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校本研修课题(通用5篇)

| 浏览次数:

体育:社会文化现象体育:2005年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体育:200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体育:200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体育:期刊,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体育校本研修课题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初中体育校本研修课题5篇

【篇1】初中体育校本研修课题

校本研修课题“小学生英语朗读能力培养的研究和策略”

学年总结

英语组进行“小学生英语朗读能力培养的研究和策略”课题研究已经一个学年了。这学年内,我们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探索培养小学生英语朗读能力这个具体问题为对象,注重提高小学生的英语朗读能力。在这期间,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实现了第一阶段的研究目标。

一、所做工作:

1.申报了“小学生英语朗读能力培养的研究和策略”这个校本研修课题,作为本学年英语组的研修内容。

全组教师全员参加,共同学习研究,积极收集与研修课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并进行学习研讨,为课题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一学年中重点是调查和制定适宜的策略。

2.教师针对学生的个体情况,通过课堂表现,课后问答。QQ联系等多种方式,真实地了解小学生的英语朗读情况,找出小学生在英语朗读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便有效地实施课题研究,有效提高学生英语朗读水平。

通过全组教师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小学生对于英语朗读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读的时间不够充分,除了每周的早读和上课时间外,学生很少主动地去朗读。

②学生的朗读面窄,主动寻找课外朗读材料积极性不高,多是相对被动得接受朗读材料。

③缺少有效的朗读训练技巧。

家庭因素对学生的英语课外朗读有重要的影响。

3.针对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实际情况,在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英语朗读能力过程中,从课堂入手,利用课本中的英语内容,精心设计朗读方案,对小学生进行朗读方法与技巧的指导,从基础开始培养小学生的英语朗读兴趣,从而激励并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有效的去朗读。

4.教师集体研讨,将研究方法初步确定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

5.教师及时总结在课题研究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集体研讨,根据实际情况有效作出调整,并写出总结。

6.教研活动中,教师进行素质再提升,开展了5次针对朗读的专题讲座,大家畅所欲言,积极研讨,共同提高。郑桂华承担了我校课堂展示月的公开课活动,得到领导好评。承办了区级英语新教师培训,赵菊英作了专题讲座,与老师们分享了在朗读和绘本教学中的心得。谢涛和郑桂华老师顺利完成为期两年的英语国培。谢涛老师在国家级刊物《教师教育研究》中发表两篇论文,其中有《小学英语朗读浅析》切合我校研修课题。

二、存在问题:

1、 教师的理论知识到位,但理论与实践毕竟有差距。再者我们的实验对象是不同成长环境、不同性格喜好的孩子们,他们的差距显而易见。如何“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就是我们现阶段面临的一个难题。

2、 教师在英语朗读教学的方案设计仍处于探讨实验阶段,没有形成一定的模式。

3、 小学生的英语朗读能力基础薄弱。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大部分的英语朗读材料只限于课本,课后的英语朗读材料几乎为零,当然更谈不上课后的英语朗读习惯。

4、 小学生对于英语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甚少,文化的差异使他们在朗读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5、 部分小学生对英语朗读不重视,缺乏兴趣。

三、改进措施:

1、 教师进一步加强理论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特点,选择一些合适的朗读方法,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开口朗读。

2、 教师在朗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把握朗读技巧。在师生、生生的朗读过程中,从心与心的缝隙中,从思与思的搏动中,从情与情的触摸中,探究朗读的语音语调,感受朗读的魅力,提高小学生朗读的兴趣。

3、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渗透西方的文化与风俗习惯,让学生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4、 要求学生进行课外朗读。鼓励他们适当利用零用钱购买英语课外朗读材料,相互交换课外朗读材料,做到资源共享,扩大朗读范围,养成每天朗读英语的习惯。

5、 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提高家长对英语课外朗读的认识,让他们了解英语课外朗读对他孩子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让家长从时间、物质上对学生进行支持,并做好督促工作,培养学生的英语朗读习惯。

总之第一学年的工作既有克服困难的艰辛,又有收获成果的喜悦。接下来我们课题组成员一定会扎实工作,再接再厉,继续深入研究,为提升我校学生英语朗读能力服务。

【篇2】初中体育校本研修课题

渭南市实验初中

校级核心课题申报表

课题名称 :“问题探究”教学中小组交流与展示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 雷颖

完成时间: 2014.2—2014.12

成果形式: 结题报告、论文、教学设计、教育案例

学 科: 英 语

实 施 方 案

【篇3】初中体育校本研修课题

校本研修课题

《体育教育专业如何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

一、突出办学特色,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输送优秀人才。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师范类院校担负着为基础教育培养体育优秀人才、输送体育合格教师的职能,必须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品德优良、专业知识丰富、教学技能过硬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体育教师。

1.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师范类院校要根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切实转变办学思想,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师范类体育专业特色建设,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积极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要以培养高素质教师为目标,着力从教师职业道德、专业思想和教育教学技能等方面,加强体育师范生的职业养成教育,增强体育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从教能力和适应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

