旁?

书写指导生字“秋”。

(1).提醒学生观察辨析这个左右结构的字,“禾”的“捺”改为了“点”“秋”。

(2)教师板演,学生书空,学生田字格中写2个,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秋:秋天、秋高气爽

7.齐读课题,大声正确朗读

三、欣赏感知四季。

出示视频。使学生初步感知四季,学生边看师边指导旁白

A学生初步感知四季,通过视频大概了解四季的区别

B学生看视频,初步感知四季

C学生看视频,了解四季

四、课后练习

A组生:认读“秋”字写2行并组词,初读课文。

B组生:认读“秋”字写1行,初读课文。

C组生:指认“秋”字,初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看图说话,学习课文第一、二句春天来了,天气暖了,柳树绿了。

夏天来了,天气热了,知了叫了。

2.知道春夏的天气和植物的特点。领悟春夏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2分钟大声说(积累语言)

1.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1)书本、笔盒放桌角。

(2)鼓励学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声朗诵本周内容。

二、创设情景,提问导入

(一)春天教学:

1.出示小女孩图片,带领学生走进四季(首先出示春天),

2.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一说,能讲出与春天有关的事物,如花儿开了,等一些短语

3.教师指示图片。学生能说出看到的事物

4.师总结学生说的,引导学生说出“春天来了”

齐读“春天来了”

齐读,小组读,点名读

5,根据上课前所说的,提问,引导学生说出天气暖了,并能正确齐读。

6.结合图片,学生再看看春天的景色,引导学生说出“柳树绿了”

理解题意,正确朗读齐读“春天来了,天气暖了,柳树绿了,”

7.小拓展:师介绍学生说说人们春天衣着的特点。出示图片小草,桃花

8.齐读第一句,分组读,

(二)夏天教学:

1,出示小女孩问题:带领学生进入夏季,提问“看一看图片中的人们在做什么?

通过小拓展,学生能认识到其他的景物

2,板书“夏天来了”

学生自由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3,引导学生说出天气热了。能通过老师的引导说出热等词语

齐读

4,出示知了图片。提问:夏天来了,天气热了,我们会听到“知吱吱”的声音,是谁来了啊?出示图片“知了叫了”齐读

大声有感情的朗读。学生能联想夏天的景色,有感情的读出

5,小拓展:

夏天来了。让学生说一说穿衣的特点,出示荷花照片

6,板书(卡片出示):“夏天来了,天气热了,知了叫了”齐读课文。

三、课后练习

A组生:朗读并背诵课文第一句话。

B组生:朗读课文第一句话。。

C组生:朗读课文第一句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看图说话,学习生字“瓜、果”,会用生字组词,并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2.学习课文第三、四句。领悟秋冬季节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2分钟大声说(积累语言)

1.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1)书本、笔盒放桌角。

(2)鼓励学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声朗诵本周内容。

二、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1.出示图片,说一说春天和夏天是怎样的呢?

2.朗读课文第一句话:“春天来了,天气暖了,柳树绿了。夏天来了,天气热了,知了叫了。”

3.一年有四季,那么秋天是怎样的呢?

(一)秋天教学:

1 师预先说一说秋天的特点,为教秋天做铺垫

2. 出示小女孩图片“看,那是什么季节呢”

齐读“秋天来了”

3.出示秋天图片。

4引导:秋天来了,秋雨一阵又一阵的下着,下雨了,我们感觉凉丝丝的。

引导学生说出“天气凉了”齐读。

5.出示瓜果。稻子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图上都有些什么?

