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桩专项方案剖析

| 浏览次数:

 x xxxxxxx 工程

 桩

 基

 工

 程

 试

 桩

 方

 案

 x xxxxxxxxx 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6 6 年 年 1 11 月 月 7 17 日

 第一章 编制说明 .................................................................................................................................... 3 一、编制依据 .................................................................................................................................. 3 二、编制目的 .................................................................................................................................. 3 三、适用范围 .................................................................................................................................. 3 第二章 工程概述 .................................................................................................................................... 3 一、工程简介 .................................................................................................................................. 3 二、试桩目的 .................................................................................................................................. 4 三、试桩要求 .................................................................................................................................. 4 四、自然条件 .................................................................................................................................. 4 第三章 施工工艺 .................................................................................................................................... 7 一、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 7 二、施工工艺流程 ......................................................................................................................... 8 三、施工要求 .................................................................................................................................. 9 四、施工成果记录 ....................................................................................................................... 10 五、质量控制要求 ....................................................................................................................... 11 第四章 施工计划 .................................................................................................................................. 12 一、施工进度计划 ....................................................................................................................... 12 二、施工机械设备及人员计划 ................................................................................................ 12 第五章 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 13

 第一章

 编制 说明 一、编制依据 1、《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67-1-2010)

 2、《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S147-1-2010)

 3、《水运工程先张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S 167-8-2013);

 4、《水运工程测量质量检验标准》(JTS258-2008)

 5、《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

 6、《港口工程桩基动力检测规程》(JTJ249-2001)

 二、编制目的

  指导 xxxxxx 工程桩基试桩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 xxxxxxxxx 工程桩基试桩施工。

 第二章

 工程概述 一、工程简介 本工程桩基总数为 290 根,其中φ1000mm δ130mm PHC 管桩(B 型)合计 232 根,φ800mm δ16mm 钢管桩合计 20 根。PHC 管桩应按《港口工程桩基动力检测规程》(JTJ249-2001)进行检测:需进行高应变动力检测的桩取 3%,取 8 根,需进行低应变

 动力检测的桩取 10%,取 24 根。

 二、试桩目的 本码头桩台采用预应力高强砼管桩(PHC 桩 B 型),设计以第⑤粉细砂层作为持力层。通过本次试桩确定码头沉桩控制标准,校核地质资料的准确性,验证桩基设计的合理性。

 三、试桩要求

  本工程沉桩桩锤不小于 D-100 锤。试桩终锤标准初步以桩底标高和贯入度 5mm/击双控制,桩的试打测试按《港口工程桩基动力检测规程》(JTJ249-2001)执行 四、自然条件

  1 1 、水文条件

 (1)潮汐及水位 潮汐为非正规半日浅海潮,潮位每日有两涨、两落,日潮不等现象比较明显,每年春分至秋分为夜大潮,秋分至次年春分为日大潮,最高潮位出现在 8~9 月份。设计水位(1985 国家高程基准,下同):

 设计高水位:2.68m

  (高潮累积频率 10%)

 设计低水位:-0.60m

 (低潮累积频率 90%)

 极端高水位:4.58m

  (重现期五十年一遇)

 极端低水位:-1.57m

 (重现期五十年一遇)

 (2)波浪 工程河段尚无实测资料,由于本河段水域边界有限,外海涌浪难以传入,主要受小风区浪的影响。

 (3)水流 根据 xxxxxxxxxxxxxxx 当上游径流较小时,水域的涨潮流速远大于落潮流速,但实测涨急流速从未超过 3.5m/s,主墩百年一遇设计涨急流速也小于 3.5m/s,该值可作为

 xxxxxx 桩基设计的参考值。

  2 2 、气象条件

 (1)气象

 南部湿润气候区,季风环流影响显著,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根据气象站多年实测资料分析,各气象特征值分述如下:

 累年极端最高气温:38.0℃

 (1992.7.31) 累年极端最低气温:-9.3℃ (1977.1.31) 多年平均气温:15.1℃ 累年最大降水量:1000.7mm

 (1975 年) 累年最小降水量:654.6mm

 (1978 年) 多年平均降水量:1022.3mm 地区全年常风向为ENE向,统计频率为9.2%,次常风向为ESE向,频率均为9.0%,最大风速为 15.3m/s。本区全年夏季主导风向为 SE 向,冬季主导风向为 NNW 向。