2.大力推进体育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体育师范生教育实习是中小学教师培养的重要环节。师范类院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调整教师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不断完善体育师范生教育实习制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因地制宜地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到中小学校进行不少于一学期的教育实习。尤其要配合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做好中小学体育教师脱产培训的置换实习支教工作。

二、强化专项研究,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学术支持。

科学研究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师范类院校要主动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相关领域的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参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

1.积极开展政策性研究。师范类院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科研优势,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开展专项政策与对策研究,为加强地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学术参考和专业支持。

2.设立院校专项研究课题。师范类院校应根据地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主动设立有关地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专项研究课题,将学校教学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

3.深入基础教育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师范类院校应积极组织高水平专家和教师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地方基础教育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发展需求,切实提高人才培养、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完善办学模式,大力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工作。

体育教师培训是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师范类院校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最重要的职能。

1.切实定强培训能力建设,积极构建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师范类院校要按照地方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需求,结合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规律,从学科专业、课程资源、专家团队、后勤服务等方面,切实加强从事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能力建设。要不断深化师范类专业课程改革,完善面向基础教育的培训专业和课程资源体系。充分调动本校高水平专家教授的积极性,积极吸收地方培训、教研、电教机构和一线中小学校的优势资源,精心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德艺双馨、专兼结合的培训专家团队。要从教学设施、食宿条件等方面加强培训的基础建设,为参加培训的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后勤服务保障。

2.主动申报并积极承办各级教师培训项目。师范类院校应主动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联系,积极申报国家级和省、市级教师培训项目。要科学设计培训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培训。建立完善教师培训的管理制度,严格管理程序,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太华办八一小学

冯保平

校本研修课题

《体育教育专业如何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

太华办八一小学

冯 保 平

【篇4】初中体育校本研修课题

校本研修课题

对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问 题 的 研 讨 目 录

校本研修课题

校本研修课题的申请

心理健康问题研修的开题报告

心理健康问题研修的实施方案

心理健康问题研修的活动记录

1、记录(一)

2、记录(二)

3、记录(三)

4、记录(四)

心理健康问题研修的过程性资料

1、存在问题

2、调查问卷资料

3、案例分析

4、 研修论文

心理健康问题研修的结题报告

校本研修课题

对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问 题 的 研 讨

研修人员:李喜宁 梁艳艳 王欢

时 间: 2017年9月

校本研修课题的申请

尊敬的各位领导:

你们好!

我们申请的校本研修课题是《对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讨》,现就我们研修此课题的目的做以简单陈述。

近十多年的班主任经历和任教经验我们发现:由于受社会、家庭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独生子女的过分溺爱以及家庭对孩子的过高要求,导致现在的小学生心理扭曲,自私自利或者是自卑,自甘堕落等等不良现象,有些甚至给孩子带来阴影,给社会、家庭带来极大的危害和损失,这些心理问题在班级管理中也越发突出,成为教育教学过程的“绊脚石”,使得教学工作面临前所未有挑战。

结合这种现状,我们认为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来说,正是长知识,学本领,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黄金时期,对于学生终 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老师,我们有理由、有责任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严”字当头。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复杂的,有时一个错误的认识会让他(她)们的思维模式和处事方法出现偏差,进而影响判断力。做为教师,应该善于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为他们“排忧解难”,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这也是我们老师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我们将心理健康问题作为研修目标的根本目的。

我们的研修计划,恳请学校及领导的支持和批准,我们研修人员将以最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工作态度,投身于本项研修工作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本项研修成果更好的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谢谢

申请人:李喜宁 梁艳艳 王欢

申请时间:2017年9月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的研讨的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理论背景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同时,人们提出了全面素质的概念,即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从一定意义上说,心理素质决定着其他各种素质的质量水平,甚至于决定着学生最终能否成才。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全发展。

(二)实际背景

1、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 在广大农村,多数学生家长是家庭的支柱,工作繁忙,负担重,子女跟随爷爷奶奶或外祖母、外祖父一起生活,隔代教育与孩子身心发展不相适应;或者家长文化水平较低,教育方法不当,使孩子心理得不到健康发展。这样,给学校、家庭教育带来很大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学校有90、3%小学生存在以下情况:①易怒。遇事急躁,稍不如意就做出过激行为,如行凶、斗殴、骂人,做事不考虑后果,事后冷静下来又后悔。②任性。过分关心自己的需要,达不到目的就大发脾气,纠缠不休。③自卑。无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久而久之形成自卑心理。④嫉妒。看到自己的条件、才能不如别人而心怀怨恨,在嫉妒心理的驱使下,不但不学习他人长处,反而对他人挖苦、讽刺、破坏等。⑤厌学。由于客观原因,对学习失去信心,认为学习是一件苦事,甚至把学校看成地狱,希望早点离开学校。⑥抑郁。遇到挫折会过度悲伤而长期不能恢复,多愁善感,对周围的人或事缺乏兴趣,情绪悲观、失望等。另外还有一些学生表现出焦虑等情况。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2、家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独生子女政策是我们现在和今后若干年内必须奉行的基本国策,一些家长实行的“小太阳”教育导致许多独生子女“以我为中心”,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经不起挫折。我校通过对200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其结果表明90、5%家长意识到孩子不好管,学校应加强管理。调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是什么?有87、5%的教师认为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对学习没有兴趣、逆反心理较强。因此,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其良好的身心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品质,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进学生活泼健康发展的前提。 因此,我校申报了《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的科研课题的研究,促进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获得在农村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研究目的