6.生字教学“瓜、果”。读准字音,结构。组词:西瓜、黄瓜。果:果实、果树、苹果。

7.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好多东西在秋天的时候都成熟了。

板书(或卡片出示):

秋天来了,天气凉了,瓜果熟了。

总结:秋天来了,引导学生说一说,天气渐渐的变凉了,这个时候我们从薄薄的短袖换上了长袖

8.朗读句子:秋天来了,天气凉了,瓜果熟了。

(二)冬天教学:

1.  引导学生根据板书讲出“冬天来了”

2.  齐读“冬天来了”

3.  出示图片,简单说一说:你看见了什么。

4.  出示下雪,扫雪图片。欣赏雪景,认读生字“雪、结”

板书(或卡片出示):

冬天来了,天气冷了,下雪结冰了。师领读:学生跟读

5.  总结:引导学生说一说冬天可以干什么。

出示学生打雪仗、堆雪人等图片。引导学生说话。

三、书写指导生字“瓜、果”。

(1).提醒学生观察辨析独体字字“瓜、果”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板演,学生书空,学生田字格中写2个,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四、课后练习

A组生:认读“瓜、果”字写2行并组词,诵读并背诵课文。

B组生:认读“瓜、果”字写1行,诵读课文。

C组生:指认“瓜、果”字,根据朗读提示指认相关图片。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书写生字“雪、结”,会用生子组词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2.能逐字朗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2分钟大声说(积累语言)

1.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1)书本、笔盒放桌角。

(2)鼓励学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声朗诵本周内容。

二、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1. 教师出示图片,借助语言引导学生认读词语:秋高气爽、瓜果飘香、雪花飞舞、结冰。

2.播放欣赏一年四季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朗诵全文。

3. 学习了四季,请同学来说一说喜欢哪个季节。

4.游戏练习: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些和四季有关系的好朋友,他们想要去他们喜欢的季节里去,你们可以帮帮他们吗?

分组贴图,(在黑板上贴出春夏秋冬的板块,用燕子,荷花,菊花,下雪等图片分别发给学生,让学生在黑板上贴出正确的位置。)

三、指导书写生字“雪、结”

1.学生说说该怎样书写。教师相机提醒:上下结构及左右结构字的书写。

2. 教师板演,学生书空,学生田字格中写2个,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四、课堂练习指导

1.想想练练

(1)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再组词。

禾( ) 木( )( )( )

(引导学生先想一想,带有“禾”“木”字旁的字有哪些,再让A组生自由填写,BC组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填写。)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夏天到了,( )了。( )到了,下雪结冰了。

秋天到了,( )熟了。( )到了,柳树绿了。

(学生朗读句子,再尝试说一说,最后填写。)

2.读读写写。

读一读,再抄写划横线的词。

凉 热 熟 春天 天气 柳树 夏天

秋天 瓜果 知了 下雪 结冰

(教师引导认读词语,明白要抄写的内容,A组生抄词语。教师指导BC组生认读词语,认读带点的词语。)

四、课后练习——体验生活,巩固学习

1.一年四季除了这些小动物,植物在各自的季节里发生了变化,还有好多也发生了变化,(比如说梨花开了,油菜花开了)。需要我们去发现。下课了你们可以去观察观察,当你们有新的发现时记得一定要告诉老师啊!

2. A组生:认读“雪、结”字写2行并组词,诵读并背诵课文。

B组生:认读““雪、结””字写1行,诵读课文。

C组生:指认““雪、结””字,根据朗读提示指认相关图片。

五、板书设计:

春:春天来了,天气暖了,柳树绿了。

夏:夏天来了,天气热了,知了叫了。

秋:秋天来了,天气凉了,瓜果熟了。

冬:冬天来了,天气冷了,下雪结冰了。

8第八课四季的花

教学目的要求:

A组生:

整体感知课文,认读书写“季、什、么、夏、各”,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最有代表性的花。能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B组生:

初步感知课文,认读书写“季、什、么、夏、各”,在师的引导下,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最有代表性的花,培养学生了解自然的情感。

C组生:

感知课文,认读“季、什、么、夏、各”,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辨别春夏秋冬四季的花,了解四季的特点,培养学生有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感知课文,学习5个生字,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最有代表性的花,培养学生了解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季、什、么”,会组词,并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2.认识春季、夏季开放的花各是什么。

一、组织教学

课前2分钟大声说(积累语言)

1.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1)书本、笔盒放桌角。

(2)鼓励学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声朗诵本周内容。

二、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提问导入:你们认识什么花呀?喜欢什么花?