 本地多年平均大风日数(风力 ≥ 8 级)为 12.8d。

 据有关资料统计,自 1949~2005 年影响地区的台风共计 120 次,平均每年 2.14 次,台风影响时风向大多从 SE 向转 NE 向,台风最大风速为 29m/s。

  3 3 、工程地质条件

 (1)土层分布特征 本场区勘察深度范围内,地基土自上而下分为如下 7 层。

 第①层填土:灰-灰黑色,以块石为主,少量淤泥质土。场区局部分布,厚度:0.90-1.60m,平均 1.18m;层底标高:-18.20--11.83m,平均-14.33m;层底埋深:0.90-1.60m,平均 1.18m。

 第②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灰黑色,流塑,含腐殖质,有异臭味,切面较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高压缩性。场区局部缺失,厚度:1.20-2.90m,平均 2.40m;层底标高:-15.50--12.32m,平均-14.07m;层底埋深:2.10-2.90m,平均 2.58m。

 第③层粉砂夹粉土:灰-灰黑-青灰色,饱和,稍密-中密,粉土多呈薄层状,层厚0.10-0.20m。场区普遍分布,厚度:2.30-7.90m,平均 5.42m;层底标高:-22.30--15.40m,平均-19.59m;层底埋深:2.50-10.00m,平均 7.15m。

 (2)各土层桩基础参数 各土层桩基础参数详见表 1.4-1。

 表 表 1.4- - 1

 桩侧阻力、桩端阻力参数一览表

 层号 混凝土预制方桩 混凝土预制管桩 钻孔灌注桩 桩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kpa) 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qpk(kpa) 桩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qsik(kpa) 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qpk(kpa) 桩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qsik(kpa) 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qpk(kpa) ② 21

 16

 18

 ③ 28

 24

 28

 ④ 45

 39

 40

 ⑤ 40 1900(16<h≤30)

 34 1600(16<h≤30)

 36

 ⑥ 42 1200(16<h≤30)

 1500(h>30)

 34 1000(16<h≤30)

 1200(h>30)

 30

 ⑦ 58 4

 1000

 第三章

 施工工艺 一、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1 1 、 PHC 管桩的制作

 PHC 管桩在 xxxxxxx 生产。该公司设有质量检测试验中心,有现代化的管桩生产线、拼接线、蒸养设备等,完全能满足本工程基桩的生产进度和质量要求。

 2 2 、 PHC 管桩运输

 管桩运输由 xxxxxx 公司负责。配备驳船运到施工现场,驳船具备足够的长度和稳定性。

 管桩采用 1 艘驳船运输,驳船配备符合要求的锚系设施。根据以往施工经验,驳船装桩时,桩底下布臵通楞,并均匀放臵,楞木顶面臵在同一平面上;桩身两侧垫楔形木块,桩外侧焊接间距 2m 槽钢 22 作为支撑,装完桩再用钢丝绳及紧张器将桩固定在运桩驳的甲板上,保证桩的稳固。管桩堆放不超过 5 层。

 思 想 保 证资 源 保 证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技 术 保 证制 度 保 证组 织 保 证公 司 安 全 生 产 委 员 会项 目 部 安 全 生 产 领 导 小 组项 目 部 各 作 业 队国 家 、 行 业 、 地 方 安 全 生 产 法 律 法 规 及 技 术 标 准项 目 安 全 工 作 标 准各 类 安 全 生 产 操 作 规 程 、 规 范 、 作 业 要 点各 级 安 全 生 产 责 任 制 、 安 全 生 产 管 理 规 章 制 度结 合 项 目 施 工 特 点 的 安 全 生 产 管 理 规 章 制 度施 工 组 织 设 计 安 全 保 证 措 施重 大 危 害 因 素 应 急 避 险 安 全 技 术 措 施分 部 、 分 项 工 程 安 全 施 工 技 术 交 底施 工 现 场 安 全 防 护 设 施 配 备 到 位作 业 人 员 劳 动 保 护 用 品 发 放 到 位施 工 现 场 安 全 警 示 标 志 布 置 到 位公 司 安 全 生 产 办 公 室项 目 部 安 全 环 保 部专 / 兼 职 安 全 员计 划 教 育 检 查 惩 罚领 导 重 视 提 高 全 员 安 全 意 识 , 开 展 三 级 安 全 教 育 活 动 管桩驳运加固示意图 3 3、 、 沉桩