1、通过研究,全面了解农村小学生心理状况,获得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2、通过实验研究,获得农村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个案,探索出适应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二)研究意义

1、通过研究实践,不断提高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及人际关系。

2、通过研究和实践,不断提高实验教师自身的健康心理素质和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奠定基础。

3、通过校本培训增强和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通过家校合作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实验,使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得到提高,教师观念发生变化,领导办学观念发生变化。

三、研修步骤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9——2017、11)

本阶段确立了课题组成员,组建了课题研究小组,查阅了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掌握了个别学生的材料。查阅了有关文献资料,组织了课题论证,制定出课题研究方案,做好分工。

第二阶段:课题实践、研究阶段(2017、12——2018、4) 本阶段主要根据研究方案的内容开展研究活动,包括: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研究。以此提高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及交往能力。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8、5——2018、7)

1、搜集整理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汇总结

果形成《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成果报告》。

2、成果提交、验收,申请结题。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的研修实施方案

一、研修人员:

李喜宁 梁艳艳 王欢

二、研修目标

通过对小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研究,解决小学生的心理困惑,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趋向和健全的人格,增强自信心,以及乐观向上的精神,使他(她)们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处事,学会创新,学会生活,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让小学生健康的成长。

三、实施方法

1、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心理测试法、个案研究法、成果分析法。

2、成立研修小组,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以上方法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和教育。

3、召开相关的主题班会,倾听学生心声,结合学生的日常的表现,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增强见识,以及行为处事的能力。

4、积极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

5、加强家校联系。既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又可以提升家长对心理健康知识的认识和学习,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四、实施原则

1、对小学生的任何问题,均采用正面教育引导。

2、因人而异,不可生搬硬套,适得其反。

3、注重家校联系,协调好科任老师与家长的勾通。共同担负起教育学生的目的。

校本研修活动记录(一)

研修人员:李喜宁 梁艳艳 王欢

研修时间:2017.9

研修地点:办公室

活动过程及记录:

1、搜集班级小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的情况,分类整理。

2、制定研修方案,确定研修课题。

3、通过网络,书籍,查阅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书籍,了解其内涵。

4、分析搜集的情况,书写阶段性材料。

活动小结:

通过活动,明确研修的内容和目标,对搜集的学生情况进行小组整理,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做好准备。

校本研修活动记录(二)

研修人员:李喜宁 梁艳艳 王欢

研修课题: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讨

研修时间:2017.11

研修地点:办公室

活动过程及记录:

1、完成调查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归纳总结,了解学

生心理健康现状。

2、通过家访或电话,及时与家长进行勾通,全面了解学

生情况,为学生心理问题方面的疏导打好基础。

3、重点分析调查问卷结果,掌握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的

看法,从侧面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进一步完善研修方案。

活动小结:

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分析,确定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制定应对策略和方法。

校本研修活动记录(三)

研修人员:李喜宁 梁艳艳 王欢

研修课题: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讨

研修时间:2018.4

研修地点:办公室

活动过程及记录:

继续加强家校联系,针对前面提到的问题进行引导,了解学生的变化,完成调查问卷中存在的问题的弥补,及时进行总结、分析、讨论教育、引导的方案,进一步完善研修资料。

列举各班存在的典型个例,并进行分析、讨论,制定后期教育计划等。

活动小结:

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努力,基本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并采用了一些改进措施,对进一步完善研修任务,实现研修的目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校本研修活动记录(四)

研修人员:李喜宁 梁艳艳 王欢

研修课题: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讨

研修时间:2018.5

研修地点:办公室

活动过程及记录:

小结近一年来的研修工作成效:

1、研修工作已进行了近一年,搜集各方面的资料,对学

生进行了调查问卷,把握学生存在的普遍心理问题,针对问题采取措施进行纠正,特别是部分心理偏差较大的学生,行为有所收敛,思想转变较快,小毛病改变了,能积极参加班级活动,融入了集体中。

2、着手写研修总结。

活动小结:

结合前期研修过程反馈,积极完善研修总结,发扬成绩,改进不足,为今后的持续研修做好准备。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的研修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理论背景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同时,人们提出了全面素质的概念,即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从一定意义上说,心理素质决定着其他各种素质的质量水平,甚至于决定着学生最终能否成才。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全发展。