2.学生说说花的特点,师小结:一年四季都有花儿开放,板书“四季的花”。教学生字“季”,读准字音。了解字义:四季、季节。

3.大声朗读课题“四季的花。”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句。

1.师引导说出“什么花儿春季开?”指导学习“什么”的读音。

A学生自由说一说,通过课前观察到的事物,学生说说。

B学生自由说一说,通过课前观察,引导学生跟说。

C参与课堂,简单的能说一说。

2.教师出示实物“迎春花”小结出示句子:“迎春花儿春季开。”

3.带领学生读准句子。

4.采取对读的形式,你问我答读句子。

5.思维拓展:与学生进行谈话:你在春天还看见了什么花儿开放?

6.欣赏“鞭炮花”“桃花”“樱花”“梨花”等实物,拓展引导学生说句子“什么花儿春季开?”“(迎春花儿)春季开。”

四、学习课文第三、四句。

1.师引导说出“什么花儿夏季开?”出示句子,学习“夏”字的读音。

A学生自由说一说,通过课前观察到的事物,学生说说。

B学生自由说一说,通过课前观察,引导学生跟说。

C参与课堂,简单的能说一说。

2.教师出示图片“荷花”小结出示句子:“池塘的荷花夏季开。”

3.带领学生读准句子。

4.采取对读的形式,你问我答读句子。

5.思维拓展:与学生进行谈话:你在夏天还看见了什么花儿开放?

6.欣赏“(杜)鹃 5-7月朱顶红、倒挂金钟、三色堇 4-6月芍药、栀子花花期 5-7月月季花期 5-9月蔷薇、石榴花期 5-6月荷花、马蹄莲、米兰、金莲花”等图片,根据句式拓展引导学生说句子“什么花儿夏季开?”“()夏季开。”

7. 大声正确朗读课文前四句。

五、书写指导生字“季、什、么”。

(1).提醒学生观察辨析“季”上下结构,“禾”的下面一个“子”。

(2)“什、么”教师板演,学生书空,学生田字格中写2个,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六、课后练习

A组生:认读“季、什、么”3字写2行并组词,朗诵课文一——四句。

B组生:认读“季、什、么”3字写1行,初读课文一——四句。

C组生:指认“季、什、么”3字,根据提示指认相应季节的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夏、各”,认识秋季、冬季开放的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2分钟大声说(积累语言)

1.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1)书本、笔盒放桌角。

(2)鼓励学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声朗诵本周内容。

二、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复习导入:春季有什么花儿开放呀?夏季有什么花儿开放呀?

2.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3.大声朗读课文第一——四句。

三、学习课文第五、六句。

1.师引导说出“什么花儿秋季开?”

A学生自由说一说,通过课前观察到的事物,学生说说。

B学生自由说一说,通过课前观察,引导学生跟说。

C参与课堂,简单的能说一说。

2.教师出示图片“菊花”小结出示句子:“各种菊花秋季开。”

3.教学“各”字的读音,带领学生读准句子。

4.采取对读的形式,你问我答读句子。

5.思维拓展:与学生进行谈话:你在秋天还看见了什么花儿开放?

6.欣赏“桂花(黄) 月季(红、黄、白) 木芙蓉(红) 木槿(白、紫、红) 帝皇菊(黄色)双荚槐(黄色)天人菊(红)”等图片,拓展引导学生说句子“什么花儿秋季开?”“()秋季开。”

四、学习课文第七、八句。

1.师引导说出“什么花儿冬季开?”

A学生自由说一说,通过课前观察到的事物,学生说说。

B学生自由说一说,通过课前观察,引导学生跟说。

C参与课堂,简单的能说一说。

2.教师出示图片“腊梅花”小结出示句子:“腊梅花儿冬季开。”

3.带领学生读准句子。

4.采取对读的形式,你问我答读句子。

5.思维拓展:与学生进行谈话:你在冬天还看见了什么花儿开放?