 沉桩由“航工桩 7 号”打桩船沉桩,采用 GPS 系统进行沉桩测量定位。试桩桩位为 39-d1、39-d2、39-d3、39-d4、39-d5、18-F、17-F、32-F、33-F 共 9 根桩,见“试桩

 桩位布臵图”。本次试桩一组 5 根,39-d1、39-d2、39-d3、39-d4、39-d5 作为本次试打桩,其中 39-d1、39-d4 桩需进行高应变检测。检测应分 3 次进行:第一次为桩端位于第④层、39-d1 桩桩底标高为-48.6m、39-d4 桩桩底标高为-47.6m 时,停止打桩,进行初测。第二次为初测后 14 天进行复测(桩端位于第④层,39-d1 桩桩底标高为-49.6m、39-d4桩桩底标高为-48.6m 时)。第三次为复测后,继续锤击沉桩,将桩端打至第⑤层设计标高后(39-d1 桩桩底设计标高为-54.6m、39-d4 桩桩底设计标高为-53.6m 时),进行检测。

 其余 7 根高应变检测桩位及本工程低应变检测桩桩位可由施工方会同监理方根据现场情况共同确定,确定的检测桩桩位应具有代表性(充分考虑地形地质及实际沉桩情况等相关因素)。结合试桩时的水位情况及沉桩施工工序,试桩位臵可与设计院联系作相应调整。

 二、 施工工艺流程 1 1 、沉桩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系统检验校核 打桩船拖至指定区域 管桩验收 抛锚定位 驳船运桩至施工点 打桩船移船至运桩驳船侧 桩架前倾、水平吊桩 移船离开桩驳、立桩 桩架后倾桩入桩架卡背板,抱桩,关闭抱套替打 前(后)倾桩架,调整桩至设计斜率 GPS 测量,移船定位 慢放上吊点、打开抱桩器,插桩 测量复核,监理工程师检查 压锤稳桩 逐个解去下吊点 解去上吊点 不满足上吊点起桩

 三、施工要求

  1 1 、沉桩技术要求

  (1)沉桩前组织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沉桩顺序、停锤标准、质量要求,使沉桩施工的有关人员心中有数,按要求操作。

 (2)替打是沉桩施工中容易损坏的机械部件,在其设计上加强其强度外,采用加垫废钢绳以利锤击能量均匀传递。另外配备备用替打,确保沉桩施工的连续性。

 (3)根据地质、水流、水深等特点,适当考虑桩的预偏量,稳桩时测量人员随时注意桩位的变化情况,并随时注意打桩船锚位的变化,若发现走锚,立即停止沉桩,并立即组织大马力值班拖轮紧急拖带。

 (4)测量人员必须熟悉桩位。沉桩结束后,沉桩施工员根据计算机系统自动打印出沉桩记录表填写指定格式的沉桩记录表,并做好记录的审核和施工日记,保持记录的清晰、完整。

 (5)沉桩船就位时,掌握水深情况,防止桩尖触及泥面,使桩身受损。

 (6)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方可沉桩。

 (7)沉桩时,确保桩锤、替打和桩身在同一轴线上。

 (8)沉桩连续施工,中途不得人为停锤,确需停锤,尽量缩短停锤时间。

 (9)沉桩过程中,出现贯入度反常,桩身倾斜、位移或桩身、桩顶破损,查明原因,进行必要的处理后,方可继续进行施工。

 (10)沉桩过程中,因地基原因或遇障碍物致使桩位偏移或倾斜时,不得强行纠偏,会同有关方面研究处理。

 (11)严格按设计要求的沉桩停锤标准进行沉桩控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监理、设计联系解决。