(二)实际背景

1、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 在广大农村,多数学生家长是家庭的支柱,工作繁忙,负担重,子女跟随爷爷奶奶或外祖母、外祖父一起生活,隔代教育与孩子身心发展不相适应;或者家长文化水平较低,教育方法不当,使孩子心理得不到健康发展。这样,给学校、家庭教育带来很大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学校有90、3%小学生存在以下情况:①易怒。遇事急躁,稍不如意就做出过激行为,如行凶、斗殴、骂人,做事不考虑后果,事后冷静下来又后悔。②任性。过分关心自己的需要,达不到目的就大发脾气,纠缠不休。③自卑。无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久而久之形成自卑心理。④嫉妒。看到自己的条件、才能不如别人而心怀怨恨,在嫉妒心理的驱使下,不但不学习他人长处,反而对他人挖苦、讽刺、破坏等。⑤厌学。由于客观原因,对学习失去信心,认为学习是一件苦事,甚至把学校看成地狱,希望早点离开学校。⑥抑郁。遇到挫折会过度悲伤而长期不能恢复,多愁善感,对周围的人或事缺乏兴趣,情绪悲观、失望等。另外还有一些学生表现出焦虑等情况。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2、家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独生子女政策是我们现在和今后若干年内必须奉行的基本国策,一些家长实行的“小太阳”教育导致许多独生子女“以我为中心”,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经不起挫折。我校通过对200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其结果表明90、5%家长意识到孩子不好管,学校应加强管理。调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是什么?有87、5%的教师认为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对学习没有兴趣、逆反心理较强。因此,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其良好的身心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品质,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进学生活泼健康发展的前提。 因此,我校申报了《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的科研课题的研究,促进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获得在农村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 研修人员:

李喜宁 梁艳艳 王欢

三、 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研究目的

1、通过研究,全面了解农村小学生心理状况,获得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2、通过实验研究,获得农村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个案,探索出适应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二)研究意义

1、通过研究实践,不断提高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及人际关系。

2、通过研究和实践,不断提高实验教师自身的健康心理素质和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奠定基础。

3、通过校本培训增强和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通过家校合作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实验,使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得到提高,教师观念发生变化,领导办学观念发生变化。

四、实施原则

1、对小学生的任何问题,均采用正面教育引导。

2、因人而异,不可生搬硬套,适得其反。

3、注重家校联系,协调好科任老师与家长的勾通。共同担负起教育学生的目的。

五、研修步骤

(二)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9——2017、11)

本阶段确立了课题组成员,组建了课题研究小组,查阅了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掌握了个别学生的材料。查阅了有关文献资料,组织了课题论证,制定出课题研究方案,做好分工。

第二阶段:课题实践、研究阶段(2017、12——2018、4) 本阶段主要根据研究方案的内容开展研究活动,包括: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研究。以此提高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及交往能力。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8、5——2018、7)

3、搜集整理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汇总结

果形成《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成果报告》。

4、成果提交、验收,申请结题。

六、研究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增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1、实施新课程,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课程改革实验内容之一。在实验中,我们始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的研究作为实施新课程改革试验的重要内容来抓,把握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农村地区实际情况和农村小学校实际,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结合起来,促进我校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实施。

2、 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前提。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只有不断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促进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注重从三个方面进行培训,一是教师的人格特点: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二是对待学生的态度:真诚、宽容、理解、尊重。三是教育机制:循循善诱、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因材施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题负责人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心理辅导计划,把它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十五”继续教育紧密结合。根据教师的共同心理需要和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聘请心理卫生专家来校给教师讲课,开展系列心理辅导讲座,让老师们掌握心理卫生保健知识和常见的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节方法,提高缓解压力与承受挫折的能力。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特点的教师进行分类辅导。同时心理辅导内容的选择也有所不同。建立教师心理咨询室、温馨的谈心室,开展谈心交流等活动,为教师解决特殊心理问题。 因此,教师都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到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工作之中,用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严格按照心理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学生主动学习

课堂教学是实施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主渠道,是构建信息技术条件下探索交流学习的平台。尤其是结合当今课程改革中提出的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目标,课堂教学活动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意识,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困扰学习的心理问题,调节和优化学习的心理状态,有效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施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学生自身的多向反馈结构。使教师与学生都是学习的参与者,对学生产生更深刻、更有效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小学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许多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因素。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他们的情感,锻炼他们的意志,发展他们的个性,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的认知活动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愉快的情绪而变得感知敏锐,想像丰富,思维活跃,从而达到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目的。

1、创设积极的课堂学习心理氛围,优化课堂学习心理环境

良好课堂学习心理气氛的营造,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设。教师要更新观念,重审师生关系,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即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的状态下学习,带领学生向既定目标前进。教师在课堂中尊重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出发,运用激励性语言,在学习活动之中,帮助学生揭示心育内容,感受心育滋润,接近心育目标。

(1) 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热爱、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学生尊重和敬仰教师,形成积极向上,愉快、活跃、和谐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因此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民主的方式指导和组织教学,以适应学生日益扩大的信息面、学生的独立性和日益增强的成人感的需要。如微笑地走进教室,微笑地上课。当学生回答问题或者提出问题有困难时,老师适时地微笑可以减轻或者化解学生的心理压力,耐心的启发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时时用自己的良好形象和诚信感化学生,给全班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2)建立适当合理的学习期望。教育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会使学生向好的积极的方向发展,教师对学生的低期望则会妨碍学生的进步。对于学生学习的期望,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还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形成与发展。只有当教师采取合适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期望合理,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因此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赞扬学生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绩,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在课堂教学中坚持用鼓励性的、商量式的语气说话,例如“请你继续讲”、“你的分析是不是这样”、“请听听我的想法”、“我想作一点补充”、“如果这样说是不是更全面”等。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这样的语言表述,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挖掘教材蕴含的心理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也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因此我们应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帮助他们顺利地解决。在小学各学科教材中有很多适合心理教育的内容和素材,而且学习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有利于实施心理教育的情境。教师要根据学科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