6.欣赏“蕉花红。枇杷芯。松柏秀。蜂蝶蛰。剪绿时行。花信风至。十二月:蜡梅坼。茗花发。水仙负水。梅香绽。山茶灼。梅花。”等图片,根据句式

拓展引导学生说句子“什么花儿冬季开?”“()冬季开。”

7. 大声正确朗读课文。

五、书写指导生字“夏、各”。

(1).提醒学生观察辨析“夏、各”上下结构,“夏”部首是“攵”,上面的“”写紧凑一些。“各”的“攵”“丿捺”写舒展一些。

(2)教师板演,学生书空,学生田字格中写2个,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组词:夏:夏天、夏季各:各种各样、各不相同。

六、课后练习

A组生:认读“夏、各”2字写2行并组词,朗诵课文五——八句。

B组生:认读“夏、各”2字写1行,初读课文五——八句。

C组生:指认“夏、各”2字,根据提示指认相应季节的花。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感知四季的花的美丽,学习课文最后一句话。

2.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2分钟大声说(积累语言)

1.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1)书本、笔盒放桌角。

(2)鼓励学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声朗诵本周内容。

二、创设情景、欣赏感知四季导入。

1.出示视频。使学生初步感知四季的花的美丽,学生边看师边指导旁白

A学生初步感知四季,通过视频大概了解四季的花的区别。

B学生看视频,初步感知四季的花的区别。

C学生看视频,了解四季的花的区别。

2.出示最后一句话“花儿种类许许多,一年四季开不败。”

引导学生准确地朗读,通过视频播放,结合讲解,了解科学技术让花儿可以四季不败,可以使花儿反季节开放。

3. 学习了四季的花,请同学来说一说喜欢哪个季节的什么花。

4.游戏练习: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些和四季有关系的好朋友,他们想要去他们喜欢的季节里去,你们可以帮帮他们吗?

分组贴图,(在黑板上贴出春夏秋冬的板块,用迎春花,荷花,菊花,腊梅花等图片分别发给学生,让学生在黑板上贴出正确的位置。)

三、课堂练习指导

1.听听写写。

(1).听老师读,写出听到的部首。

禾、 攵、 亻、 艹

(2).听老师读,用“√”指出听到的句子。

池塘的荷花夏季开。()

各种菊花秋季开。()

(学生先指读句子,教师再读,学生打“√”。

2.想想练练

(1)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再组词。

亻( )讠( ) ( )   ( )

(引导学生先想一想,带有“亻”“讠”字旁的字有哪些,再让A组生自由填写,BC组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填写。)

(2)根据课文填空,再读一读。

( ),腊梅花开了。( ),菊花开了。

( ),荷花开了。( ),迎春花开了。

(学生先朗读课文,接着尝试说一说,再让A组生自由填写,BC组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填写)

3.读读写写。

读一读,再抄写划横线的词。

腊梅荷花池塘菊花种类许多四季什么各种夏季迎春花开不败

(教师引导认读词语,明白要抄写的内容,A组生抄词语。教师指导BC组生认读词语,认读带点的词语。)

四、课后练习——体验生活,巩固学习

A组生:诵读并背诵课文,把知道的四季的花告诉同伴。

B组生:诵读课文,把知道的四季的花告诉同伴。

C组生:根据朗读提示指认相关图片。

五、板书设计:

8   四季的花

春天:迎春花

夏天:荷花

秋天:菊花

冬天:腊梅花

综合练习2

教学目的要求:

A组生:正确认读单韵母、复韵母;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生字;正确组词;学会简单的归类。正确朗读句子、儿歌。

B组生:正确区分单韵母、复韵母;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生字;正确组词;学感知简单的归类。认真倾听同学朗读句子、儿歌。

C组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会用学具摆放归类,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教学重、难点:

正确认读单韵母、复韵母;学会简单的归类。正确朗读句子、儿歌。

教具准备:小黑板、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在教师的指导下做第一、二、三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2分钟大声说(积累语言)

1.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1)书本、笔盒放桌角。

(2)鼓励学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声朗诵本周“我爱朗读”。

二、“我会拼”——

(一)、拼拼读读。

1.学生自由读出字音,说一说每个字音有什么不同。

2.教师指导认读,读准韵母。

3.教师带读,随机点读。

4.指名朗读。

(二)、认一认,读一读。

1.学生认读整体认读音节,教师带读。

2.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三、“我会做”