 2 2 、水上沉桩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1)根据地质资料精心施工,认真对待“溜桩”等现象,从而避免损桩发生。

 (2)严格按打桩船的抗风浪能力(风力小于 6 级,波高小于 0.5m,风速小于 16m/s)安排施工时段。

 (3)禁止在锤击过程中用移船的方法纠正桩位。

 (4)对于已经施工完毕的基桩,用围囹牵连成一体。

 (5)严禁在已沉桩上带缆绳。

 (6)对已完成的桩基要挂上航标灯。

 (7)锤击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分析原因,并通报各方。

 (8)避免对单根桩间歇沉桩。

 (9)新浇混凝土 30m 范围内禁止沉桩。

 (10)移船过程中,防止缆绳牵动已经施打完毕的基桩。

 (11)做好打桩记录,为工程分析保留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12)风浪较大及桩船施打过程中桩船剧烈晃动时,立即停止锤击,以免发生断桩。

 四、施工成果记录 1、桩基沉桩记录,终锤锤击数及贯入度。

 2、桩受锤击时桩身应力、速度曲线、桩身最大拉、压应力、应变值。

 3、桩的极限承载力、桩侧摩阻力及桩端承力值(包括初打、复打值),复打间歇不小于 7 天。

 4、桩身完整性的评价

 五、 质量控制要求 1 1 、 设计停锤标准

 本工程选用 D-138 柴油锤三档作为沉桩桩锤,并根据试桩情况调整桩锤锤击力进行打桩作业,以保证沉桩质量和桩身完整性为原则,重锤轻打。沉桩控制标准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标高作校核。最后十击平均贯入度为 5mm/击,达到贯入度而桩端未达到设计标高时,应继续锤击锤击 30~50 击。其平均贯入度不应大于控制贯入度,且桩端距设计标高不宜超过 1m。当沉桩仍未满足上述要求时,会同设计院研究解决。

 2 2 、 质量验收标准

  ⑴ PHC 桩预制及防腐质量满足设计要求。桩表面无裂缝。

  ⑵ 沉桩贯入度或桩尖标高满足设计要求,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 254)的有关规定。

  ⑶ 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数量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并符合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

  ⑷ 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方法如下:

 水上沉桩允许偏差、检查数量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数量 单元 测点 检验方法 直桩 斜桩 1 设计标高处桩顶平面位臵 100 150 逐件检查 1 用经纬仪和钢尺测量两方向,取大值 2 桩身垂直度(每米)

 10 — 抽查10%且不少于10 根 1 吊线测量或 用测斜仪测量

 第四章

 施工计划 一、施工进度计划

  桩基试桩施工由航工桩 7 号打桩船进行施工,桩基试桩施工计划于 2015 年 11 月15 日开始进行桩基试桩施工。

 二、施工机械设备及人员计划

  1 1 、主要施工设备进场计划表

 序号 设备 型号 数量 制造年份 额定功率 生产能力 计划进场时间 1 打桩船 航工桩 7 号 1

 2015.11 2 定位驳

 1

 2015.11 3 运桩驳

 1

 2015.11 4 作业船

 1

  500t 2015.11 5 交通艇

 1

 2015.11 6 钢筋加工设备

 1 套

 2015.11 7 对焊机 UN-100 1 2005 100KW

 2015.11 8 电焊机 BX-3

  .11

 2 2 、劳动力计划

  第五章

 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本工程安全生产目标为:

 (1)事故负伤频率控制在 1‰以内; (2)重大伤亡事故为零; (3)杜绝火灾、设备、食物中毒等重大事故; (4)没有业主、社会相关方的重大投诉; (5)粉尘、污水达到相关要求。

 为达到上述安全生产目标,施工中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和现场应急指挥体系,完善技术保障措施和应急措施,真正体现企业负责、行业管理、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序号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管理人员 人 5

 2 施工技术人员 人 2

 3 质量员 人 2

 4 安全员 人 1

 5 测量 人 3

 7 电工 人 1

 8 电焊工 人 3

 9 船舶工作人员 人 20

推荐访问: 剖析 专项 方案

【试桩专项方案剖析】相关推荐

工作总结最新推荐

NEW