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重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抓住各种教育契机反复渗透、耐心诱导和细心培养。教师结合多媒体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设计“激发——探索——总结——升华”的教学结构,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的活动。教师要多尝试进行开放的课堂教学,这样的课不仅可以给学生以乐趣,更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要着眼于心理素质教育来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真正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3、结合教学内容,巧设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1)品味感悟,榜样激励。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描写英雄的文章。教师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环境,抓住描写他们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词句,引导学生细细体味,使学生油然而生钦佩之情,向英雄学习遇事不慌、沉着冷静、勇敢坚定、机智敏锐等心理品质。(2) 结合事例,恰当评价。(3)创设情境,扮演角色。由于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表演欲望佳、参与活动积极性高,因而我让他们边听音乐,边分角色情景表演,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更能让他们感受到美的音乐、美的故事、美的课堂。例如:在欣赏教学《鸭子拌嘴》一课中,由于乐曲的发展顺序是出发——到池塘——拌嘴——回家,在录音时,田秀英老师通过电脑将乐曲分四次将四个乐段分别命名录制,播放时点击哪个乐段,就会播放那个乐段,还将“拌嘴”这一乐段设定成循环播放,反复聆听,并且绘制了符合音乐的图片,便于学生在欣赏时加深印象,对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大概的理解后,田老师便去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分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音乐。有的组给音乐创编了情景剧,每个学生表演不同的角色,大部分同学扮演行动缓慢、一摇一摆的、形态各异的小鸭子;一个同学扮演赶鸭子的老爷爷;有的组用打击乐器和自制乐器来给乐曲伴奏;„„由于这种方式是学生喜欢的,因此,收到的课堂效果非常的好。学生在课堂中处于愉悦的状态,形成了优势兴奋中心,变“苦学”为“乐学”,这就是所谓“乐(音乐)即是乐(快乐)”的道理。(4) 设身处地,探究实践。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学生认识了圆后,李冰梅老师就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画圆,先是不给学生任何工具,让学生自己画圆。在学生画不圆的情况下再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给每组提供了小绳、铅笔、圆形实物、圆规。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圆,画好后谈谈自己的体会。结果,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采用不同的方式画圆,有的同学画的很圆,有的仍然没有画规范。这时,教师让画得很好的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画的,应该注意什么才能画好;又让那些画的不好的同学说说自己哪一点没做到或没做好。通过一番反思,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总结,要想把圆画得标准,用绳拴笔得注意两点:一是先固定一点,二是把线拉直,画圆时绳子不能弯曲;用圆规画圆,也得注意两点:固定的一点不能变,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不能变。于是,教师启发学生:这两种画法都强调了固定不变的点、固定不变的距离。看来这两点在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名称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学。学生通过自学很快弄清了这固定不变的点叫圆心、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固定不变的距离)叫半径。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中,进行充分的操作体验,使学生轻松愉悦的认识了圆的半径和圆心,同时探索出画圆的要点。有了这样一个经历,学生所学的知识会终身难忘。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数学就在丰富多采的生活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5)精选方法,自感自悟。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学习《有趣的游戏》一课时,曹秋燕老师先带学生到教室外自由组合做游戏;丢手绢、贴鼻子、猫捉老鼠等。自己不会做的游戏去请教同学,人人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感到有话可说。另外,教师还设计了“打电话”、“问路”、“到超市买东西”等情景,学生在这些生活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不仅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学会了生活技能,丰富了生活的经历和经验,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交际的主动性,让全体同学都能做到事事主动热情,人人乐说会讲,充分发扬主人精神。4 合理评价,激励学生健康地成长