(三)、照样子连线组字,再在田字格里写一写。

1.观察认读每个字,想一想它们可以组成什么字。

2.学生说说,再把字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第四、五、六题及“我会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2分钟大声说(积累语言)

1.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1)书本、笔盒放桌角。

(2)鼓励学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 大声朗诵本周“我爱朗读”。

二、“我会做”

(四):用“——”找出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的词语。

1.学生认读每个词语,并说说他们属于什么类别。

2.想一想,说一说,哪个不是同一类别的。

(五)、“我会做”——照样子扩词。

1.说一说,例子是什么意思。理解“扩词”的意思。

2.学生尝试口头扩词:

组生自由填写,BC组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填写。

(六)读句子。

1.四季是指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2.爸爸、妈妈给我过生日。

(1)指导学生认真读句子,说说句子的意思。

(2)教师带读,学生跟读、齐读;指名朗读。

三、“我会念”——(七)念儿歌:

春天来了

雪消了,冰化了。小河的窗子打开了,

鱼儿探头看一看,啊,春天来到了!

1.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教师播放动画,欣赏雪融化、河面上的冰融化了,小河的水哗哗地向前流,引出句子“雪消了,冰化了。小河的窗子打开了。”重点理解原本结冰的河面冰融化了,水哗哗地流动,就像窗子被打开一样。“

3.小河的窗子打开了,可以看见什么呢?引出“可以看见鱼”,出示句子:“鱼儿探头看一看,啊,春天来到了。”重点读准“探头”,理解“探头”的意思。

4.大声朗诵儿歌。

组生看图背诵儿歌。

9、​校服运动服

教学目的要求:

A组生:正确认读、书写“校、加、比”3个生字,并能组词;正确辨认“校服、运动服”,学会在不同场合穿不同的衣服,珍惜校园生活,懂得爱护校服、运动服。

B组生:正确认读“校、加、比”3个生字;正确辨认“校服、运动服”,学会在不同场合穿不同的衣服,珍惜校园生活,懂得爱护校服、运动服。

C组生:能指认校服、运动服;在不同场合乐意穿不同的衣服,懂得爱护校服、运动服。

教学重、难点:

正确认读、书写“校、加、比”3个生字;正确辨认“校服、运动服”,学会在不同场合穿不同的衣服,珍惜校园生活,懂得爱护校服、运动服。

教具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校服、运动服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读、书写“校”,学习名词:校服、运动服及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大声朗读。

1.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1)书本、笔盒放桌角。

(2)鼓励学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声朗诵本周“我爱朗读”内容。

二、谈话导入,看图说话。

1.出示“升国旗”图片,我们升国旗的时候,大家都穿着——校服。对了,学校统一发给大家的的衣服,我们叫它“校服”,板书:校服,读准字音。用图片指认、实物指认的方式说准校服的字音。

2.看课文插图1,图中的学生都穿着统一的衣服来上课了。他们的校服是怎样的呢?我们的校服是怎样的呢?——有裙子、有套装、小西装等。(我们学校的校服是运动服)我们一般在什么时候穿校服呢?重大节日、升旗的时候。

3.那么参加体育运动时,大家都穿着什么呢?运动服。板书:运动服。读准字音。理解字义:运动服一般比较宽松,适合运动,大部分有弹性较好的运动衣和运动裤子组成,一般不是裙装、西装。

4. 教师补充说明:很多学校的校服同时也是运动服。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上学时,我们要穿校服。”

2.朗读句子,熟读句子。

四、游戏练习:辨析:看图指认运动服、校服。

1.卡片抽取练习:教师说服装名称,学生找相应图片。

2.连线:运动服不同的运动服图片

校服不同的校服图片

五、书写指导“校”。

1. “校”提醒学生观察辨析这个左窄右宽的字中“木”的“捺”改为了“点”。

2.教师板演,学生书空,学生田字格中写2个,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六、课后练习