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深层次的体验,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师对学生适时、恰当、正确的评价,会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喜悦感,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欲望。在评价中要始终坚持以下几点:1.保护学生的自尊。2.营造和谐、宽松、平等的环境,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3.努力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特长,诊断问题和不足,尊重学生的现有状态。通过评价找出学生不足的原因,提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引导学生不断走向成功,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安全”。 健康的课堂学习氛围,能给学生创造愿意学习、乐于学习、勤于学习的环境,能帮助学生愉快地适应学习环境,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从而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取得学习成绩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三)探索学校心理辅导模式,让学生在愉悦氛围中成长。 心理教育和辅导是一种爱的教育,是师生良好关系的共建,是师生美好心灵的沟通。这种良好关系的共建和美好心灵的沟通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心理教育作用。在师生心灵沟通中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动。我校在申报了《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研究》的科研课题后,我校教师积极地推进和倡导构建小学心理辅导的八种模式,以发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旨在发展和提高学生心理品质,进行心理训练,全班师生共同参与,在教师组织下,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生动、活泼、交互、联动活动,师生平等融合,重在心灵的沟通和心理感悟。如:主题班队会、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已突破了“课”的界限,学生通过游戏、唱歌、沉思、遐想、讨论、辩析、观察、演讲、表演、小品等方式方法为中介使“课”活动化。教师作为一员参与其中,让学生在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中,心心相印,共同进步,体验主人责任,培养主人翁精神。 2、 心语沙龙 心语沙龙一般有8-12人左右组合。活动形式更显简约、宽松和灵活,利用课余时间,有共同心理需要的学生自觉结合成组,因此参与的学生对象则较为专一,活动主题也较为集中,如班、队干部在班级管理中遇到了困惑,可在一起交流;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结合成组一切学习讨论,针对一个目标组织一次沙龙活动,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3、 心语小屋 在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即心语小屋。心语小屋具有心理咨询、心理松弛、心理辅导、心理活动等功能。辅导和咨询的内容涉及学习、生活、智力、能力、性格、品德、文体、学生的教育、家庭教育、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教育,起到了较好的缓解矛盾、解除困惑、平息愤怒、平衡心态、了解自我、建立自信的作用。学生走进心语小屋,在心理辅导老师的耐心启发下,求得美好的心灵,身心潜能得到开发,增强塑造良好心理的技巧,解决成长的烦恼,消除心理的困惑,获得心理渴望的满足。4、 心育报刊 心育报刊是由学生自办的“手抄报”,在学校班级、墙报、黑板报中开辟专栏。其宗旨是让学生交流各自的内心世界;介绍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问题讨论和心理辅导。每个班每月办一期“心育报刊”。报刊内容设有学习心理、个性心理、社会适应、人际交往、心理健康、心理小常识、名言名句等多个栏目,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道理,生动活泼的题材,向学生宣传心理学、心理健康、心理辅导与咨询等基本知识。心育报刊又与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相结合,定期、按时广播,充实校园文化的新内容,丰富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5、 心理日记 结合中高年级学生写日记、写周记,鼓励学生记“心语日记”。“心语日记”中有学生心理的渲泄和排解,有学生心理的认知和感悟。心理日记加强对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发展师生间心灵的沟通,实验教师努力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在心灵沟通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当孤独的时候,老师能送给我温暖;当委屈的时候,老师会理解我;当痛苦的时候,老师会来安慰我;当迷惘的时候,老师会开导我;当怯懦的时候,老师会给我壮胆;当受窘的时候,老师会为我解围;当自卑的时候,老师会给我自信;当偏激的时候,老师会让我冷静;当沮丧的时候,老师会鼓励我;当懒惰的时候,老师会来鞭策我。让学生把老师当作真正的朋友,与老师无话不说,在老师地耐心引导下,健康成长。同时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解除学生的心理防卫,特别注意尊重学生、尊重人格。心语日记反映学生内心世界的“镜子”,也是显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窗口”,还能成为学生健康进步的阶梯。教师通过浏览“心语日记”,能把握学生的“脉博”,进行对话,交流思想情感,达到心灵沟通。6、“心际”队员 由“心际”队员组成的学生心理小辅导员在教师和学生心灵沟通中架设一条有效的桥梁,在心际交流中,教师不方便直接向学生面对面说的和做的,或直接效果不是更好的,通过这些“心际”队员去完成,让他们发挥 “二传手”的作用,同时使师生能了解到更多学生的心理状况,增进学生间的相互理解,更好的处理同学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交往。7、“心理热线”“心理热线”由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建起心理桥梁,通过“心理联系卡”、家访、家长来校交流、家长参加心理教育活动课、电话联络等多种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双方或三方、个别或集体相结合发展的“心育”。教师、家长、学生在交流中相互了解,增进理解,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扩大学校心理教育功效。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获得教师和学校教育,家长和家庭教育的合力,为学生健康成长创设宽松广阔的、愉悦的氛围。 8、“心语赠言”

七、成果

(1)理论成果

1、学科教学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小学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许多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因素。在教学中,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他们的情感,锻炼他们的意志,发展他们的个性,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使学生的认知活动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愉快的情绪而变得感知敏锐,想像丰富,思维活跃,从而达到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目的。

2、德育活动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将德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的融合,遵循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开展丰富多彩的心语活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师生美好心灵的沟通。在师生心灵沟通中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动。我校在申报了《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研究》的科研课题后,我校教师积极地推进和倡导构建小学心理辅导的八种模式,以发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3、教师树立全人观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教师不以教育者自居,真诚与学生为友;教师关注学生的利益与需要,创造条件促使其实现美好的愿望。

(2)实践成果

1、提高了教师的心理素质。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提高理论水平,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学科教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改变过去学生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学生能有效的调试人际关系,处理好与教师、家长、同学的关系,在愉悦的氛围中成长。

八、存在问题

1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研究,是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新课程的有机整合,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部分教师对此认识还不够。

2 、教师、学生、家长还需进一步沟通,互相了解、增进理解,真正形成教育合力。

3、由于教师对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有限,教育方法和途径有待进一步研究。

4 、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意识需增强。

九、结论

随着我校《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研究》课题的深入研究,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魅力得到不断提升,在课堂教学中和活动中,采取合理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节自我,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代教育的潮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正确认识,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尤其是提高我农村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学习目的更加明确,端正了学习态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技能有了明显提高,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同时使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得到提高,教师观念发生变化,领导办学观念发生变化,从而确保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篇5】初中体育校本研修课题

1、校本研修课题申报书


课题批准号

CX2015-14

洋县城西小学校本研修课题

申请·评审书

课 题 名 称 小学语文备课、上课、评课初探

学 科 分 类 基础教育

课 题 负 责 人 张 莉

填 表 日 期 2015年9月

洋 县 城 西 小 学

2015年9月印制

一、数据表

课题名称

教师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案例研究

关键词

备课 说课 上课 评课

课题类别

微型课题

学 科

分 类

教育基本理论

研究类型

基础研究

负责人姓名

张莉

专业职务

二级教师

研究专长

课堂教学

电子信箱

245186021@qq.con

邮政编码

723300

联系电话

151********

姓 名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学历

学位

工 作 单 位

张 莉

二级教师

课堂教学

本科

洋县南街小学城西校区

李筱舟

二级教师

课堂教学

本科

洋县南街小学城西校区

王虎梅

二级教师

课堂教学

本科

洋县南街小学城西校区

预期最终成果

结合课堂实践,通过案例分析,找出规律,确立基本原则、方法、途径和策略,并实践运用和实施推广。

预计完成时间

2016年7月

二、负责人和课题组主要成员近三年来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成 果 名 称

著作者

成果形式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发表出版时间

《小学中低段作文教学与多媒体的整合探究》

张 莉

课题研究

汉中市教研室

2010.9

《掌声》

张 莉

课件

新课程

2015.9

《责任心——孩子成长重要的一课》

李筱舟

论文

《汉中教育》

2012.4

《一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张莉

课题研究

洋县教研室

2015.9

·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的背景、课题提出及意义

2015年9月,美丽的城西小学顺利建成招生,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组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他们热情高、干劲大、有朝气、不保守,敢于改革创新。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几课课堂教学改革活动。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教师迫切需要一个成长的平台。

随着新课程改革征程的纵深推进,我校教师的专业水平有了极大的转变和提升,教师的观念、行为以及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大部分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方面积淀了一定的经验,对于引领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随着教育公平理念的提出,我们发现自身忽视了一些极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我校教师目前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的现状

(1)调查表明在教师备课的过程中,20%的精力用于钻研教材,研究学情,用80%的精力抄写教案,导致备课低效;网络的发达,让拿来主义成为教师惯用的做法;对于备课,我们只是在开展教研活动时、公开课教学时才不断的去磨课、修订,追求所谓的有效。而对于教师的常态备课(写或抄写教案),则比较忽略;所谓的集体备课其实就是分头备课,然后共同使用。课前备课不充分,使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课堂教学效率低。

(2)上课教师讲的多,学生动、练、议、思少,课堂上学生参与的少,师生互动的少,学生对语言文字体验的少,小组活动流于形式,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难以真正的进行。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对学习语文没有兴趣,学生在课堂上仅仅学习到了语文知识,谈不上语言运用和语文方法的学习,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基本忽略了如何有效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上。

(3)教师的评课鉴于自身的局限性,评课的积极性不高,评课的观察点主要是教师如何教,而对于学生学习方式、情感、态度、兴趣、经验、习惯很少关注,更不能做到从学生的角度来评价一节课。

(4)由于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外出学习、观摩的机会不是很多,参与一些高层次的教学研讨更是微乎其微。大多数老师基本上是自学成才或随波逐流获得一些所谓的提升。因此,教师们大都认识不高,对于教学中的备课、上课、评课认识肤浅,认为那是常规,不用下功夫钻研与探索;

(5)我们的有效教学研究缺乏理论储备,大多教师在理论素养上极为欠缺,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都基本停留在经验层面上。

综上所述,在我校进行的有效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我们的认识和看法,立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教育公平的界定,我们进行极为切合教学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师备课、上课、评课方法初探》的课题研究,是我校有效教学研究的纵深推进,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素养发展的具体途径,是实现教学中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是凸显师生教与学生命潜能的最佳方式。为此, 2015年9月,我们三位二年级语文老师申报了《小学语文教师备课、上课、评课方法初探》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能探索出新课标背景下,教师有效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的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以全新的课程理念和学术研究的理论为指导,提高教师解读学生和解读教材的能力,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使大批的教师迅速成长。带动一级、一组、乃至一校教育科研水平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把备课、上课、说课、评课案例研究和全体教师视为一个整体,在课题研究组的指导下,使全体教师都能够参与到研究中来。

(2)实效性原则:本课题研究重在继续有效教学研究,在备课、上课、评课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真正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3)科学性原则:以客观的事实和科学理论为依据,遵循教育科学规律。研究中不走过场、切实研究,凸显有效。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使教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形成备课、上课、评课整体能力;

2、研究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模式;

3、研究和探索适合我校校本教研的模式与途径;

4、开展好案例研究,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以此反映教师成长历程和教学变化。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策略和方法