A组生:指认“校服、运动服”“校”字写2行并组词,练习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B组生:指认“校服、运动服”,“校”字写1行,练习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C组生:指认“校服、运动服”,练习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书写“加、比”,会组词,并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会逐字朗读并理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大声朗读。

1.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1)书本、笔盒放桌角。

(2)鼓励学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声朗诵本周“我爱朗读”内容。

二、复习

1.出示实物,说说这是什么?这是(运动服)(校服)。

2.认读词语:运动服、校服。

三、小故事导入,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故事:斌斌同学上体育课时,穿着西装校服,结果运动时,腿一张开,“叭”的一声,他的裤裆开了个大口子。这样好吗?

2.因此:不同的场合要穿不同的服装。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内容“参加体育活动时,我们要穿运动服。运动员在进行训练和比赛时也穿运动服。”

3.教学生字“加、比”,读准字音,认读词语:参加、比赛。

4.带读句子:“参加体育活动时,我们要穿运动服。运动员在进行训练和比赛时也穿运动服。”

5. 指导朗读、跟读、齐读、指名读。

6.齐读全文。

7.说一说,什么时候穿校服,什么时候穿运动服?

8.补充:我们的校服同时也是运动服,是学校免费发给我们的,我们要爱护校服,保持校服的整洁,脏了要及时换洗。不同的季节校服也是不一样的,出示夏季、冬季校服,我们要根据季节穿校服。

四、实践游戏练习

1.出示校服、运动服。教师说:上学了,学生边拿相应的服装,边说:穿()。

参加体育活动喽,学生边拿相应的服装,边说:穿()。

2.比比谁拿得快。

五、书写指导“加”“比”。

1. “加”“比”提醒学生观察辨析这两个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2.教师板演,学生书空,学生田字格中写2个,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 组词:加:加法、参加、加减;比:评比、比赛、比一比。

六、课后练习

A组生:“加、比”2字写2行并组词,朗读并背诵全文。

B组生:“加、比”2字写1行,朗读全文。

C组生:指认校服、运动服。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会逐字朗读全文。

2.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大声朗读。

1.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1)书本、笔盒放桌角。

(2)鼓励学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声朗诵本周“我爱朗读”内容。

二、朗读全文,指导记忆。

1. 复习词语:校服、上学、学生、活动、参加、比赛

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全文。

师生对读、生生对读、同桌合作朗读、提问朗读。

3.指名背诵。

4.说一说:你什么时候穿校服,什么时候穿运动服?什么季节穿穿夏季校服,什么季节穿冬季校服?

三、课堂练习指导

1.想想练练

(1)给下列字加部首,再组词。

井( )( ) 交( )( )

牙( )( ) 口( )( )

(引导学生先想一想,带有“井、交、牙、口”字字有哪些,可以组什么词,再让A组生自由填写,BC组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填写。)

(2)填空,再读一读。

(      )时,我穿校服。

我会(             )

(学生朗读句子,再尝试说一说,最后填写。)

2.读读写写。——读一读,再抄写。

校服、上学、学生、活动

(教师引导认读词语A组生抄词语。教师指导BC组生继续认读词语。)

四、板书设计“

第9课

校服运动服

上学时穿校服

体育活动穿运动服

(比赛、活动)

第三篇: 培智生活语文优秀教案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案


课  型

培智学校二年级生活语文课程

主讲人

惠琳琳

一:教材介绍与分析

《清明 端午 中秋》是一篇上海市卢湾辅读学校的生活语文课文,该文主要介绍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以及对应节日的传统习俗。通过学习该生活语文课文,可用使学生了解到节日的传统习俗活动,感受到传统节日的美好。

二:学生基本情况及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八名,类型包括轻中度,重度智力障碍,自闭症,脑瘫。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授课内容的特点将学生分为两类:

A类学生:肖xx 赵xx 张xx 李xx 年龄在8—10岁之间,属于轻中度智力落后 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能够通过老师的讲课初步掌握各个节日及对应的节日活动。

B类学生:孙xx 胡xx 曹xx 匡xx 年龄在8—10岁之间 包括重度智障,唐氏综合征,自闭症 认知能力较差 语言表达能力欠缺 需要老师的反复提示才能完成较为简单的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A类学生:知道并能口头表述三个节日的名称以及每个节日对应的至少两种传统习俗;B类学生:知道三个节日以及每个节日对应的至少一种传统习俗。

2、过程与方法:A类学生:在老师的指令下能够完成将传统节日习俗对应的图片分类并配对;B类学生:在老师的指令和提示下能够部分完成将传统节日习俗对应的图片分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热爱。

四:教育康复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三个传统节日的节日习俗活动

(2)教学难点:能够按照节日的不同进行匹配不同的节日传统习俗。

五:教具准备

语文课本

多媒体课件:《清明 端午 中秋》课件PPT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简单介绍视频

清明节传统节日习俗活动图片

端午节传统节日习俗活动图片

中秋节传统节日习俗活动图片

六、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激发兴趣? 导入课文。

首先老师出示月饼的图片,然后问学生:“这是什么?谁来告诉我我们什么时候吃这种食物?”最后老师小结:你们回答得非常正确,不过我今天不仅仅带来了月饼,还带来了另外两种食物,相信你们一定喜欢吃。

(二)、图文视频结合,节日初步认识。

首先老师依次出示青团,粽子,月饼 图片,提出问题:①这种食物是在哪个节日吃?

然后生生交流,A类学生讨论第二个问题。B类学生讨论第一个问题。最后请各组代表积极发言,老师总结同学们的发言,启迪思考:我们刚刚提到了三个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它们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习俗各不相同。我们在清明节吃青团,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其实还有一些有趣的传统习俗呢?那让我们一起来观看动画吧!

接下来播放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节日介绍动画视频。播放完请A类学生回答三个节日的其它传统习俗。

最后老师小结:原来清明节不仅仅可以吃青团,还可以放风筝,扫墓;端午节不仅仅吃粽子还可以赛龙舟,戴香囊;中秋节不仅仅可以吃月饼,还可以赏月,观潮呢!再启迪思考:你们在过这些节日的时候都做了些什么?尽量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节日故事,最后再由老师总结、鼓励。

出示美味诱人的月饼图片目的是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节日与节日传统习俗。

通过出示生动形象的图片,给学生非常好的视觉提示,引出本节课的三个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视频动画能够非常好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帮助学生认识和记忆三个节日的传统习俗活动。老师引导式的教学启发学生根据学习的节日,回顾生活中节日的经历,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经验总结能力。

(三)、学以致用,我会配对:

首先老师发言: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节日的传统习俗,那接下来老师就要考一考你们了。这边有九张图片,每张图片都是节日的传统习俗。老师希望你们能够将这些图片与对应的节日正确匹配。然后在黑板上书写三个节日名称(注意书写节日之间有间隔,方便学生清晰地将图片贴到目标节日旁边)

活动过程:首先是节日食物配对,请B类学生进行配对,必要时老师进行肢体辅助;

然后是节日活动配对,请A类学生进行配对,必要时老师可进行语言辅助。

学生配对结束后老师及时鼓励强化。

(四)、激发思维,延伸到其它传统节日:

老师问:今天我们学习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中国传统的节日。放学回家可以考一考你们的家人他们知不知道这几个节日。

同时提问:同学们你们还知道中国哪些的传统节日吗?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另外也可以向学生建议:问一问你们的家人知道中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

创设游戏,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拓展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家庭交流学习,将生活语文引入实际生活中,有利于学习的及时强化和实践。

七:教学方法总结与反思

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依据本课主题内容画面性强,分类结构类似和生活化的特点,主要采取了:(1)图文结合教学法。(2)游戏教学法。(3)巩固练习法。

在整节课程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回答、讨论、感悟、动手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游戏和图文教学中体味到传统节日的美好与生活语文的美妙。

推荐访问: 教案 语文 通用

【培智生活语文优秀教案(通用3篇)】相关推荐

工作总结最新推荐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