(1)问卷调查法:制定备课、上课、评课现状调查问卷,了解我校教师对于备课、上课、评课的认识和看法;并对认识和看法进行整理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撰写我校教师关于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现状研究调查报告。

(2)案例研究法:在备课、上课、评课方面进行案例研究,形成案例集。

(3)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反思与再实践中解决问题。对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分析评价、提炼出规律性的结论,并撰写研究报告。

(4)、“反思”研究:一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反思”,对该研究领域的成果进行一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研究,发现相关研究的 缺失与盲点,使本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性研究;另一方面不断对本课题的研究进程进行及时地总结和“反思”,及时反馈调整,避免各种弯路和失误,确保课题研究的航向和效率。

六、研究思路、和实施步骤

研究思路:

在已形成的有效教学成果和学校校本教研模式的基础上,以如何促进教师备课、上课、评课整体能力的发展为切入点,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引导学生有效学习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以案例研究为主要形式,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初步研究阶段;2015.09—2015.10;在这一个阶段,主要是通过调查法、观察法,收集现在小学教师在备课、上课、说课课、评课上的种种表现,对照新课程的基本要求,找到共性和个性的东西,积集较多的第一手研究资料。

第二阶段:深入探讨实施阶段:2015.11-2016.05;在这一个阶段,主要是通过行动研究法、实证法、文献法,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对各个学科教师在备课、上课、说课、评课方面的基本要求,并归纳出在备课、上课、说课、评课上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使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6.06—2016.07;在这一个阶段,主要是通过归纳法、座谈法,对一年来所形成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进行区域性推广使用,发现问题,并形成新的研究课题。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限1500字内)

一、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

张莉 2011年9月 被评为 洋县教学能手

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和教研先进个人、教学先进个人等称号。

2008年参与市级课题《小学中低段作文教学与多媒体的整合探究》已经结题。

2014年参与县级课题《小学一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已经结题。

(二)、主要参考文献 在本课题设计之前,我们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为本课题构想和研究提供了较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的文献资料有: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3、《小学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J]. 当代教育科学. 2007(15) 4、 李子华. 《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05(12) 5、李子运《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中国远程教育)

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本课题的成员由小学二级教师张莉、小学二级教师李筱舟、小学二级教师王虎梅组成。

从课题组主要参加者的研究经验看:课题小组研究人员有着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一定的科研水平和能力,而且思维敏锐、观念先进,已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和奖项,曾多次参加了多项校级课题研究,具有良好的相关研究的基础。 

从课题组构成的各方面看,课题组有能力保证该课题的顺利的实施和完成。各成员均参加过县级以上不同形式的新课程改革和专业成长培训。单就年龄来说,正是做课题研究的最佳阶段,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科研水平,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知识、专业、热情、精力、能力的有力保障。

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一) 技术支持:我校拥有多媒体大教室1间、普通多媒体教室2间,以及宽带网的接入,拥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具备承担课题科研的硬件、软件条件,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 

(二)组织保障:成立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参与研究教师的培训,提高研究能力。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为实验者提供业务进修的机会。具体表现:1、课题组吸收了各学科骨干教师力量的积极参与,对于课题的实施提供了各种保障。2、课题组成员人手有一台电脑,工作信息化,办公无纸化,并已创建了QQ组群,交流方便,随时随地均可交流,资料查询也方便。 参研人员工作积极,团结协作,奋进创新。3、基于对生成课程理论与实践现状的了解;4、基于自身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经验的积累与反思;5、基于对小学学科生成课程研究的兴趣;6、基于导师的指导、学校教研力量及其氛围的支持和其他教师的帮助,学校已经有共同做课题研究的经历和经验; 

(三)时间保障:建立课题研究的规章制度,做到每项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实验教师全部是一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运行。 

(四)经费保障:学校十分支持这一课题的研究,保证资料、设备、科研经费的正常供给。 

五、预期研究成果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限 报 10 项)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阶 段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负责人

1

2015.09—2015.10;

组建课题组,制定研究评审书

档案资料

张 莉

2

2015.11—

2015.12

发现现象,找出方法。

档案资料

李筱舟

3

2016.01—

2016.02

课题组人员培训交流

经验资料

张 莉

4

2016.03—

2016.04

课题组人员理论学习

档案资料

王虎梅

5

2016.05—

2016.06

归纳基本原则,使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经验汇编

张 莉

王虎梅

7

2016.06

2016.07

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总结报告

张 莉

李筱舟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其中必含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 )

序号

完成时间

最 终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负 责 人

1

2015.9

课题实施方案

档案资料

张莉

2

2016.3

中期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李筱舟

3

2016.6

课例论文

论文

王虎梅

4

2016.7

结题总结报告

研究报告

张莉李筱舟

六、学校学科教研组长审批意见

本课题组完全了解学校课题指导研究领导小组的有关管理规定,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课题组承担。保证课题负责人之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完全属实,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合承担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本课题组能够提供完成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本课题组同意承担课题的管理职责和信誉保证。

教研组长签章:

年 月 日

七、学校课题领导小组审批意见

公 章: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推荐访问: 校本 研修 课题

【初中体育校本研修课题(通用5篇)】相关推荐

工作总结最新推荐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